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为什么改为汉水(汉中为什么被称为)(1)

汉中为什么改为汉水(汉中为什么被称为)(2)

唯天有汉,

鉴亦有光。

汉中为什么改为汉水(汉中为什么被称为)(3)

汉中为什么改为汉水(汉中为什么被称为)(4)

汉中,语曰天汉,

其称甚美。

01

天 汉

2000多年的历史

早在二千多年前的秦汉时期,古人就给汉中取了一个吉祥美好的称谓“天汉”。今天,天汉美名已作为汉中的代名词,不仅被汉中人民所熟知,而且被外地人所认可。

汉中为什么改为汉水(汉中为什么被称为)(5)

汉中标志性建筑——古汉台望江楼

“天汉大地”“天汉大厦”“天汉大道”《天汉》杂志…这些耳熟能详的名称光彩夺目,熠熠生辉。汉中为什么被称为“天汉”?“天汉”美在何处?30年前,笔者在一篇文章中始用“天汉”之名时,对其深邃内涵一知半解。后来,游弋史海,拜师前贤,始有解读。现略陈拙见,共同分享。

汉中被称为“天汉”,源于何时,已无史料稽考。最早使用者,当属纪元前206年,西汉开国皇帝汉王刘邦的丞相萧何,至今已有2200多年历史。

据《史记·高祖本纪》载,秦二世三年(公元前207年)九月,刘邦率军攻克秦都咸阳(今陕西咸阳市东北),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用丝带系颈,站于道傍,向刘邦服罪投降。汉高祖元年(前206)元月,项羽以拜楚怀王为义帝之名夺取实权,挟义帝迁往郴县(今湖南省郴州市),自立为西楚霸王,辖梁、楚九郡,都彭城(今江苏省徐州市)。

汉中为什么改为汉水(汉中为什么被称为)(6)

按原项羽、刘邦联手攻打秦国约定,“谁先攻取咸阳,就封他为关中王。”刘邦首夺咸阳,理所当然地应封刘邦为关中王。但是,项羽亚父、麾下谋士范增对项羽说:“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今入关中,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志不在小。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彩,此天子气也,急击勿失。"(《史记・高祖本纪》)这句话说,刘邦在老家沛县时,贪婪财物,且好女色,如今占领秦国都城咸阳后,对宫中如山财宝和如云美女则无动于衷,这是刘邦有大的志向所图。刘邦头上祥云缭绕,有帝王之气,勿失去打败他的机会。范增进一步建议,不能把刘邦封在关中为王,可以将原秦国属地巴、蜀、汉中封给刘邦。项羽采纳范增进言,把秦国的三个降将封在三秦为王,将刘邦挤出关中,封为汉王,辖巴、蜀、汉中三郡三十ー县,都南郑(治今汉中市汉台区,下同)。

02

项羽食言

刘邦恼怒

刘邦见项羽食言,十分恼怒,欲与项羽决以雌雄。萧何、樊哙等文臣武将极力阻止。萧何对刘邦说:“虽王汉中之恶,不犹愈于死乎?”汉王曰:“何为乃死也?”何曰:“今众弗如,百战百败,不死何为?《周书》曰‘天予不取,反受其昝。’(汉中)语曰‘天汉’,其称甚美……臣愿大王王汉中,养其民以致贤人,收用巴、蜀,还定三秦,天下可图也。”汉王曰:“善。”遂就国(《汉书·萧何传》)。

汉中为什么改为汉水(汉中为什么被称为)(7)

萧何对刘邦说的这段话意思是,如果你不去汉中做汉王,非要和项羽争高下,你不等于去送死吗?汉王说,我怎么会去送死呢?萧何答,面对拥有40万大军的项羽,对方兵力十倍于你,人家胜券在握,你和他交战,将一败涂地。《周书》上说,上天给你的东西,如果你不去索取,反而会受到惩罚。汉中被世人称为“天汉”,这个名称很美好。希望你到汉中为王后,善待百姓,招贤举能,收巴蜀粮斌,而后攻取三秦,这样一来,你就可以得到天下了。这是我国典籍中把汉中赋称为“天汉”最早的记载。

天汉,古代专指天上的银河。“惟天有汉”(《诗经・小雅・大东》)。汉,银河,又称云汉。把汉中称为天汉,与汉水有关。汉中之名源于汉水,天汉之名亦源于汉水。汉水同样是一个美好的名称。

据《华阳国志校注・汉中志》载:“‘汉’字在西周以前只作天上银河专称。《周诗》曰:“倬彼云汉”‘维天有汉’,皆此意也。沔水(即汉水)冲(出)万山奔腾而下入楚,楚人自天上来,借用汉字以名之。”居于汉水下游的楚国人认为,汉水是从天上流下来的,借用银汉之汉为汉水命名。在古人眼里,天上的银河居中,地上的汉水也居中,地上的汉水是依照天上的银河而产生,银河、汉水是相对应的。

汉中为什么改为汉水(汉中为什么被称为)(8)

《华阳国志・序志》又载:“唯天有汉,鉴亦有光。实司群望,表我华阳。”意思是说,地上的汉水是效法天上的银河而存在,也像银河一样有其光辉。主管名山大川的天神,把汉水作为梁州(汉中)的标志,连古代帝王也远望而祭祀。这就是说,天汉汉中像天上的银河一样神圣。天汉之名源于汉水。

汉丞相萧何说,汉中,语曰天汉,其称甚美。据《华阳国志・序志》注释载:“语,即俗语、俗话。”这就是说,在刘邦来汉中前,社会上民间俚语就把汉中称为“天汉”。刘邦在汉中为汉王后,普受天汉惠泽,一举扭转被动局局面,后来又成就了帝业。说明“天汉”是一个吉祥的词汇。

03

韬光养晦

建立西汉

公元前206年4月,刘邦来到汉中后,采纳丞相萧何举荐,设坛拜韩信为大将,聆听韩信楚汉形势分析,这就是著名的《登坛对》,这个神州第一对,为刘邦集团谋成夺取天下大计。刘邦继而韬光养晦,厉兵秣马。这年8月,用韩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韬略,出奇兵,定三秦,之后,仅用5年剪灭群雄,卒定天下,建立西汉王朝。汉王以汉中之汉为王朝命名,汉朝绵延400多年。历史学家称,汉中是汉王朝的发祥地。赞誉汉中“留此一抔土,犹为汉家基”。从此,天汉美名载入史典。

汉中为什么改为汉水(汉中为什么被称为)(9)

清朝康熙年间,大诗人,论诗创“神韵说”的官至刑部尚书的王士禛(又名士正)数次过往汉中,倾慕这里的一派江南秀色,在一文中称赞道:“南郑(即今汉中市汉台区)水田漠漠,䆉稏万顷,亩可十钟,古称‘天汉’(名)不虚尔。”这位山东新城籍走南闯北的朝迁命官,看到汉中稻田密布,稻谷产量颇高,赞叹汉中是名副其实的天汉福地。擅长诗词的王士禛,有多首诗歌咏颂汉中。在《七盘岭》一诗中写道:“当年号天汉,运归隆准公”。刘邦高鼻梁,故有“隆准公”之称。汉中早年美称天汉,汉王刘邦来到汉中,受天汉福泽,王运享通,后来终于成就了帝业,坐上了王位。由此可见,天汉又是一个充满福祉的名称。

04

物宝天华

人杰地灵

清朝时期,汉中编纂的地方志中,天汉美名更是不绝于载。乾隆五十九年(1794),江苏栗阳(今江苏栗阳市)人王行俭任南郑知县,遂将“天汉”之名载入地方官书《南郑县志》。这位父母官写道:“南郑为‘天汉’名区,文物衣冠,甲于一郡……山川雄秀,开四百汉家之基;土壤膏腴,延刘氏三分之统。”盛赞天汉名区汉中,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地形险要,土壤肥沃。它既是西汉刘邦在汉中称汉王的肇始地,西汉王朝400年发祥的基地;又是刘备攻占汉中后在这里称汉中王的福地。蜀国建立后,魏蜀吴三国鼎立局面序幕拉开,汉中为蜀国辖地。

汉中为什么改为汉水(汉中为什么被称为)(10)

民国六年(1917),时任南郑知事的安徽合肥人阮贞豫,在《续修南郑县志序》中写道:“南郑,古汉中地。况‘天汉’美名,冠盖所至,将于此采风问俗焉。”其意思是汉中这座古城,有“天汉”美名之称,历史上,朝廷名宦经常往来于此,亲自领略名城名地天汉风采,追访民俗。

民国十一年(1922),陕西陆军第7师师长、安徽合肥人吴新田驻军汉中,对汉中美丽富饶,“天汉”美名流芳于世无不感叹。他在《续修南郑县志・序》中写道:“南郑于胜国隶属于汉中府,号附郭首县,绾毂水陆,富拟巴蜀……况‘天汉’美名著闻万代。”这位南方出身的军人,对汉中水陆交通便利、物产富饶如天府四川赞赏有加,并称汉中“天汉”美名源远流长。

从以上在汉中任职官员的论述中不难看出,“天汉”之名并非汉中人自诩,而是源自前人赞扬称道。历史上,外地在汉做官者,经耳濡目染,切身感受到汉中的美丽富饶,咏叹之余,著文、赋诗,讴歌“天汉”汉中。这些文艺作品被地方官书方志引用载录,青史流芳,使其名声大噪,随之远播。

汉中为什么改为汉水(汉中为什么被称为)(11)

地理物候环境得天独厚的汉中,钟灵毓秀,物宝天华,被古人冠以“天汉”美名。这个充满光辉灿烂、吉祥福祉的称谓,值得我们每一个汉中人骄傲与自豪。不断为天汉大地注入活力,为她增光添彩,则是每一个汉中人义不容辞的神圣使命。

汉中为什么改为汉水(汉中为什么被称为)(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