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阴阳五行学说的重新论述,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电脑的三大未解之谜?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电脑的三大未解之谜(重塑科学史---人脑)

电脑的三大未解之谜

第二章 阴阳五行学说的重新论述

阴阳五行学说产生于二千多年前的中国,不可避免地受到当时人们的认识水平和技术条件的限制,它不可能是完美的。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我们应该对阴阳五行学说进行重新认识并为其增加新的内容。

一、物质世界的存在前提和本质

物质世界存在的前提和本质是人类对于我们存在的物质世界最基本的认识,是公理,是不需要证明的,人类对物质世界所有的认识都建立在这些基本的公理之上。

虽然这些公理有些还无法证明,但我们必须假设它们是正确的,否则我们就无法讨论问题。

1、物质世界的存在前提

物质世界存在的前提是时间和空间,而空间和时间都是无限的。

2、物质世界的本质

在无限的时间和无限的空间条件下,世界是物质的,物质具有使自己产生运动的能量,能量使物质产生运动,所以世界和物质都是运动的。物质性、能量性和运动性是物质世界的本质。

(1)物质世界的物质性

物质性指的是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

例如,地球上的山川、河流、草木等以及天上的的星星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我们可以感受到它们的存在。

再如,电场具有客观物质性,表示电场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它也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它不是我们为了研究问题而假想出来的,只不过它是一种“特殊的”的物质,不是由实物构成的。

(2)物质世界的能量性

能量是某一物质做功的能力,这种能力是可以量化的。

能量以多种不同的形式存在。按照物质的不同类型和不同的运动形式分类,能量可分为质能、动能、势能、热能、电能、光能、声能、核能、引力能、电磁能等。这些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可以通过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生物运动和社会运动而相互转化 。

能量守恒定律表明能量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而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能量是标量,不是矢量,它没有方向。

(3)物质世界的运动性

物质世界是不断运动着的。在物质的一切属性中,运动是最基本的属性,其他属性都是运动属性的具体表现。物质运动的基本形式概括为以下五种: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生物运动和社会运动。

每一种基本运动形式中又包括无限多的具体运动形式。如物理运动形式中包括声、光、热、电、磁、原子、原子核、基本粒子等具体运动形式。具体的科学学科就是以不同的物质形态和运动形式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进行研究而形成的不同学科。各种运动形式之间既是有区别的,又是互相联系,互相转化的。一方面,各种物质形态和运动形式的规律是不同的,它们之间是有本质区别的,决不能混淆它们的本质区别。另一方面,各种物质形态和运动形式之间又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是有内在联系的。高级运动形式是从低级运动形式发展而来的,并且包含着低级运动形式,各种物质形态和运动形式之间在一定条件是可以互相转化的。

①机械运动

机械运动指的是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的变动。机械运动是最简单、最基本的运动形式,它的物质形态是物体。

要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在运动,必须选择另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作为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对于同一个物体的运动,选择的参照物不同,得出的结论也有可能是不同的,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②物理运动

物理运动指的是物质内部的分子、电子和其他基本粒子的运动。物理运动的物质形态是分子、电子、基本粒子和场等。

物理运动只是物质的形态、性质等的改变,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本身不变,物理运动只是粒子之间的间隔运动发生了变化,物理运动没有生成新的物质。

以下现象都是物理变化的例子:水的蒸发和凝固、糖块融化、二氧化碳凝华为干冰、闻到酒香、湿衣服变干、摩擦生电、电磁波的传播、粒子现象等。

③化学运动

化学运动指的是物质元素的化合与分解运动。化学运动的物质形态是原子。

从宏观现象上看,化学运动主要表现为是一种或几种物质转变成另外一种或几种物质的运动形式,即产生新物质的运动形式。从微观本质上看,化学运动主要表现为多种微观粒子的运动。

实质上,化学运动主要是由于分子内部原子间电磁力的相互作用而造成的化学键的改变,从而引起宏观物质的分解或化合或重组,导致物质分子的组成或结构发生变化从而产生出新的物质。或者说,化学运动是从原子出发,经过微观分子的质变从而引起宏观物质发生质变的运动形式。可以看出,化学运动就其微观本质的特征来说,主要表现为是由于原子重新 组合而导致的一种或几种分子转变为另一种或几种分子的分子质变运动,或者说 是由于分子组成或结构的改变而引起的分子质变运动。

在化学运动变化的过程中,往往伴随着物理变化的过程。

以下现象都是化学变化的例子:氢氧化钠变质、植物光合作用、盐酸除锈、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铁在潮湿空气中生锈、蜡烛燃烧等。

④生物运动

生物运动指的是生命的产生、生长和消失的过程。生物运动的物质形态是蛋白质和核酸。

生物运动的表现形式主要包括新陈代谢、兴奋性和生殖。

新陈代谢是指机体与环境之间不断进行物质交换和能量交换,以实现自我更新的过程。包括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

兴奋性是指可兴奋组织或细胞受到特定刺激时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或特性。刺激是指能引起组织细胞发生反应的各种内外环境的变化。

生殖是指生物生长发育到一定阶段,孕育并生产出与自己相似的子代个体的过程,这种功能称为生殖。生物分为雄性生物和雌性生物。雄性和雌性的生殖细胞结合才能生成子代个体。父系和母系的遗传信息是由雄性和雌性的生殖细胞中的脱氧核糖核酸(简称DNA)的复制和结合带给子代的。生殖是传种接代的一种方式。

⑤社会运动

社会运动指的是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社会运动的物质形态是社会生产方式,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社会生产方式是指人类社会生活所必需的物质资料的取得方式,即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人与自然界之间和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的体系。人与自然界之间的相互关系是生产力,它是指生产主体利用劳动工具对劳动对象进行加工的能力。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是生产关系,它是指在生产劳动中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

社会生产方式的不同形式,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不同形式决定了人类社会不同的社会制度,即不同的发展阶段。

二、物质的分类

物质具有无限可分性。

由金属元素构成的物质一般由原子构成,几种非金属元素构成的物质一般由分子构成,典型金属元素与典型非金属元素构成的化合物为离子化合物,它们由阴、阳离子构成,化合物中的碱、盐以及某些金属氧化物由离子构成,非金属氧化物如水、二氧化碳等都是由分子构成,气体化合物大多由分子构成。

原子由原子核和绕核运动的电子构成,原子是构成一般物质的最小单位,称为元素。已知的元素有119种。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两种微粒构成,质子由两个上夸克和一个下夸克组成,中子由两个下夸克和一个上夸克组成。

随着科学的发展,人类会发现更多更小的物质分类单位。

老子的《道德经》认为,世界上所有的物质,只具备《有相》和《无相》两种分类,也就是老子提到的《有》和《无》,也就是说宇宙万物可以分为阴阳两大类物质,即阴性物质和阳性物质。这两大类都是物质,只不过存在的形式不同。阳性物质以显性形式存在,我们叫它实存在。阴性物质以隐性形式存在,我们叫它虚存在。阴阳组异成同时,便是复性物质。复性物质其大无外,小无内,复性物质由阴阳组异成同形成,阳中有阴,阴中有阳。

老子这种对客观物质世界进行分类的方法虽然十分古老,但却十分是正确的。

我们按照物质的内在性质和外部形态,把物质划分为有形物质和无形物质两大类。有形物质是指具有具体形状和一定质量的物质,无形物质是指没有具体形状而且没有质量或只有极小质量的物质,虽然无形物质没有具体形状,但我们仍然能够感觉到无形物质的存在。

把物质世界划分成有形物质和无形物质,这种划分反映了物质世界最基本的组成架构和存在形态。

对物质世界进行分类是研究物质世界运动规律的基础,只有按照物质的性质、形态和特征对物质世界进行正确而完整的分类,才能揭示出物质世界最普遍和最本质的运动规律。

1、有形物质

阴阳五行学说认为,物质世界是由金、木、水、火和土五种物质组成的。这种划分方法是最早的对物质的分类方法,可以说是最早的化学元素周期表,或者是化学元素周期表的雏形。

按照目前我们对世界的认识,2016年最新的化学元素周期表显示,物质世界是由118种元素组成的,化学元素周期表实际上是对金木水火土五大类物质的进一步丰富和细化。

(1)金

金属物质包括化学元素周期表中的90种金属元素。金属元素具有反光性、延展性、导电性、导热性,金属沉重。金属在自然界中的状态是静止的。从物理属性方面来说金属于阳性物质,从智能属性方面来说金属属于阴性物质。

(2)木

木类物质包括化学元素周期表中的22种非金属元素中的一部分,在自然界中指所有植物,植物的生长状态是静止的,木的硬度和导电性都不如金。从物理属性方面来说木属于阳性物质,从智能属性方面来说木属于阴性物质。

(3)水

水包括元素周期表中的氧和氢两种元素。水是液体,在自然界中水喜欢流动,水的硬度最小,水具有导电性和导热性。从物理属性方面来说水属于阴性物质,从智能属性方面来说木属于阳性物质。

(4)火

火能与其他四种物质发生作用。火可以冶炼金属,火可以燃烧木类物质,火可以把水加热变成气体,火可以把土类物质烧制成瓷器或其他建筑材料。

火的这种容易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的特性,使它成为人类所有科学的源头。

在客观世界中,火并不是一种常见的物质形态,它需要在一定的条件才能产生。

(5)土

土类物质包括22种非金属元素中的一部分和90种金属元素中的一部分。土的硬度大于木,小于金,土类物质具有导电性和导热性,土类物质在自然界中的状态是静止的。从物理属性方面来说木属于阳性物质,从智能属性方面来说木属于阴性物质。

2、无形物质

随着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认识到,把物质世界简单分成金木水火土这些有形的物质是不完整的。

物质世界还包括无形的物质。无形物质包括光电声气力五种物质。在产生阴阳五行学说的年代,人们还不能认识到光电声气力的存在。人类科学技术发展到今天,这些无形物质的存在已经是不容置疑的了,因为我们可以用技术手段探测到它们的存在,甚至可以利用它们。五行是指五种物质,如果加上光电声气力的话,应该是十行了,所以“阴阳五行学说”应该改成“阴阳十行学说”了。

(1)光

光是能量的一种传播方式,一种信息的传播方式,也是各种物质之间的一种连结方式。

光源之所以发出光,是因为光源中原子和分子的运动。光沿直线传播,光的传播也不需要任何介质。但是,光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时,会产生反射和折射的现象。光的传播速度极快,真空中的光速为3.0×105km/s,空气中的光速要慢些,在密度更大的介质中,譬如在水中或玻璃中,光的传播速度还要慢些。(2)电

电是能量的一种传播方式,一种信息的传播方式,也是各种物质之间的一种连结方式。

电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比如,人体中就带有电,下雨时产生的闪电也是电的一种现象。电和磁可以互相转化,电生磁,磁生电。

(3)声

声是能量的一种传播方式,一种信息的传播方式,也是各种物质之间的一种连结方式。

声音具有一定的音色、音调、音强和音长。音色也叫音质,是一种声音区别于另外一种声音的基本特征。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音调取决于声波的频率,可以笼统的认为就是基音频率。音强是指声音的强弱,音强由声波的震动幅度决定。音长是指声音的长短,音长取决于发音时间的长短。

(4)气

气体是指没有形状但有体积的可压缩和膨胀的流体,气体包括空气和其他气体。气体是物质的一种状态。气体与液体一样是流体,它可以流动,可以变形。

空气对于人是至关重要的,人必须在空气中才能存活,空气是人的生活介质。很多物理和化学反应都必须在有氧气的条件下才能完成,例如,物质的燃烧都必须在有氧气的条件才能完成。

(5)力

力是不同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一定有另一个物体对它施加这种作用,力是不能摆脱物体而独立存在的。

任何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总是相互的,施力物体同时也一定是受力物体。只要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了力,受力物体反过来也肯定会给施力物体增加一个力。一对相互作用的力必然是同时产生,同时消失的。力是矢量,力既有大小又有方向。就人而言,人无时无刻不处在地球引力的环境之下。

有形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无形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有形物质与无形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都可以产生力。有形物质产生的力可以称为有形力,无形物质产生的力可以称为无形力。

人类早期的科学技术主要研究如何使用有形力。例如,早期的人类都使用人力或畜力来搬运沉重的物品。

人类晚期的科学技术主要研究如何使用无形力。例如,现代的人能够制造火车、汽车、飞机等运输和交通工具,它们都是使用石油或煤炭的燃烧所产生的高温高速气体作为这些运输和交通工具的动力。

3、有形物质和无形物质的关系

阴阳五行学说认为,有形物质和无形物质的关系可以概括为阴阳关系。

因为有形物质和无形物质涵盖了物质世界所有的物质类别,所以,有形物质和无形物质之间的运动规律就是物质世界最普遍、最本质的运动规律。

有形物质不能离开无形物质而存在,无形物质也不能离开有形物质而存在。有形物质和无形物质这种互依互存的现象可以概括为阴无阳不生,阳无阴不成。阴为阳所生,阳以阴为依。在天成像,在地成形。或阴阳映象。

无形物质都是在一定条件下由有形物质转化产生的。

光是无形物质,光是有形物质燃烧发出来的。

电是无形物质,电是有形物质本身固有的或有形物质相互摩擦产生的。

声音是无形物质,声音是有形物质摩擦或振动产生的。例如,人的声带振动可以发出声音。

气是无形物质,气是有形物质静止或运动时发出来的。例如,人和动物的身体会有一些体味。再如,水果会发出一些气味。

力是无形物质,力是有形物质本身固有的。例如,两个物体之间存在相互引力。

有形物质都是在一定条件下由无形物质转化产生的。

金是有形物质,但金属有气态的金属,某些气态的金属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成固态的金属,这就是无形物质气形成有形物质金的一个过程。

木是有形物质,木的主要成份是纤维素或称碳水化合物,纤维素可以是气态的,气态下的纤维素在一定的条件可以变成固态的纤维素,这就是无形物质气形成有形物质木的一个过程。

水是有形物质,无形物质状态的气体的水遇冷可以变成有形物质状态的水。例如,下雨就是这样的一个过程。再如,气态的氢气和氧气结合,可以形成有形物质水。

火是有形物质,在一定条件下,无形物质电可以产生有形物质火。例如,下雨时的雷电现象就是这样的一个过程。再如,把无形物质光聚集到一点,当光产生的的热量集中到一定程度,温度会逐渐升高,也可以产生火。

土是有形物质,土的主要成份包括有物和无机物,这些有机物和无机物可以变成非常细小的颗粒,这些非常细小的气态颗粒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变成固态的有机物和无机物,这就是无形物质气形成有形物质的一个过程。

所有的有形物质都存在在一个光的世界里,有了光,有形物质才能呈现出它们的影像。

所有的物质都存在在地球的电磁场里,这个电磁场就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所有的有形物质都在力的作用下存在在一个无限的空间里,有了不同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有形物质才能相互吸引而存在。

没有了光、电和力这些无形物质,有形物质也不能存在。

无形物质光还使有形物质产生了一个无形、虚幻的影像,我们把这种现象叫作二象性。

二象性是指有形物质包括两个影像。一个影像是指有形物质本体,它们是具体的、有形的,另一个影像是抽象的影像,这个抽象的影像是通过无形物质光来体现出来的,抽象的影像是无形、虚幻的。

人和其它有形物质都是二象的。二象性的实质也是阴阳关系。

人和其他有形物质世界都是二象的,一个影像是有形物质本体,一个影像是有形物质通过无形物质光的作用形成的影像。例如,地上的一棵树,因为光的作用在地上形成了一个影子,人看到的这个树的影子就是无形、虚幻的影像。

有形物质水也可以让其他有形物质产生一个无形、虚幻的影像。例如,人站在一片清澈的湖水旁,因为光和水的作用,人在水中形成了一个倒影,这个倒影就是人在有形物质水中形成的无形、虚幻的影像。

有形物质与无形物质是相对分离的,但二者又保持绝对的连结。这种现象可以概括为阴阳离合。

例如,太阳因为燃烧发出光芒,阳光向远处照射,看起来太阳与阳光是离散的,但是阳光是不能脱离太阳本体的,如果太阳本体消失了,阳光也消失了,所以太阳和阳光是连结的。

再如,一棵植物是有形物质,它与阳光看似是分离的,但植物要想生长,就离不开阳光,它需要从阳光吸收生长所需要的能量,没有阳光,植物就会枯萎甚至死亡。

无形物质还把不同的有形物质连结起来,使二者产生连结,成为另外一种阴阳关系

例如,磁铁的磁力,可以把另一块铁吸引到磁铁上,通过磁力的作用使二者发生连结。

阴阳关系又可分为异性阴阳关系和同性阴阳关系。

异性阴阳关系是指光电声气力和金木水火土之间发生相互作用而产生的阴阳关系。

同性阴阳关系是指金木水火土之间发生相互作用而产生的阴阳关系和光电声气力之间发生相互作用而产生的阴阳关系。

三、相关用语

1、个别属性、整体属性和运动规律

(1)个别属性

个别属性是人和客观世界中的某一事物在某一方面的性质或特征。

人的个别属性包括:语言、行为、情感、道德、价值观等。

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包括:形状、大小、颜色、声音、味道、气味、温度、软硬、速度、距离等。

人能看见世界万物,主要是光的折射作用。光能够反映外部世界的某个事物最多的信息,所以,形状、大小、颜色是某个事物最重要的个别属性。

(2)整体属性

整体属性是人和客观世界中的某一组事物中每一个事物在某一方面的性质或特征的总和。在某一组事物中每一个事物都具有某一方面的个别属性,这些个别属性使这一组事物具有某一方面的性质或特征,这种性质或特征就叫作综合属性。

例如,汽车由油箱、发动机、方向盘、轮胎等部分组成,每一部分都具有自己的功能,各司其职。油箱装载燃料,发动机提供动力,方向盘控制行进的方向,轮胎减少摩擦力,这些不同的功能使整个汽车具有载人或运输货物的功能。

(3)运动规律

运动规律是人和客观世界的个别属性之间、整体属性之间以及个别属性和整体属性之间必然、本质、稳定和反复出现的关系。

按照研究对象的不同,规律可分为人的思维规律和客观世界的运动规律。

需要指出的是,人和客观世界的运动规律都建立在它们的个别属性和综合属性的基础上,并且通过运动规律来表现它们的个别属性和综合属性,所以我们通常讲的某一事物的运动规律都涵盖了它的个别属性和综合属性。

2、感觉、知觉和感知

(1)感觉

感觉是人的感觉器官对人和客观世界的个别属性和综合属性进行反映的过程。感觉并不一定在某一时间内只反映一种属性,它也可以反映许多种属性。但在感觉中,各种属性之间既无组织又无界限。

感觉包括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

外部感觉包括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痛觉、温度觉和振动觉,这类感觉的感觉器官位于身体表面或接近身体表面的地方。

内部感觉包括饥饿觉、渴觉和呼吸觉,这类感觉的感觉器官位于人体各有关组织的深处或内部器官的表面。

我们习惯上把所有的感觉称为观察。观察的观只包括视觉。观察的察包括听觉、味觉、嗅觉、触觉、痛觉、温度觉、振动觉、饥饿觉、渴觉、呼吸觉。

(2)知觉

知觉是人脑在感觉人和客观世界的个别属性和综合属性的基础上,人脑对人和客观世界运动规律的反映。反映的结果是人脑利用思维活动生成关于人和客观世界的信息,这些信息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人和客观世界的运动规律。

需要指出的是,人脑在利用知觉反映人和客观世界的运动规律的过程中,人脑并不能对这些信息进行高深的计算、复杂的推理和长期大量的记忆。

①知觉的分类

知觉包括单项知觉和综合知觉。

单项知觉包括视觉知觉、听觉知觉、味觉知觉、嗅觉知觉、痛觉知觉、触觉知觉、温度觉知觉、振动觉知觉、平衡觉知觉、饥饿觉知觉、渴觉知觉、呼吸觉知觉。

综合知觉包括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情感知觉和精神知觉。

空间知觉包括形状知觉、大小知觉、深度知觉和方位知觉。

运动知觉包括真动知觉、拟动知觉。

情感知觉包括性快感知觉、喜乐知觉、愤怒知觉、惧怕知觉和哀痛知觉。

精神知觉包括欲望知觉、道德知觉、美感知觉、人生观知觉和价值观知觉。

我们习惯上把所有的知觉称为感应和想象。

感应是指人脑完整地反映人和客观世界的个别种属性、整体属性和运动规律并生成信息的过程。

想象是指人脑在原来对人和客观世界的感知和认识的基础上,对人和客观世界的个别属性、综合属性和运动规律所作假设的过程。

②知觉的特征

知觉反映人和客观世界的个别属性之间和综合属性之间的关系,即运动规律,知觉反映的内容具有规律性。知觉是人脑的思维活动,这种思维活动以生成反映人和客观世界的个别属性、综合属性和运动规律的信息为结果,知觉的过程具有思维性。

(3)感知

感知是感觉和知觉的总和。感知是人脑主动性地对人自己和客观世界的观察、感应和想象。

3、认识、思维和认知

(1)认识

认识是纸脑被动性地对人的感知所生成的文字和信息的记忆、计算和推理。我们常说认字、识字,认和识都与纸和文字密切相关。

(2)思维

思维包括人脑的感应、想象、浅显计算、简单推理和短期记忆。

(3)认知

认知是人脑在已生成的对人和客观世界的认识的基础上,对人和客观世界的再次感知。

4、知识和思想

(1)知识

知识的知是感知,知识的识是认识,所以知识是感知和认识的概括。现在的知识一词被用作名词,指人感知和认识的人和客观世界的运动规律的总和。

(2)思想

一般而言,思想是指人脑的思维活动所产生的信息。现在思想一词特指在各个学科或领域比较深刻的、具有重大影响的一些观点和看法,这些观点或看法的水平不是一般人能够达到的,可以被称为远见卓识。

5、科学和技术

(1)科学

科学一词来自西方,从西方科学的起源、产生过程和内容来看,科学和知识或思想的含义基本相同,科学只不过是知识或思想的一个别称而已。

(2)技术

技术是制造一种产品或提供一种服务的系统知识。

(3)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科学与技术既有有联系又有区别,在相互联系中又相对独立地发展,二者是辩证统一的整体。科学与技术是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侧面,是一枚硬币的正面和反面的关系,二者不可分割。

科学和技术总是有着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几乎被看作是同一范畴,它们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科学研究是为了将科学研究的成果转化为技术应用,服务于人类。同时任何能够被转化为应用的技术,都有科学原理支撑。科学是技术发展的理论基础,技术是科学发展的手段。随着现代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的兴起,科学与技术越来越趋向一体化,科学与技术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许多新兴技术尤其是高新技术的产生和发展直接来自现代科学的成就。科学是技术的升华,技术是科学的延伸。科学与技术的内在统一和协调发展已成了当今“大科学”的重要特征,实际上“大科学”概念已经包括了技术的概念。

科学和技术的任务、目的和实现过程不同。科学的任务是揭示人和和客观世界的本质和内在规律,目的在于认识人和客观世界。技术的任务是满足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实际需要。科学是创造知识的研究,技术是利用知识的研究。

可以看出,知识、思想、科学、技术这些概念在本质上是相同的,它们之间的相同远远大于它们之间的区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