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物志》播出期间,很多观众都在用“《毛骗》团队力作”来安利这部作品,那时还没看过《毛骗》,毫无团队光环加持,以客观的视角看完了剧,质量果真不俗。至此,被反向安利了《毛骗》系列,开始好奇,这部打破续集烂尾魔咒的作品,是如何做到一季更比一季分高。

毛骗的十大骗局(来自石家庄的故事)(1)

《毛骗》的口碑较为两极化,一部分人认为它不愧是“网剧鼻祖”有质有料;也有人嘲讽大众审美,不理解这样一个服化道土到爆、骗术低级、演员毫无演技的作品为什么能招人吹捧。然而,距《毛骗》第一季上线已有12年,距终结篇上线已有7年,《毛骗》系列的评分依然能维持8.6/9.4/9.7的高分,似乎已说明一切。

毛骗的十大骗局(来自石家庄的故事)(2)

《毛骗》第一季的主要故事,是赵宁、安宁、小宝、黎伟、冬冬组成的诈骗团伙,在锁定“肥羊”后通过缜密的计划去实施诈骗。每集一个骗局,穿插赵宁寻找杀父仇人的主线剧情,其中的很多细节,也为二、三季做了铺垫。

毛骗的十大骗局(来自石家庄的故事)(3)

看了很多文章和剧评,对于《毛骗》第一季的点评已经非常全面,反方:制作粗糙、非主流土气、幼儿园级别骗局存在bug等;正方:剧情高能反转,逻辑紧密,跪服编剧等,站在裁判的角度双方的点评都很切实。按照刷剧的角度,再去分析剧集的优缺点,已经再给不出太花哨的点评。

通过这篇文章只想聊聊,看过《毛骗》后回忆起的青春与友情。

不忍直视的画面,是再也回不去的青春

2011年在河北读大学,一个和石家庄不相上下的城市,那时学校门口的板面三块五一碗不加蛋,学校挨着村庄小吃街还是土路,齐刘海的发型过几个礼拜就要去理发店修理,不然就挡眼睛,超短裤配小坡跟走哪儿都觉得很青春。

毛骗的十大骗局(来自石家庄的故事)(4)

刚上大学那会儿,娱乐生活贫瘠且没怎么见过世面,看到男男女女抽着烟嘴里时不时冒出两句非文明语言,会感慨社会上的大哥大姐好有气势,又好奇又觉得惹不起,如果那个时候看《毛骗》会觉得这是部有点尺度的作品,毕竟片名说出来都带点小羞耻。

毛骗的十大骗局(来自石家庄的故事)(5)

当年的学校没门禁,宿舍楼都是想进就进,也没反诈APP,别人说啥都会信。那会儿的骗子进宿舍推销是最常见的方式,进门赖着不走推销各种东西,买完以后发现都是粗制滥造,从文具用品到化妆品,现在回想起来都不敢相信,那会儿的自己居然那么好骗。

《毛骗》带着浓浓的时代感,它所展现的粗糙、不够靓丽、不够高级,都是一代人的经历,以当下的眼光看从前确实落后,经历过那个时代如今回看也会带着“当年好土”的调侃,就好像相册里非主流时期的老照片,每次翻看都深感不忍直视,但随后却怀念自己再也回不去的青春。

说好朋友永远不分手,只有他们走到了最后

“侠盗”五人组各有性格,各有缺陷组在一起吵吵闹闹、嘻嘻哈哈,像极了当年大学校园里说好永远不分开的小伙伴们,当时都坚定着以后绝没有分开再不见面的遗憾,可惜青春的结尾都是事与愿违。

毛骗的十大骗局(来自石家庄的故事)(6)

目前为止最喜欢《毛骗》团队的一个原因,就是多年过去剧里剧外他们依旧在一起。

看到一些评论“《毛骗》团队拍了很多作品口碑、也不错,为什么这些演员都没红起来”,现在想想或许是相伴了太久,不愿意分开,所以放弃了一些机会。

毛骗的十大骗局(来自石家庄的故事)(7)

《毛骗》导演李洪绸在接受采访的时候曾经提到,团队的很多人愿意留在石家庄,是情感上的选择,因为和大家相处太久不舍得离开,而他自己也曾受邀执导电影,出于想和团队一起成长的想法推掉了工作。

也正是他们的坚持,才能使得诸如《毛骗》这种系列片,从第一季到最后一季都是原班人马出演。有时想想,或许正是因为他们不火,才能在浮躁的圈子里安心做自己的东西,才能聚在一起一部接一部的拍剧。

看剧很少会被一个制作团队吸引,希望优映文化可以一直拍下去,希望他们登上大银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