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子里的艺术(秘密里生长出来的艺术)(1)

骨子里的艺术(秘密里生长出来的艺术)(2)

火 漆

古代人们在重要的文件或信件、密件、包裹等的封口处滴上烧化后的火漆,乘热盖上章,这样任何人企图私自打开,都会造成火漆破损。

火漆大概和做蜡烛的材料差不多,因此它又叫封蜡(SEALING WAX)。

骨子里的艺术(秘密里生长出来的艺术)(3)

火漆历史

骨子里的艺术(秘密里生长出来的艺术)(4)

骨子里的艺术(秘密里生长出来的艺术)(5)

骨子里的艺术(秘密里生长出来的艺术)(6)

火漆(即封蜡,用于邮政信件,文件或密件封口,以防止被他人打开),是一种比较古老的东西,古代人们在重要的文件或信件、密件、包裹等的封口处滴上烧化后的火漆,乘热盖上章,这样任何人企图私自打开,都会造成火漆破损。火漆大概和做蜡烛的材料差不多,因为它又叫封蜡(SEALING WAX)。

骨子里的艺术(秘密里生长出来的艺术)(7)

火漆是由法国人鲁索在1626年左右发明。他通过试验,把不同比率的焦油、辰砂和虫漆(印度的天然漆)混合加热成火漆,颜色呈红色或棕红色,再选用合适图案的金属模子,打印在尚未凝固的火漆上,冷却后即可留下清晰图案。火漆是胶合剂的一种,稍异于胶水、浆糊的特种胶合剂。

骨子里的艺术(秘密里生长出来的艺术)(8)

一切重要文件的避免偷拆,以及封因一物等等,均须用及火漆。火漆的制成品为条状物体,不易损坏,故无所谓所装,也能发售。包装分为二十条或一打分别包扎以便于发售。

骨子里的艺术(秘密里生长出来的艺术)(9)

骨子里的艺术(秘密里生长出来的艺术)(10)

尽管如今蜡封被普遍用于封装纸质文档,但其起源可以追溯到笔或纸发明之前。它的首次使用是在美索不达米亚,其形式为圆柱状封条,用于通过将其印记留在粘土中来鉴定书面药片。

骨子里的艺术(秘密里生长出来的艺术)(11)

火漆传承

骨子里的艺术(秘密里生长出来的艺术)(12)

只有在纸质文具出现之后,蜡封才成为正式文件签署以及信件收发的组成部分。每个印章都将具有其所有者的独特设计,例如徽章或徽章,并具有与今天的书面签名相同的授权。即使相对微不足道的文件也都加盖了印章,作为识别发件人的简单方法。

骨子里的艺术(秘密里生长出来的艺术)(13)

骨子里的艺术(秘密里生长出来的艺术)(14)

在中世纪末期,蜡封在私人信件中变得越来越流行。当必须保密信息时,它们的实用性甚至更高:封有字母的不破蜡封条意味着该邮件已成功传递,而破损的封条表明该消息已被篡改。

骨子里的艺术(秘密里生长出来的艺术)(15)

骨子里的艺术(秘密里生长出来的艺术)(16)

骨子里的艺术(秘密里生长出来的艺术)(17)

在19世纪中叶,当邮费的成本开始包含所发送的纸张数量而不是包装重量时,发送信件变得非常昂贵。突然之间,用蜡印章封住纸张变得比使用信封便宜,而我们今天仍然沿用的“老式”蜡封信诞生了!

骨子里的艺术(秘密里生长出来的艺术)(18)

骨子里的艺术(秘密里生长出来的艺术)(19)

不幸的是,预胶套的生产和邮政改革导致蜡封在20世纪逐渐下降。但是,随着这个千年来越来越多的电子信函业务往来,手写信件出人意料地收回了它的位置,将其作为与亲人交流的一种更亲密的方式。而且,到今天为止,仍然没有比使用自己的蜡封更好的方法或简单的方法来密封写给重要人物的私人信件。

骨子里的艺术(秘密里生长出来的艺术)(20)

骨子里的艺术(秘密里生长出来的艺术)(21)

公元前3000年,亚述人和埃及人的泥版信装在泥制的外套内,这是世界上最早的信封。后来人们把用动物皮和羊皮纸写成的信卷成一卷,外边用窄皮条(经常取自同一张动物皮)捆扎,再用火漆封缄。

随着纸张的出现,信被折叠起来,信纸背面用于书写姓名、地址和有关的邮寄说明,信纸各边封口用火漆封缄,这种做法在欧洲一直延续到19世纪60年代,在世界的其他地方甚至还要晚一些。

骨子里的艺术(秘密里生长出来的艺术)(22)

骨子里的艺术(秘密里生长出来的艺术)(23)

最早的纸信封是手工制作的,制作顺序是:裁剪纸张,折叠四个角,使四角的一部分重合,把信放进去,在背面用火漆把四角的重合部分封严。早在1790年,法国就用机器制作过信封,但未获普及,这是因为使用机制信封邮费实际上增加一倍。

骨子里的艺术(秘密里生长出来的艺术)(24)

骨子里的艺术(秘密里生长出来的艺术)(25)

骨子里的艺术(秘密里生长出来的艺术)(26)

1840年以后,邮费不再按纸的张数计算,信封才逐渐地得到广泛使用。虽然如此,在英国将信封的外缘折叠上来,然后用胶或火漆封缄的习惯,一直持续到19世纪50年代。1840年以前经邮寄使用过的信封现存数量极少,因此成为集邮者高价争购的邮品。

骨子里的艺术(秘密里生长出来的艺术)(27)

火漆制作过程

骨子里的艺术(秘密里生长出来的艺术)(28)

火漆皇室权威的象征

骨子里的艺术(秘密里生长出来的艺术)(29)

火漆印章更是皇室权威的象征,欧洲中世纪国王统治,除了武力征服外,也要由文牍来经营,颁发诏书,统计财政。因此玺诏文书制度也不断发达起来,并推动了君主印章体制的完善。

骨子里的艺术(秘密里生长出来的艺术)(30)

罗马帝国灭亡后,行政印章体系也不同于昔日,只有少数国王才拥有印章。受罗马文明影响,早期法兰克等国国王印,一般为“宝石印”,通常在指环上镶一宝石,于宝石上刻印,直径约为5-6厘米,一般采用圆形,印面构图简单,由铭文与图形组成,铭文为皇帝的名字与头衔,图形为皇帝的头像或半身像。

骨子里的艺术(秘密里生长出来的艺术)(31)

骨子里的艺术(秘密里生长出来的艺术)(32)

相比于简单平面化的邮戳,火漆印章更具有收藏价值,不光从制作工艺和价值来看,在视觉和触感方面,火漆印章也能甩邮戳好几条街!人们会为了收集来自世界各地的火漆印章,小心翼翼地用刮刀将火漆从信封上刮下来,加入收藏。

骨子里的艺术(秘密里生长出来的艺术)(33)

骨子里的艺术(秘密里生长出来的艺术)(34)

骨子里的艺术(秘密里生长出来的艺术)(35)

中国早在中国古代就开始使用了类似的盖印方式:“封泥”。封泥的使用自战国直至汉魏,直到晋以后纸张、绢帛逐渐代替了竹木简书信的来往,才开始不使用封泥。汉代皇帝刘邦皇帝有用过的封泥,在香港的一个拍卖会上,以四十万港币拍卖成交。可见火漆的收藏价值之高 。

骨子里的艺术(秘密里生长出来的艺术)(36)

骨子里的艺术(秘密里生长出来的艺术)(37)

骨子里的艺术(秘密里生长出来的艺术)(38)

骨子里的艺术(秘密里生长出来的艺术)(39)

火漆的复古情怀趋势-应用场景

随着造纸工业的发达,以及信息时代的发展,火漆随着信件的没落而淡出了人们的视野,退而成为一种具有复古情怀的消费品。

骨子里的艺术(秘密里生长出来的艺术)(40)

骨子里的艺术(秘密里生长出来的艺术)(41)

骨子里的艺术(秘密里生长出来的艺术)(42)

骨子里的艺术(秘密里生长出来的艺术)(43)

但不可否认的是,火漆所带来的浓厚的仪式感,是当今任何电子产品和信息都无法比拟的。

骨子里的艺术(秘密里生长出来的艺术)(44)

骨子里的艺术(秘密里生长出来的艺术)(45)

骨子里的艺术(秘密里生长出来的艺术)(46)

如今或企业被大量运用到包装设计领域,从贺卡到礼物,从鲜花到婚礼,都大量涌现了火漆的元素。

骨子里的艺术(秘密里生长出来的艺术)(47)

骨子里的艺术(秘密里生长出来的艺术)(48)

骨子里的艺术(秘密里生长出来的艺术)(49)

节日庆典更是它展现亮眼的舞台,它也经常出席于诸如情人节,圣诞节,平安夜等重大节日。

骨子里的艺术(秘密里生长出来的艺术)(50)

骨子里的艺术(秘密里生长出来的艺术)(51)

在商业上或企业逐渐被带入视觉美学设计之中,酒瓶的包装,置物架,甚至做成小挂件,小巧的火漆却透露着浓浓的英伦文艺风。

骨子里的艺术(秘密里生长出来的艺术)(52)

骨子里的艺术(秘密里生长出来的艺术)(53)

骨子里的艺术(秘密里生长出来的艺术)(54)

在如今,火漆更多地用在了节日贺卡,情书,请柬以及一些商业包装上。复古的气质无疑给书信类的产品带来了庄重的仪式感和奢侈感。

骨子里的艺术(秘密里生长出来的艺术)(55)

经典永不消亡

只是以另一种方式存在和延续着

......

骨子里的艺术(秘密里生长出来的艺术)(56)

寸匠-为青年设计发声欢迎投稿作品cunchina@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