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自拍的美男子(写给那些爱自拍的女人)(1)

作者简介:王萱,作家,诗人。作品见于核心期刊,多篇入选国家级选本。

写给那些爱自拍的女人

文|王萱

现代女性最大的悲哀就在于过于依赖和信赖手机的滤镜和美颜功能。

为了追求那么一个“假美人”一样的效果,早就掩盖了那个天性清纯质朴的自我,抑或连同自己的个性一起葬送掉。

但如果单纯葬送个性倒没什么,如果加入虚荣的成分~

很少有人计算自拍这种本质上是虚荣的行为耗费了她身体的多少能量?

那无异于一种精神上的堕落和沉沦。

曾有报道,一群工于心计的上海女人,为了追求自己满意的自拍照,放着好好的家不呆而要往酒店跑。

人家是拼团而她们是拼租酒店,但目的一样~

都为省钱。

只为给自己营造一个虚假繁荣的大背景。

然后去发所谓的朋友圈。

啧啧~

精致的妆容和豪华的背景~

但这一切都垫于虚假的铺陈之上。

虚假也有实实在在的,比方此类被虚荣迷昏头脑的人。

你认为这样的炫耀有意义吗?

但她认为很有意义。

生命的意义对某一类人来说,也许就在那一团虚荣心的满足上。

但这样说委实冤枉了上海女人。

就像从一件高档灰鼠皮大衣里突然跳出的一只灰皮老鼠。

我们按捺不住那些生活中随时可能发生的意外。

这世上没有长相完全相同的两个人。

人类为自我为那一份说不出的执拗付出的代价实在太大。

天地为本,人行走在天地间,留下的只有自我,一团虚影而已。

自拍行为代表了人类的脆弱,它在更大程度上体现的是人类的局限。

天地恢宏,山河壮阔。

那一个小小的自我,又有什么可照的呢?

可许多女人却偏要执迷于此。你自己执迷也就罢了,可你考虑过观者的感受吗?

因为自拍行为说到底是一种审美行为,而你只是一个被动的参与者。说到底并不积极。

而那些从不发声的沉默观者才是审美主体。

却都要被你肆虐张扬的个性给忽略了。

这不能不说是一大悲哀。

关于审美的悲哀。

一个人喜欢自拍没什么,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一旦到了沉溺纵容自己不能解脱的程度,后果就很可怕。

我知道这篇文章写完可能要得罪人,但有些话不说也不行。

手机的滤镜和美颜孕育了一种生硬的审美观,虽然名义上是过滤了粗糙。

一张张千篇一律表情空洞别无二致的脸。

欣赏它真不及欣赏一朵旷野里的小野花来得自在。

所以,我要谏言给那些酷爱自拍的女人。

一个自持自重自爱的女人,还是要少自拍,至少要有些控制才行,如果实在控制不住,至少不要沉迷其中。

生活中值得沉浸的事情很多,眼光放开阔些。

我们完全可以走出宾馆,走出家庭,去刻意规划一种动态的自拍。

人行走在天地间,其实处处都在自拍,你所做的一切,人在做,天在看。

那其实就是一个功能健全的,实时的,每一个细节动作都默默跟进完全不会遗漏的自拍。

一个最高规格的,超时空的并且是自成一体的自拍。

最关键的是,它真实逼人,没有被滤镜和美颜处理过。

是一个真实的自我的再现。

我们应该多多留意这样的自拍,而不是被手机的滤镜和美颜功能处理过的自拍。

所以看一个人的境界从她喜欢什么样的自拍就可以看出来。

真的,这样的自拍也许更实在,更有意义。

自拍只是一种技术手段,把自己融入大自然的风景之中吧,融入大美之中,不要只突出强调那个自我,小我。

都说流水无痕,而沉溺自拍就是在刻意和自己对立。

不可取。

我的这些话,只说给那些喜爱自拍的女人。总之心情的适意比什么都重要,

你到底是要把自己局限在家里还是欲要走出去,开疆拓土一般给自己张扬出一个更热烈火爆的自拍现场~

总之这一切全看你了。

还有,年轻是好,因为爱自拍者往往把它当本钱无底洞一样去消耗。

殊不知年轻同时也是沟壑也是祸害。

你可能都不知道。

因为它在被手机的滤镜美颜功能填满的同时,你整个人也给弄轻薄了。

不知不觉就成了一代“轻浅浮浪“的代名词……

【注】:本人所有作品均为原创,需转载请标明出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