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投行的运行方式(揭秘创始会员申请今截止)(1)

央视财经(记者 张馨月 胡龙超 闫一晨 徐健)今天是亚投行意向创始成员国的申请截止日期,据财政部最新消息,今天吉尔吉斯斯坦和瑞典分别宣布申请作为意向创始成员国加入亚投行,并已向中方提交了书面确认函。截至今天,已经通过多边审核程序成为意向创始成员国的国家有30个。而已提交申请的国家是16个,正等待被接纳成为创始成员国。

原本由中国发起的亚投行只是一个区域性的专项金融机构,不料一经推出却引发了世界范围内的巨大震动,围绕是否加入亚投行上演了一场遍及五大洲的博弈大戏。亚洲国家积极响应热情高涨。美日横加阻挠,威逼利诱西方国家不准加入,澳、韩瞻前顾后左右为难,欧洲大多数国家围观静观其变,欧亚之间空气骤然紧张。

然而随着英国一纸加入申请的递出,围堵亚投行的堤坝轰然崩溃,五大洲几十个国家如决堤的潮水紧随其后蜂拥而至。美日口风也突然变软。随着意向创始成员国截止日期戛然而止,一切已经尘埃落定,亚投行已经成为世界创始成员国会最多的金融机构,在这场剧烈的震动中,许多国家唇枪舌剑激烈交锋,左右权衡做出选择,在这场大辩论中,世界舆论对亚投行的远大前景已经初步取得共识。由此看来,亚投行汇集的就不仅仅是资金和市场,更是汇集了信心与共识,那么,在未来的岁月中,亚投行将怎样改变亚洲、怎样改变世界,就值得期待。

亚投行的投资范围和投资方向好像很容易从字面上看出来,投资范围是亚太地区,方向是基础设施建设。所以有人过分强调亚投行与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的关系,那么亚投行的投资范围和投资方向如何深层次的理解呢?

楼继伟表示,一带一路与亚投行有交集,也有不同,同时强调,亚投行是一个多边开发机构,所有相关投资项目的选择都是需要成员国同时决定。

亚投行的投资方向是基础设施,这些基础设施主要包含哪些,之后又会有什么变化,专家给予了解答。

财政部亚太中心副主任 周强武:这里面我想强调的主要是物理的,硬的基础设施方面的需求,这里面包括像道路、桥梁、机场、港口、通信、能源等方面,假以时日,随着亚洲基础设施的更新换代,将来也许会有所转向一些软的基础设施,比如教育、文化等。

亚投行与其它多边开发机构的伙伴关系

亚投行的运行方式(揭秘创始会员申请今截止)(2)

现有的的国际多边开发机构主要有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亚洲开发银行。亚投行作为一个世界多边开发机构的新伙伴,那它与其它的多边开发机构有什么区别?又是什么关系呢?一起来听听来自中国、世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声音。

据亚洲开发银行估计,2010年至2020年,亚洲各经济体的基础设施如果要达到世界平均水平,至少需要8万亿美元基建投资,而现有的国际金融机构,不仅在资金量上难以满足这样的需求,而且在功能定位上,也并非专注于基础设施建设,因此,亚投行的成立将成为对现有国际金融机构的有力补充。

财政部部长 楼继伟:我们是一个互补的关系,我们正在讨论下一步怎么合作。

亚太财经与发展研究中心北京分部副主任 周强武:现有的世行、亚行,它的贷款,它的主要宗旨还是服务于全球和区域的减贫,我们的亚投行还是用于基础设施专项的融资需求。

世界银行副行长 穆勒:AIIB主要关注的是基础设施,我们欢迎AIIB成为一个关注基建的组织,因为在这方面的融资需求现在很大。世行除了基建还有其他项目。我们的不同有两点,一个是地理范围,一个是行业关注点。

除了弥补现有多边开发机构留下的市场空白,基于推动全球经济发展这一共同目标,在未来,亚投行还有望与这些机构进行各类业务合作。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副总裁 朱民:亚投行作为国际组织主要是做项目。他们更偏向于微观,我们是做宏观的。所以我们和他们的业务有所不同。但是基建投资对宏观经济影响很大。我们也在基础设施的研究,宏观的分析等等。从这个意义上说IMF和亚投行有业务合作空间。

全球媒体看亚投行

亚投行的运行方式(揭秘创始会员申请今截止)(3)

伴随着亚投行创始成员国申请截止日期的日益临近,继英国成为第一个不顾美国反对申请加入亚投行的G7国家后不久,法国、德国、意大利、韩国均表示成为亚投行的创始成员国。在美国强大的阻力面前,其盟友相继倒戈亚投行。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全球各大媒体对此的评论。

法新社:盟友“倒戈” 美国“目瞪口呆”

法新社26日发表文章称,随着英国、德国、法国等一个个美国在欧洲的盟友都排着队宣布加入亚投行,美国看得“目瞪口呆”。本次失败导致美国自二战结束以来罕见地必须准备应对一个自己不具有直接影响力的多边机构。

《金融时报》首席经济评论员:拒绝加入亚投行是愚蠢行为

英国《金融时报》首席经济评论员马丁·沃尔夫24号撰文指出,英国愿以创始国身份加入亚投行的决定曾经一度惹恼了美国。但这并不意味那是个糟糕的决定。相反,这合情合理——尽管并非毫无风险。美国财长雅各布·卢曾表明自己的担忧,认为亚投行无法保持管理和放贷业务上的“最高级别的国际水准”。作为世界银行的前员工,我一定要笑几声。中国提出的建议既考虑了自身利益,又顾及世界各国,因此,积极参与比袖手旁观更为明智。世界不会因为美国不参与而停下脚步。如果结局不符合美国人的喜好,那只能怪自己。

《华尔街见闻》:亚投行——中国新金融外交战略的胜利

《华尔街见闻》19号刊登的文章指出,亚投行不仅受到区域国家的欢迎,更引发美国盟友的倒戈,反映了国际社会对美元霸权的反感与对人民币国际化的热烈期待,不能不称之为中国金融外交上的胜利。就亚投行本身的作用来讲,其实完全是个互惠两赢的“你情我愿”结果。

韩联社:韩国决定加入亚投行在“意料之中”

韩联社说,韩国决定加入亚投行在“意料之中”,缘由是中国早已超过美国,成为韩国最大贸易伙伴,并且是主要的商业投资目的地国;中韩已经敲定双边自由贸易协定,韩国正努力在今后几年成为主要的人民币离岸交易中心之一。

英国《经济学人》:各国应该接受亚投行

英国《经济学人》则分析,各国应该在亚投行问题上更加采取接受的态度,这其中有三个原因:第一,亚洲对基础设施的需求是庞大及迫在眉睫的。第二点则是解决对中国贷款标准担忧的最佳方式就是加入这个银行,在内部进行影响和改善,而不是从外部攻击。第三点则是虽然扩大既有的银行机构可能更好,但是美国让扩展变得不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