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不少球迷都曾经遇到过这样的人,他们十分怀念二十年前的足球明星,反而对现在的球星不屑一顾。这些人认为过去的球星个个都特点鲜明,每个人都拥有一手绝活;而现在的球星千篇一律,除了如梅西、C罗以外的巨星,根本就没几个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因此在他们看来,现在的足球水平相比之前出现了明显的倒退。

世界足球水平排名个人(以前的球星比现在的强)(1)

仔细想想,这些人的看法似乎也并非全无道理。二十年前的球星的确是各有特点,比如罗纳尔多的迅捷,维埃里的强壮,还有鲁伊科斯塔的优雅等,都给球迷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现在的球员当中,似乎很难再找出那么个性鲜明的球星了。难道说,足球的水平真的下降了吗?

并不是!在笔者看来,足球一直都处于发展当中,现在球员的平均素质也绝对要超过过去的球员。之所以现在的球星看起来不如之前的球星那么有特点,并不是因为他们的水平不够,而是因为现代足球对球员的要求越来越高,他们很少有进行个人表演的机会。

世界足球水平排名个人(以前的球星比现在的强)(2)

接下来,笔者将用以下几个角度的事实证明,当今的足球水平相比之前不仅更高,而且是有明显的进步:

比赛节奏更加激烈,跑动一万米已是平均水平

现代足球相比过去,最明显的变化就是在比赛节奏上。足球运动的节奏一直在朝着更快速也更激烈的方向发展,这意味着球员在场上处理球的空间与时间都变得更短,于是他们需要用更合理的方式来处理皮球。

其实足球的发展过程已经证明了那些节奏跟不上的老球星们会被逐渐淘汰。以巴西人德贾明哈为例,他脚下技术细腻,喜欢在盘带后送出具有威胁性的直传球,在21世纪初期的那支超级拉科里负有盛名。然而事实最终证明,能够带领拉科鲁尼亚前进的并不是容易拖慢节奏的德贾明哈,而是看似不起眼却处理球非常合理的贝莱隆。后者直到年过30岁依然还是球队主力,前者则在数年后不得不黯然离开了欧洲足坛。

世界足球水平排名个人(以前的球星比现在的强)(3)

而从跑动距离这个数据指标上,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到足球比赛的节奏是在不断加快的。在二十年前,五大联赛球员的平均跑动距离在9公里左右,那时人们常用“场均一万米”来称赞一名球员能跑。然而在现在,场均一万米已经是欧洲职业球员的平均水平。据统计,在近两年的英超联赛中,中场球员每90分钟的平均跑动距离超过了11公里,就连跑动最少的后卫场均也要跑10.3公里。

在2018-2019赛季的英超联赛中,有数十名球员的场均跑动距离达到了12公里以上,而并不以勤勉见长的前热刺中场埃里克森,其场均跑动距离也达到了惊人的12.28公里。2017-2018赛季,AC米兰的场均跑动距离为105公里,在整个意甲排名倒数第二——然而即使如此,在去掉门将之后,米兰球员仍然做到了场均奔跑一万米。要知道,意甲的节奏比起其他顶级联赛来说是要慢不少的,由此可见现代足球的节奏在整体上比之前明显更快。

世界足球水平排名个人(以前的球星比现在的强)(4)

也许有人会说,节奏的快慢和足球水平并没有特别必然的关系。也许对于一两个个体是这样的,但从整体来说,节奏更快更能跑的球队必定会获得更多的机会。以梦三时期的巴塞罗那为例,那支巴萨的传控能力天下无双,然而这一切都是建立在球员的不懈跑动上的。在2008年前后,哈维与伊涅斯塔等人场均往往都要进行11公里以上的跑动。在2010年南非世界杯上,哈维打满全部7场比赛,而他的场均跑动距离也达到了11.46公里。

世界足球水平排名个人(以前的球星比现在的强)(5)

而从另一个角度,我们也能看到足球比赛节奏的巨大变化。在中国足球职业化之前,中国国家队的场均跑动距离仅仅为5~6公里,但那时的中国队在亚洲是一流水平;现在的中国国家队场均跑动至少也有9公里,然而论成绩却只能算亚洲三流。这侧面说明,足球比赛的节奏在这几十年中的确加快了不少。

球员综合素质更全面,球队阵型内涵大大丰富

比赛节奏的加快意味着对球员综合素质要求的变高。踢过球的朋友们应该都有体会,在低节奏或者无对抗的情况下,普通的足球爱好者也能舒服地控球盘带,甚至还能玩几个花活;但一旦节奏提起来了,想要精细地控制皮球就不是那么容易了。同样的道理自然也适用于高水平的职业足球比赛,为了适应高节奏的比赛要求,现在的职业球员都需要有过硬的综合素质,一专多能也几乎成为对高水平职业球员的基本要求。

世界足球水平排名个人(以前的球星比现在的强)(6)

以利物浦球员米尔纳为例。这位英格兰球员在出道的时候一直打的是中场,那时的他还被媒体拿来与贝克汉姆做比较。现在的他虽然已经进入职业生涯晚期,然而他在利物浦却依然可以完美适应各个位置。米尔纳在边锋、边后卫与老本行中场位置上都能踢得不错,靠得就是过硬的综合素质。

这样的情况在现代足球当中并不是特例。因为节奏变快,球员往往需要离开自己熟悉的位置去接应队友,或者就地展开围抢。在比赛中,边锋回防到己方底线并不是什么稀罕事,中锋回撤到中场转身组织也并不少见,甚至连中后卫都能在中场用花活过人。正是因为球员的综合素质在变高,许多球员并没有特别明显的短板,所以离开自己的位置在足球场上才变成了常事。

世界足球水平排名个人(以前的球星比现在的强)(7)

球员综合素质的提高还体现在另外一个方面上,那就是阵型的战术内涵比之前丰富了太多。在传统的足球观念中,阵型和特定的战术打法是分不开的,比如433就是讲究控制的阵型,而442就适合打两翼齐飞。但在现代足球中,由于球员综合素质的提高,他们在场上的角色更加灵活,小范围的穿插换位几乎是每支职业球队的必备功课。

而在一场比赛中,主帅可能会更换多个阵型,场上的球员们也能够忠实执行教练的指令——这其实是一件相当了不起的事情。如果没有事先做好准备,场上位置和职责的变换很可能会导致球队出现组织混乱的问题。如果球员没有过硬的综合素质与战术素养,那他们在场下训练中就无法适应多个阵型,更别提在实际比赛中灵活自如地运用了。

场上各个位置要求更高,且均能发挥重要作用

早期的足球队往往非常依赖核心位置上的球员,比如“十号位”以及“清道夫”等位置,而其他位置上的球员大多只能做配角。但现代足球的战术正呈现出一种“去核心化”的趋势,球队不仅可以围绕十号位等位置的球员展开战术,其他位置上的球员也可以起到主导比赛的作用。甚至门将的特点,也可以决定球队的场上战术布置。

世界足球水平排名个人(以前的球星比现在的强)(8)

以边后卫这个位置为例。在早期的足球比赛中,边后卫往往是持球最少的位置。他们不仅要承担起无球套边插上与及时回追的任务,核心球员还不愿意过多地把球权分配给他们,完全就是一个球场杂工。但在当今足坛,优质边后卫几乎成了转会市场上最抢手的香饽饽。这是因为现代足球开发出了边后卫的更多功能,一个好的边后卫不仅可以帮助防守与插上助攻,在球队需要的时候甚至可以完成组织与得分的任务。

比如马塞洛和罗伯逊,不仅插上传中准,还能在必要的时候用直塞甚至是转移帮助中场完成组织的任务。又比如右边后卫时期的基米希,在球队需要的时候甚至可以当一个内锋来使用。这样的边后卫已经不再是球场上的万年打工仔,他们不仅是球队战术中的关键球员,在局部甚至可以承担球队小核心的职责。

世界足球水平排名个人(以前的球星比现在的强)(9)

一个更典型的例子是门将诺伊尔。作为清道夫式门将的典型代表,巅峰时期的诺伊尔拥有不亚于后卫球员的控制范围,而拜仁也围绕他制订了全新的战术。在球队压上进攻时,诺伊尔的站位可以来到中圈附近,于是拜仁的两个中卫就可以在更靠前的位置投入到球队的进攻当中。而在传统的足球体系中,这样的战术变化简直是无法想象的。正是因为各个位置的水平在变高,因此就算是门将这个最靠后的位置,也能够在球队进攻中发挥重要作用。

世界足球水平排名个人(以前的球星比现在的强)(10)

总结:

和过去相比,现在的足球节奏更快,对球员综合素质的要求更高,战术的去核心化趋势也越来越明显。因此,现在的足球越发讲究团队配合与综合能力,像过去那样某个球星在球队内一枝独秀的情况也越来越少了,这就是为什么总有人觉得“现在的球星不如过去的球星有特点”。

任何一项运动都是在向前发展的。和过去相比,现在的足球拥有更科学的训练方法与更完善的战术体系,就连现在的中国国家队在跑动能力上也可以完爆那支以全攻全守闻名的荷兰队,更别提顶级水平的球队了。足球的水平整体上是在不断变高的,因此单纯地比较新老两代球员是没有意义的。享受足球带来的热情与美感,对于球迷来说就足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