编者按:新的一年已经到来,我们请了8位从广西走出去、目前身处天南地北的人物,讲述过去这一年里他们的故事。

对于他们而言,2021是复杂多变的,而2022是值得期待的,他们做出尝试,有所改变,学会接纳更广阔的自己,也拥抱更广阔的世界。有些问题只有时间能够回答,在他们的讲述里,我们得以体察不同的人生。

南国早报客户端特别策划●请回答2022·个人愿景

========================================================================================

人物:李震 座标:柬埔寨金边

四年前,95后南宁小伙李震追随女朋友到了柬埔寨。2020年初,他在柬埔寨成立了一家传媒公司。如果不是新冠肺炎疫情,李震从没意识到,南宁到柬埔寨是那么遥远,他遭遇了创业以来的最大危机。如今随着柬埔寨疫情得到控制,李震的公司业务已恢复正常,订单日渐增长。他希望疫情早日过去,待航班恢复正常后能回一趟家。

疫情让公司经营按下“暂停键”

2018年,李震的女朋友从广西民族大学柬埔寨语专业毕业后,决定前往柬埔寨发展。当时,提前一年毕业的李震已在南宁一家大型企业从事品牌宣传工作。一番抉择后,毫无语言基础的他选择与女朋友一同前往柬埔寨。

现在从柬埔寨回国是最难的航线(在柬埔寨创业的小伙)(1)

春节期间,李震(一排右三)与没有回家过年的公司员工合照。受访者供图

李震学的是网络和新媒体专业,通过两年的打拼,2020年3月,他在柬埔寨首都金边成立了悟空传媒(柬埔寨)有限公司,主要做短视频运营。同时公司也做网红经济,吸引了温生源、TakZamba等多位中柬网络红人加入。

2021年2月20日,柬埔寨出现疫情社区传播事件。到了3月,金边封城,餐厅关门歇业,李震刚成立一年的公司也完全停摆。然而房租水电费要交,员工底薪工资要发,一个月光开支就近4万元。

作为公司老板,李震当时既迷茫又恐慌,而且全部航班停了,想回国也回不了,那是他最困难的一段时期。

直播带货中国商品撑过难关

坐吃山空肯定不是办法!李震与公司几个中方员工一合计,大家决定转做线上带货。

现在从柬埔寨回国是最难的航线(在柬埔寨创业的小伙)(2)

疫情期间,李震从南宁找到货源发到柬埔寨售卖。受访者供图

柬埔寨生产落后,大部分商品都是从中国进口。当地居民普遍收入是每月190美元到200美元,折合人民币大约每月1200多元。但当地物价比较贵,消费跟北上广差不多,吃一碗广西螺蛳粉大约是4美元,折合人民币25元左右。员工们认为从国内找到合适的货源,再通过直播带货销售,会有一定的利润空间。

于是,李震等人从国内淘了一些物美价廉的商品,再以线上带货的形式销售,终于撑过了那段困难时期。封城约两个月,当地疫情得到控制,大家陆陆续续复工,他的公司业务逐渐恢复正常,重心回到了广告拍摄。

最想念家乡的螺蛳粉

2022年李震最大的愿望是,希望疫情早日过去,航班恢复正常,自己可以回一趟家。

疫情前,柬埔寨金边到南宁的机票往返一趟大约2000元。那时,李震每个月都会回家一趟。虽然如今航线再次开通,但从金边到南宁的机票上涨到4万元,而从南宁到金边也要6000元,还需要提前订。所以,他已经整整两年没回家。

现在从柬埔寨回国是最难的航线(在柬埔寨创业的小伙)(3)

公司成立后李震(右)的第一个生日,与合作伙伴一起拍照。受访者供图

中国的螺蛳粉、烧烤在当地颇为盛行,小吃也不少。但李震依然想回家乡吃一顿螺蛳粉,除了那魂牵梦萦的家乡味道,他思念的更是置身于喧闹中的人间烟火气,以及跟好友相聚时的惬意。

随着李震的公司知名度越来越高,除了当地商家,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也开始上门寻求合作,向柬埔寨网友宣传中国,一些视频不仅上了央视、新华社,中国驻柬埔寨大使馆、国资委也都纷纷转发。

“希望国内更多‘一带一路’项目能落地柬埔寨!”李震还期待,广西跟东盟国家能有更多的合作机会和政策,让他这样在国外的中国人能参与其中,更有自豪感。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