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艾修煜

图/主办方

2021年1月28日晚8时,第四届华语戏剧盛典在腾讯艺术如期上线。

话剧德龄与慈禧北京首演(第4届华语戏剧盛典举行)(1)

该盛典诞生于2017年,迄今已成功举办三届,自诞生之初就秉承宗旨,制定了严谨的评选规程,坚持通过“提名”和“评审”两个阶段公正、公平的评选,每年一度地为广大观众遴选出既有市场影响力、号召力又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优秀华语戏剧作品。

话剧德龄与慈禧北京首演(第4届华语戏剧盛典举行)(2)

以往,“提名”阶段是以提名委员采用书面投票的形式完成,而“评审”阶段则是在颁奖典礼举办前以评审委员提前投票和现场集中评议的方式完成。今年,出于疫情防控的需要,盛典组委会把评审会议搬到了线上,让来自各地的评审委员共聚“云上”,优中选优,遴选出诸多年度“最佳”个人奖和“最佳”作品。并几经商讨、论证,组会委最终采取了线上与线下联动、直播与预录结合的呈现方式,和公众云上相见。

话剧德龄与慈禧北京首演(第4届华语戏剧盛典举行)(3)

话剧德龄与慈禧北京首演(第4届华语戏剧盛典举行)(4)

话剧德龄与慈禧北京首演(第4届华语戏剧盛典举行)(5)

盛典当晚,各个奖项一一揭晓。在提名阶段便一举入围九大奖项争夺的现象级剧目《德龄与慈禧》由京、津、港三地联合制作,在颁奖典礼上最终拿下了“最佳年度剧目”“最佳女主角”“最佳编剧”“最佳导演”“最佳投资人”“最佳男配角”六项大奖,成为名副其实的最大赢家。它的脱颖而出不仅反映出京津港等戏剧重镇深厚的文化积淀,也展示出传统国有文艺院团、民营文化公司和香港特区艺术院团相互撞击、彼此融合所散发的璀璨光芒。仅次于《德龄与慈禧》获得八项提名的《深渊》由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制作出品,最终荣获了“最佳创新剧目”“最佳女主角”“最佳女配角”“最佳制作人”四大奖项。加上夺得了“最佳复排剧目奖”的《上海屋檐下》,上话总共摘取了五顶桂冠,再次展现了老牌国有戏剧院团的雄厚实力。

话剧德龄与慈禧北京首演(第4届华语戏剧盛典举行)(6)

从本届盛典剧目与奖项的整体分布来看,则呈现出一种报名剧目多、获奖作品相对集中的现象。62部作品报名参选,经过组委会把关,有53部作品符合参评条件,19部作品喜获提名,无论是报名数量还是参选数量都创下历年之最,展现出行业复苏的良好态势。在颁奖典礼上,6部作品分享14项大奖、15奖次(16项大奖中,“最佳中文版音乐剧”“最佳原创音乐剧”空缺,“最佳女主角”双获奖者,实际产生15奖次),全部集中于京、沪、津、港地区(均为一线和超一线城市);11个奖项、12个奖次集中于3个优质剧目。

话剧德龄与慈禧北京首演(第4届华语戏剧盛典举行)(7)

第四届华语戏剧盛典获奖名单

优秀青年小剧场剧本评选(排名不分先后)

《戏里弄里》(编剧:韩燕楠菲)

《特务老人院》(编剧:游秀晴)

《而立告别》(编剧:王慕天)

《那个来之前》(编剧:苏耘妮)

《震楼》(编剧:刘思佳)

特别贡献奖(排名不分先后)

王晓鹰(话剧《逆行》总导演)

喻荣军(话剧《热干面之味》艺术总监)

牟森(大型文献剧场《致勇气》总叙事、总导演)

李伯男(话剧《人民至上》导演)

王佳纳(话剧《战“疫”2020》艺术总监兼总导演)

王翀(线上戏剧《等待戈多》导演)

最佳新人

《绿精灵》(黄佳慧 饰 玛丽)

最佳舞美

《上甘岭》(舞美:高广健)

最佳编剧

《德龄与慈禧》(编剧:何冀平)

最佳创新剧目

《深渊》

最佳投资人

《德龄与慈禧》(投资人:茅威涛、刘忠魁、安庭、李捷)

最佳小剧场剧目

《四张机》

最佳制作人

《深渊》(制作人:王珏)

最佳复排剧目

《上海屋檐下》

最佳男配角

《德龄与慈禧》(王雅迪 饰 李莲英)

最佳女配角

《深渊》(范祎琳 饰 李婷)

最佳原创音乐剧

从缺

最佳导演

《德龄与慈禧》(导演:司徒慧焯)

最佳男主角

《上甘岭》(黄宏 饰 马叫天 )

最佳女主角

《德龄与慈禧》(江珊 饰慈禧)

《深渊》(张露 饰 陈丽娟)

最佳年度剧目

《德龄与慈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