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雨天,你进出家门,都要穿高帮套鞋,颤巍巍地过砖块搭的“独木桥”,你一定会很烦,而且很危险,老人小孩一个闪失就跌倒在积满污水的天井里……

这样的“水患”场景,这样的街坊巷弄,在28年前的杭州主城区并不少见。当年,钱江晚报记者经常会接到居民诸如此类的求助电话,经常要走街串巷帮居民去“穿针引线”,联系有关部门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困难。

那是1993年8月,钱江晚报组织策划“记者在您身边”大型采访活动启动首日,联手杭州电视台、西湖明珠电视台、西湖之声广播电台、杭州有线电视台,组成联合采访组巡访街巷,在直坛仙巷和建北井巷等50多户“水患人家”了解民情,倾听群众呼声。

大妈给小伙子道谢(28年前大妈给我擦汗)(1)

那时的老百姓见到记者上门帮忙像见到亲人似的,因为前一天下了一下午的暴雨,直坛仙巷30号墙门窨井污水倒灌到厨房最深处达1.1米,第二天尽管烈日当空,但天井里却是汪洋一片,污水横溢。74岁的阮大伯在过“独木桥”时,因搁木板的石块摇动被摔倒在污水中……面对久不根治的水患居民们苦不堪言。当见到拿笔的、持话筒的、扛摄像机的大阵容采访记者来到他们身边,居民们真的是群情激动,因为他们还看到有关部门的负责人和施工人员也到了现场。

我与同是钱江晚报“新记”的汪起腾,以“上午新闻”的形式,即时发回现场报道。当天下午,《记者就在您身边 方便送到您面前》《“水患人家”上午喜见记者到身边 居民盛赞情系万家晚报最贴心》,以及“两电”记者现场采访的图片,占据了晚报整个头版版面。

“心向读者,情系万家”是钱江晚报办报宗旨,那时候,我们很多记者常常深入基层,为民排忧解难。

一桩桩一件件看起来都是小事,但如果一直处理不好,就是老百姓的麻烦事,所以我们时时刻刻都会把这些小事放在心里,愿意为这些小事四处奔忙,我们去现场采访,联系、沟通并取得政府部门的支持,真实、快速报道并实时跟进,最终能为老百姓解决这些麻烦事,也很有成就感和幸福感。

其实,那时的老百姓诉求也不多,他们对生活的要求很简单,“简单就是幸福”,能够安居乐业,能够帮他们解决一些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就很知足、很有幸福感了。而且那时的民风犹纯,记得那天居民得知采访组要来,有40多位居民还向单位请假迎候在巷口;见记者现场采访汗湿衣背,有一位居民盛来一碗碗特意烧好的莲子米仁羹,端到明珠台主持人赵薇手上,还夺下摄像记者张建民扛着的摄像机,催着“快吃点”;那张《大妈为记者擦汗》照片,就是摄影记者裘志伟现场抓拍的,当时我还感到不好意思,头一个劲地往后昂。这张至今被称为经典之作的照片,刊登在8月6日晚报头版,并收录当年《中国新闻年鉴》。

大妈给小伙子道谢(28年前大妈给我擦汗)(2)

这么多年过去了,像当年这样的“水患”场景,是极其罕见了。现在的小区越来越美,城市道路越来越宽,交通出行越来越便捷,方方面面都越来越好,这座城市的每一个细微变化,都在一点点靠近我们想要的生活,一步步跟进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做了一辈子的记者,能够记录我们这个时代变迁,记录生活中的点滴变化,也是一件幸福而美好的事。(王国荣)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来源:钱江晚报·小时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