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开窍于目,肾开窍于耳,肺主皮毛,脾主四肢,如何分科而学?#按照中医五行理论木、火、土、金、水,对应人体五脏的肝、心、脾、肺、肾。而五官(窍)目、舌、口、鼻、耳,与五脏如何对应?中医认为肝开窃于目,心开窃于舌,脾开窃于口,肺开窃于鼻,肾开窃于耳,肝开窃于目。并巧妙的运用到四诊八纲中。
肝开窍于目,肝藏血,而眼睛需要肝血的濡养,目得血而能视。所以眼疾多从肝论治。
肾开窍于耳,《素问应象大论》"肾在窃为耳"。《灵枢.脉度篇》"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能闻五音矣"。耳为肾之官肾气足则听觉聪,肾气虚则两耳失聪。故通过听觉的变化来推断肾气的盛衰。
心开于舌,心气通于舌,舌为心之窍。舌尖红为心火盛,舌质淡为心血不足,舌有瘀斑为心血瘀阻。
脾开窍于口,《灵枢.脉度》"脾气通于口,脾和则能知五谷矣。"若脾失健运,湿浊内生,则食欲不振,口淡泛味,口粘腻,口甜等。
肺开窍于鼻,《黄帝内经》云:"肺气通于鼻,肺和则能知香臭矣"。鼻做为气的通道与肺相连,肺气调和鼻窍才能通利。风寒袭肺则鼻塞流涕,嗅觉不灵。肺有燥热则鼻腔干涩。热邪壅肺,则气喘鼻翼扇动。故当鼻疾多从肺论治。
五脏合五体,心主脉、肝主筋、脾主肉、肾主骨、肺主皮毛。
心主脉,心为神之居,血之主,脉之宗。气足则脉充实有力,心气不足则脉虚弱细小。心脉瘀阻,则血脉不畅。则出现紫疳,肋下痞块,脉结代。
肝主筋,肝为血之藏,筋之宗。肝血充足筋得以滋养,则四肢关节屈伸正常。肝血不足会出现四肢挛急,屈伸不利。
脾主肉,脾为后天之本,主一身之肉。为气血化生之源,主运化,升清降浊,主统血。临床见有面黄肌瘦或肌肉萎缩都从脾论治。
肺主皮毛,肺在体合皮,其华在毛。主气,司呼吸,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朝百脉,如肺宣发失调,易出出现多汗易于伤风,毛发失泽或脱落,肌肤干燥或皮疹。
肾主骨,肾为先天之本,主水,藏精纳气,在体为骨,骨生髓。肾精不足少儿会出现发育迟缓,老年骨关节病等。
总之五行学说中的五脏、五官、五体是中医系统的基础理论之一。学好中医必须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