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吊点设计原则

①受力合理、重心平衡;

②与钢筋和其他预埋件互不干扰;

③制作与安装便利。

4个吊点的楼板可按简支板计算,6个以上吊点的楼板计算可按无梁板,用等代梁经验系数法转换为连续梁计算。

预制底板较小时可设置4个吊点,较大时应增加吊点数量。吊点垂直于钢筋桁架方向间距应小于平行钢筋桁架方向间距,使平行钢筋桁架方向为主受力方向以便充分利用钢筋桁架的有利作用。

吊梁吊点的位置(吊点设计原则)(1)

图6 预制底板吊点布置

吊点根据做法分为单独设计的吊点和钢筋桁架兼做吊点(图6);根据受力特点可分为等位移和等力两类。预制底板堆放、运输和安装时为等位移受力状态,脱模起吊和安装起吊时根据吊具不同分为等位移或等力受力状态。等位移受力状态时,能发挥钢筋桁架加强作用;等力受力状态时,能发挥钢筋桁架和底板钢筋的加强作用,因此吊装时应尽量为等力受力状态。

2 吊点构造

国标图集对有桁架筋的叠合板,用桁架筋作为吊点,吊点两侧横担2根280mm的HRB335钢筋,垂直于桁架筋。考虑到桁架筋多有距板边较近或不对称的情况,建议采用设置吊环的方式,吊环应采用未经冷加工的HPB300钢筋制作。

跨度3.5m及以下,宽度2.4m以下的板,设置4个吊点;跨度3.5~6m,宽度2.4m以下的板,设置6个吊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