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国地图,江苏有个宿迁,安徽有个宿州,两个地级市相邻但不同省,很多人不知道这两个城市有什么渊源,有人以为宿迁就是宿州迁过去的吧,其实不然,关于宿迁,有个说法是:宿国迁都于此。而宿州,据《元和郡县志》:宿州唐朝设州,“取古宿国为名”。

宿迁和宿州的关系:宿迁和宿州的发源地(1)

传说伏羲出生于甘肃天水,定都于宛丘(今河南淮阳),是中国最早的王,称人皇,他“正姓氏,制嫁娶”,伏羲姓风,风姓是中国最早的姓,伏羲为自己的后人建立了四个方国,为任﹑宿﹑须句﹑颛臾四国,伏羲后代们就分别以国名为氏,专门负责祭祀伏羲和济水以及泰山。

宿迁和宿州的关系:宿迁和宿州的发源地(2)

据今安徽淮北市境内的临涣镇历史沿革,西周末年,淮北宿州一代国姓为宿南,又据晋侯墓出土的晋侯苏编钟铭文记载,周厉王三十三年晋侯稣率兵随周王巡视东土、在获水(今宿州宿迁一代)征讨宿夷,并立功受赏,可见当时宿国大概已分为北宿和南宿,北宿臣服周王朝,而南宿选择对抗周王朝。

宿迁和宿州的关系:宿迁和宿州的发源地(3)

宿迁市宿城区

东周时期,宿国夹在宋国和鲁国之间,宋国认为宿国依附于宋国却暗地里亲鲁国,于是强令宿国迁到宋国内部,后来,宿国灭亡,时间不详。春秋时期的宿国境地大概就在今宿州宿迁一代。

宿迁和宿州的关系:宿迁和宿州的发源地(4)

而宿国最早的都城就在今山东泰安东平县宿(xu)城村。《东原考古录》称宿国故城是“南澄汶水之青,东携龙山之秀”,可见这是一块风水宝地。宿城村在历史上为秦须昌县、西汉东平国、西晋东平郡、隋宿城县的治所,五代时期,宿城县改名须城县。宋代,隶属沿袭五代。金灭北宋后,立刘豫为“大齐”帝,先治大名,后迁须城伪称东京。元代,须城、寿张二县属东平路,须城为路城。明代初年,须城为东平府治,洪武八年,东平府降为州,同年撤须城县并入东平州,属济宁府。清雍正八年,升东平州为直隶州,雍正十三年,撤直隶州为散州,沿治东平州城。

宿迁和宿州的关系:宿迁和宿州的发源地(5)

古宿国故地:宿城村一景

今山东宿城已经以村为名,而古宿国迁居南方后设立的宿州、宿迁都为地级市。在当地,人们还把宿称作(xu),而古宿国国君的后代宿姓人氏还是念作(xu),因为古宿国本就念(xu)。

宿迁和宿州的关系:宿迁和宿州的发源地(6)

淮北市濉溪县铁佛镇古城村遗址

至于迁往宋国的宿国国都在哪里,至今还是个谜,今淮北市濉溪铁佛镇古城村也有古宿都城遗址,这个遗址很可能就是宿州前身古宿国的都城所在地,又或是西周末年的南宿都城,1989年版《濉溪县志·古遗址》“古城遗址”条下载:“该城的历史沿革,无考。”并进一步阐释道,该城遗址《宿州志》也毫无记载。但清光绪二十九年《永城县志·山川》载有城名:“柏山:在县东南二十五里,浍水之北。其山下有柏山集、古宿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