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世界美食大国,有着世界上最丰富多彩的美食文化,各省各地都有自己的特色美食,南米北面是显著的地方美食特征。中国喜欢吃面的地方都是在北方,其中河南就是其中之一。

河南被称为中国的“粮仓”,作为小麦的主产区,河南人天然地对“面食”有着独特的情感。河南人吃面食有二千多年历史了,面食很少缺席河南人的餐桌。所有面条都能煮,不论是细面还是宽面,刀削面还是手擀面,小麦承包了河南人的胃。当然,河南人也吃米饭,但是都吃得少,主要是依靠面食为主,对于食客最喜欢的十种面食,河南烩面也强势上榜,河南烩面,羊肉汤加上面条,真馋人。

河南人吃的面食有哪些(河南人吃面食有二千多年历史)(1)

河南烩面历史悠久,据说在唐朝末年,天下大乱,民众不堪战事之苦,常常在家烧香拜佛,祈求天下太平。黄河岸边一宋氏厨师突发奇想,制作一种形状像黄河一样的面,寄望母亲河保佑天下早日安定,这种面很快流传开来。宋朝建立后,经御厨精心调配,面宽厚、筋道;汤鲜美,滋补,逐渐成为流传美食—— 烩面。

河南人吃的面食有哪些(河南人吃面食有二千多年历史)(2)

烩面是河南特色,那么有哪些值得品尝呢?

首先,众所周知的是合记烩面

合记烩面:据说,合记羊肉烩面是飞机轰炸出来的美食。抗战时期,日军飞机经常空袭郑州,当时有一位名厨叫赵荣光,特别喜欢吃面食。飞机来了,赵师傅就去躲飞机,回来后,就把剩下的面条加点羊肉汤烩烩再吃。久而久之,赵师傅发现重新烩过的面也很好吃,就潜心研究,在里面放些盐、碱,使之更筋,做出的面别有一番风味,后来就成了风靡一时的风味美食。

合记烩面宽有1*9.5公分,厚度如百合瓣,外滑内韧,咀嚼有张力,分为一段段地吃。吃去尺长,再喝汤。吃合记烩面,菜是一种多余的食物,面有富碱,和面之时,佐以鲜汤,羊肉烩面便佐羊肉汤,海鲜烩面便佐海鲜汤,以此类推。

方城烩面

欲辨其是否正宗方城烩面,一观汤,二看面,三尝辣椒油。汤,用羊骨,全羊骨架,置入清水锅里大火炖煮,两个小时后起浮沫,放旧调料袋提味。下羊肉块,然后换新调料袋加味,武火烧溢,之后文火炖之。数小时后,满屋醇香,起看肉烂如泥,汤浓如奶。

面,选上等小麦面粉,水和面,盐和水,盐是其中关键。把面揉搓成团成絮。揉,下力揉,面皮光泽亮润,一面筋力如胶。用湿布盖压盘形。把面分成每块一两左右的面剂,推擀成椭圆形面片,两面再抹上一层小磨香油,以防粘连,一个个油光光白亮亮,整齐地叠放入盘,以备用之。

原阳烩面

原阳烩面,准确的叫法应该是原阳羊肉烩面,是产自河南省原阳县的烩面的简称,具有汤肥肉瘦、浓香爽口、营养丰富、风味独特的特色。原阳烩面所用汤为各种调料调制的羊肉老汤。面在汤锅中熟后,盛碗。碗中汤仍为老汤,配以味精、香油、羊肉片、香菜调制而成。

三鲜烩面

三鲜烩面的创始人萧鸿河原是郑州国营长春饭店做伊府面的师傅,退休后领着两个儿子开起了烩面馆。他没有沿袭传统的羊肉烩面风格,而是从自己拿手的伊府面中找到了灵感,将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的海参、鱿鱼加入羊肉烩面中,称之为三鲜烩面。

主要以三道高汤(鸡汤、骨汤、羊肉汤)为基准配方,它的特点有三不过(滋养不过补、味美不过鲜、油香不过腻),其风味独特,质优味美。

叶县烩面

叶县烩面其主要特色是:羊肉炝锅,采用优质面粉,细腻光滑,柔软筋香,滑润适口;烩面汤取新鲜的羊排、羊蹄骨,并放多味少许的五香调料熬制而成,肥而不腻,淡而不薄,配上焦香辣椒油,色香味美。享誉周边十几个县市。属风味特色类。

尉氏烩面

与其它地方烩面不同的是,尉氏烩面没有华丽花哨的众多配菜,而是以其独特的汤、面做法,直接在羊肉浓汤锅中下面,在面临出锅时在烩面碗中放入盐、芝麻酱、葱花等调味品,从下烩面的汤锅中取汤入碗,然后再放入羊肉丁、香菜或是荆芥,再以个人口味加入用牛羊油沷的油辣椒。

米河烩面

著名的是老铁烩面,与其它烩面不同,汤少面多肉多,不以喝汤美颜为主,主要是面劲道、肉香,吃起来香纯且不腻,在巩义米河当地非常有名,每个在外的家乡人,回到家里都会到街上去品尝一番,只因做这烩面的是回民,推广力度不大,但已是当地的一道名吃。

浚县老式烩面

浚县位于河南省北部,是高筋小麦主产区。浚县人的面食也因此更加丰富、多样,浚县老式烩面,与其他烩面最大的不同就是秘制炒卤,原汤煮面,可以说是鹤壁人的美食记忆。浚县老式烩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