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李鸿章没有刺马案(惹怒李鸿章的扬州瘦马案)(1)

翻开厚重的史书,我们可以从中窥见到频繁的政权更迭、沾着血与泪的长枪铁骑、禁锢自由的三纲五常……这都是属于中国封建王朝的产物。

然而任何时候的中国人都是讲究浪漫的,曾经统治了整个华夏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绝不仅仅只有苦难和悲哀,他们也追求着风花雪月,郎情妾意。

这就导致了古代虽然是“一夫多妻”和“一夫一妻多妾”制,但是随着经济的繁荣,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风月场所,就是大家熟知的——青楼。

如果李鸿章没有刺马案(惹怒李鸿章的扬州瘦马案)(2)

“妓院”和“妓女”的出现始于战国时期,是由齐国士大夫管仲所提出的,最初是为了给皇帝和贵族提供歌舞表演,是作为具有商业性质的“女闾”,来供养国家和军队的开支。

后来到了两汉和魏晋南北朝时期,这些由官窑培养的妓女们还被迫向外输送,作为一种含有政治意味的工具,魅惑他国君王,祸乱他国内政,威力甚至胜过十万雄兵。

唐朝作为中国封建史上经济发展最为鼎盛的朝代,不少商品贸易发达的地区纷纷涌现出民窑,“妓院文化”空前繁荣。

到了明朝和清代,这些妓女们已经完全从一个朝代的文化载体,沦为了特权阶级的泄欲对象。

如果李鸿章没有刺马案(惹怒李鸿章的扬州瘦马案)(3)

“扬州瘦马”、“西湖船娘”……这些都是对她们身份的一种暗示。其中“瘦马买卖”是极其可悲的一条产业链。

它可悲在这些“瘦马”都是活生生的女子,却被当作商品一样高价贩卖给客商游宦,供其消遣。而这些女子因为年龄稚嫩,身材娇小被称为“瘦马”。

这种买卖在清朝竟然盛行到闹出案子的程度,甚至惹到了当时权倾朝野的宰相李鸿章头上。

下面就让我们来看一看这起“扬州瘦马案”的前因后果。

如果李鸿章没有刺马案(惹怒李鸿章的扬州瘦马案)(4)

“寒门中举,士子风流”

这个案子起因是官场中很常见的收受贿赂的桥段。

主人公叫靳俞舟,本来是山西那边的一个穷酸秀才。因为文采了得,被翰林大官人看重,资助他考取了功名。

进入官场后,靳俞舟在工部任职,机缘巧合之下被调往了天津总督当官儿,一时间风头无量。

清末的时候,中国官场的政治形势很是复杂,外有强敌入侵,内里忧患不断。各地相继爆发出不同规模的农民起义,鸦片大麻等毒品屡见不鲜。

后世流传着一句话来形容那个年代:“嘉庆之后,世人多寡,贪慕金银,不争朝夕。”

如果李鸿章没有刺马案(惹怒李鸿章的扬州瘦马案)(5)

克扣军饷,收受贿赂的事情几乎蔚然成风,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任你无论是多么正直、纯净的读书人也得被这“大染缸”污染了。

到了天津,在此处任职的官员们贪福享乐,醉生梦死,觥筹交错之间就有大笔的钱财流入囊中。

靳俞舟看着同僚们的样子,也逐渐浸淫了这样的风气,从此“脱胎换骨”,再也不复从前“文人风骨”的样子了。

他也开始将手伸进了老百姓的口袋中,从一开始的小贪小利,到后期大范围地搜刮民脂民膏,闪着金光的石头在他眼皮子底下过几乎也得脱层皮。

如果李鸿章没有刺马案(惹怒李鸿章的扬州瘦马案)(6)

在靳俞舟的“不懈努力”之下,他在天津购置了两处庭院,一所用来将远在乡下的老母亲和妻子接过来住,另一所就变成了他的私人财产,用来圈养一些上不得台面的外室。

而之所以这些外室不能被收为良妾,上不得台面,则是因为从宋朝开始中国的官场就是“士人政府”的政治结构了。

如果李鸿章没有刺马案(惹怒李鸿章的扬州瘦马案)(7)

虽然流传着很多文人才子与青楼女子浪漫凄美的爱情故事,但妓女的身份,始终是被世人所诟病和嫌弃的。

要是一个读书人娶了一位青楼女子,哪怕是将她当作妾室,也是为社会所不能接受的,这会对他的仕途和未来产生非常消极的影响。

所以这些妓女们在古代几乎没有其他的出路,要么就是被高高的红墙困住,等到年华逝去,容颜衰败;要么就是被达官贵人们当成外室养在庄子上,一辈子见不得光。

这些外室们,往往被调教成官人喜欢的样子,有些会吟诗弄墨,飞袂善舞,有些则是身段优美,面容姣好,总之大人们想要的样子她们都有,无一不是花样众多,令人心驰神往。

如果李鸿章没有刺马案(惹怒李鸿章的扬州瘦马案)(8)

靳俞舟养了许多这样的女子在自己的院子里,几乎很少归家。

他的妻子是个本分人,生不出勇气去指责丈夫的行为,只能孝顺婆婆,打理好家里的事情。

时间一长,官场上的同僚们大部分都知道靳俞舟养了一屋子外室,个顶个地水灵出众,并对他羡慕不已。

自然而然地,靳俞舟“喜好女色”的名号就传了出去,甚至连周边驻守的淮军都知道了。

如果李鸿章没有刺马案(惹怒李鸿章的扬州瘦马案)(9)

有一次,淮军当中的一名小官儿托靳俞舟办点儿事情,事情办成之后,将一位“扬州瘦马”送给靳俞舟当谢礼。

靳俞舟这一听,高兴坏了,“扬州瘦马”这类名号的妓女在天津这一带可不多见啊,竟然有门路能把人从南方送到天津来。

他十分兴奋,竟然在这位“扬州瘦马”被送来的当天,就向同僚们广发请柬,请大家来自己家中小聚。

众人一看,这请柬上的位置却是靳俞舟专门养外室的地方,于是彼此心里都有数了。

如果李鸿章没有刺马案(惹怒李鸿章的扬州瘦马案)(10)

这醉翁之意不在酒啊,看似是一次聚会,实际上是又得了一位佳人,打算向大家炫耀呢!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靳俞舟的同僚们也并不是什么正人君子,他们也想一睹这位美人的风采,不出意料,所有人都赶着去赴了这场宴会。

如果李鸿章没有刺马案(惹怒李鸿章的扬州瘦马案)(11)

“扬州瘦马,雌雄难辨”

靳俞舟一早就为这场压轴大戏铺垫好了剧情,他先是跟同僚们谈笑风生了一番,接下来又敬了几轮酒,才故作苦恼地提出他有一个远方亲戚家的女儿来天津投奔他来了。

这一段话中暗含着两个意思,一个是“远房亲戚”,这个词常常在话术中作为一种托词来出现,意思就是说“我和这个人没什么关系”,算是委婉地透露出这个女子妓女的身份。

第二个是“投奔”,在场的人可都是官场浸淫了几十年的人精,很快地就能想到这个妓女不是一般的妓女,是个外地来的“进口货”。

如果李鸿章没有刺马案(惹怒李鸿章的扬州瘦马案)(12)

所以接下来就有人问了:“那你这个亲戚是从哪来的啊。”

只见靳俞舟颇为自豪地说道:“扬州来的。”

听到这大家都明白了,怪不得靳俞舟这么大张旗鼓地邀请大家来呢,有了这样一位极为难得的佳人,任谁都能炫耀一番。

要知道“扬州瘦马”虽然起源于江南一带,但是名号可是响彻整个大清朝啊!

听这名字就能听出来,“瘦马”肯定是要身量纤细,体格娇小的女子,看起来柔柔弱弱的,最能激发起人们的保护欲。

如果李鸿章没有刺马案(惹怒李鸿章的扬州瘦马案)(13)

这些女子往往在十来岁的时候就被父母卖给人贩子从小调教,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得符合大人们的审美癖好。

就比如走路,要轻轻地走动,不能发出声响,眼睛也只能含情脉脉地看人。

而最最要紧的就是这些“瘦马”们的小脚,因为流行缠足的缘故,她们的脚必须如同“三寸金莲”一般,要香软,不能有异味,足尖要挺翘,形状优美。

《广志绎·卷二·两都》中则有此记载:

“广陵蓄姬妾家,俗称养瘦马,多谓取他人子女而鞠育之,然不啻己生也。天下不少美妇人,而必于广陵者,春保姆教训,严闺门,习礼法,上者善琴棋歌咏,最上者书画,次者亦刺绣女工。”

如果李鸿章没有刺马案(惹怒李鸿章的扬州瘦马案)(14)

买女童时才不过十几贯钱,等到卖给那些达官贵人的时候,却是要卖到五千两的高价。

价格高的物品,更珍贵更稀少,因此“扬州瘦马”才会被世人推崇至此。

看着同僚们惊讶艳羡的样子,靳俞舟感到十分满足,接下来他打算将这个女子收为义女。

众人一听,脸上都露出了玩味的表情,谁都知道是什么意思,纷纷祝贺靳俞舟好福气。

等到同僚们都散去,他已经醉得不轻了,但是靳俞舟始终惦记着自己房中还有一位“美娇娘”等着,于是踉跄着步伐也要回房中。

如果李鸿章没有刺马案(惹怒李鸿章的扬州瘦马案)(15)

刚进入房间,他就急着宽衣解带行周公之礼,可是没想到却遭到了这位“美娇娘”的拼命抵制,宁死不从。

这样的桥段靳俞舟见多了,他以为是要整什么情趣,却发现事情越来越不对劲。

在他强行无礼之下,终于看清了这位“美娇娘”的真面目:这哪是什么美女啊,这分明是个瘦弱的男子!

犹如醍醐灌顶一般,霎时间靳俞舟的酒醒了,眼神也不飘忽了,步子也稳定了,这灵魂也好似归位了。

如果李鸿章没有刺马案(惹怒李鸿章的扬州瘦马案)(16)

“衙门审理,真相大白”

清醒了之后,紧接着而来的就是愤怒,被人戏耍的愤怒。

第二天靳俞舟气势汹汹地就去找当初求他办事儿的那名淮军,那名军官看着他阴沉的脸色暗叫不好,可是又不知道哪里出了问题。

之后靳俞舟将昨晚发生的事情叙述了一遍,这名军官也大为震惊,自己明明买的是“扬州瘦马”,怎么变成一个男人了?

如果李鸿章没有刺马案(惹怒李鸿章的扬州瘦马案)(17)

军官怎么也不承认是自己买了个男人诓骗靳俞舟,于是这件事情越闹越大,甚至当地的衙门都知道了,不得不出面调和。

起初衙门上的人来院子里要将“扬州瘦马”带回去审理,结果一看也傻眼了。

只见眼前的佳人,肌肤素白,相貌娇美,长长的墨发倾泻在肩头,身姿婀娜,冲人微微一笑,端的是媚态横生,艳丽无匹。

这样清秀绝俗,容色照人的美人,真的是个男子吗?见过的人都产生了这样的疑问。

如果李鸿章没有刺马案(惹怒李鸿章的扬州瘦马案)(18)

等回到衙门验明正身的时候,检验官才最终说明堂上的这位“美娇娘”确实是个男子。

那么问题就出现在了这里,一个男子怎么会成为“扬州瘦马”呢?

衙门一审,最终才真相大白。

原来这位“小相公”,从小就被父母遗弃,是跟着一个老乞丐长大的。

后来老乞丐病逝了,就将他交给了洋人开办的慈善机构——育婴堂养育。

等到十岁的时候,有一位自称是他父亲的男人来育婴堂领走了他。

但其实这根本不是他的父亲,而是一名人贩子,因为他样貌不错,即便是男子之身,也肯定能卖出好价钱。

如果李鸿章没有刺马案(惹怒李鸿章的扬州瘦马案)(19)

后来这个人贩子又将他交给了一位嬷嬷,嬷嬷给他取名叫“八月娇”,从小让他穿女孩子的衣服,带女人的首饰,学着女人的动作和举止,最过分地是还勒令他缠足!

就这样,“八月娇”慢慢也模糊了性别地概念,像个女人一样生活着。

之后,嬷嬷将他卖给了一户富商当“小相公”,被人圈养着,直到玩儿腻了再转手给别人。

直到军官从老鸨处打听“扬州瘦马”的事儿,那老鸨贪财,见军官给的钱实在多,又想着反正“八月娇”是被当成“瘦马”长大的,于是就想糊弄过去,谁知道竟然出了这样的事情。

可见这男子妩媚起来,女子是自愧不如。

如果李鸿章没有刺马案(惹怒李鸿章的扬州瘦马案)(20)

事情理清楚了,衙门还没有审判,谁知道刑部突然横插一手将“八月娇”带走了审理了一段时间,最终将这件事审判为闹剧。

最终“八月娇”被无罪释放后又在天津待了一段时间接着给人做“小相公”,而靳俞舟则被革除了官职永不录用!

后来坊间传言是因为靳俞舟引发这个“扬州瘦马案”,揭开了李鸿章手下淮军行贿贪污的丑闻,动了李鸿章的蛋糕。

而得罪了李鸿章的人,自然不会有什么好下场。

如果李鸿章没有刺马案(惹怒李鸿章的扬州瘦马案)(21)

讲完此案,我们不难看出古代娼妓文化对于女性的压迫和奴役,人们对于“扬州瘦马”病态的追捧,其实是踩在无数女性血肉和骨头上进行的一种“谋杀”。

当历史的遮羞布被揭开,真实的娼妓制度毫无保留地展现在眼前,我们就会发现这是人类文明史上最野蛮残酷地剥削制度之一,是在当代要坚决抵制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