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挺好》姚晨饰演的苏明玉,回忆了自己小时候被二哥苏明成殴打的经历。

而高鑫饰演的苏明哲,也回忆过这件事。

对比兄妹二人对同一件事的口述,苏明玉很可能隐瞒了其中的重要细节。

都挺好区别对待明玉(明玉一天挨打两次)(1)

姚晨饰演苏明玉

首先罗列一下兄妹二人的口述重点。

苏明玉口述的重点包括:

自己想买习题册但妈不给钱,明成想去玩却得到了妈给的钱。

明成找明玉炫耀,明玉把钱撕了。

明成殴打明玉,明玉无力反抗但在明成脸上挠了一道子。

妈下班正好看见但没管,事后表示双方都动手了都不对。

明玉出于绝望离家出走,想投湖轻生却没有鼓足勇气,当晚家里没人找她。

苏明哲口述的重点包括:

放假回家一进门便看见母女吵架,明成在一边骂明玉,好像是为了什么复习资料。

妈下班回家很累,便把明玉打了一顿。

明玉当时就反抗了,还把妈的手给咬破了。

当晚明玉离家出走三天未归,三天后苏母报警。

警察在湖边找到了三天没吃东西的明玉。

都挺好区别对待明玉(明玉一天挨打两次)(2)

高鑫饰演苏明哲

兄妹二人的口述,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苏母当时到底有没有打苏明玉。

按苏明玉的说法,苏母看见儿子打女儿,“但她什么都没说”。

而苏明哲看见的却是苏母在骂苏明玉,而且还把她打了一顿。

按常理,苏母再怎么重男轻女,母女关系再不好,她也不会在看见儿子打女儿时,不由分说便上去帮忙一块儿揍女儿。

明玉说苏母置之不理,这倒是有可能。

因此,明玉被二哥打,和明玉被妈妈打,可能是前后相连的两个事发现场。

也就是说,明玉在片刻之间,总共挨了两顿打。

都挺好区别对待明玉(明玉一天挨打两次)(3)

苏明玉放学回家

如果这对兄妹都没撒谎,那么整件事的全貌应该是这样的:

明成打明玉的时候,苏母还没到家。

苏母到家后目睹了明玉被打,但置之不理。

明成打完人后离开现场,明玉气不过便去找苏母告状。

明成看到明玉告状,便跑过来为自己辩解。

此时大哥到家,正好看到三人在吵。

随后的事,基本就是大哥讲述的那样了。

在这四个人里面,只有大哥不是当事方,也不是利益连带方,因此大哥的表述应该相对客观。

尽管大哥回忆此事时,语气显得轻描淡写,但苏母打明玉、明玉咬伤苏母手这两个重要细节,他没必要编造。

而苏明玉跳过了自己被母亲打的这个细节,我们就有必要问一句为什么了。

都挺好区别对待明玉(明玉一天挨打两次)(4)

苏明玉与母亲爆发争吵

一个人对外界隐瞒自己被打的事,通常存在两种顾虑。

第一种顾虑:觉得丢人。

不过这种可能性倒是可以排除掉,因为明玉此时正在忆苦思甜,而且她也讲到了母亲当年对自己的不公,因此没有理由袒护母亲。

第二种可能:她想隐瞒自己被打的理由。

这是满仓大兄弟比较倾向的一种可能。

苏明玉到底为啥被二哥打完了之后紧接着又被妈妈打了一顿,那个原因,可能是她不愿对石天冬说的。

《都挺好》曾经给出过一场妈妈打女儿的戏。

当时苏明玉对着妈妈喊:“我让你生我了吗?我让你养我了吗?你把我生下来你就要负责,不是光图快活!”

正是最后六个字,苏明玉挨了妈妈一个大嘴巴子。

虽说“骂人没好口,打人没好手”,但这样的话也实在不该从一个当女儿的嘴里说出来。

由此可见,苏明玉因为习题册的事被母亲打,也很可能是因为她口不择言,说了很难听的话,才让苏母怒火中烧,不顾她刚被二哥打过一顿的事,又把她打了一顿。

尤其是明玉为了反抗还咬伤了苏母的手,可能也是她不愿对石天冬说起的事。

其实,《都挺好》的原著不仅描述了明玉有多可怜,也提到了她有多狠,但剧中把“狠”的部分几乎都删了。

热搜榜首出现的“吴非说明玉不是省油的灯”,就与这样的删节思路密不可分。

都挺好区别对待明玉(明玉一天挨打两次)(5)

高露饰演吴非

在《都挺好》的原著里,吴非没说过这样的话。

她只是在返回美国的飞机上,独自回忆在国内的这段经历时,认为“苏家的所有人,她只喜欢明玉一个,但也有点忌惮明玉的狠,所谓喜欢也只停留在远远地欣赏”。

这是原著里的原话。

这段内心独白被改编成台词之后,就成了吴非当面告诉丈夫,“你妹妹办起事来也不是个省油的灯”。

意思相近的评价,原著的表述听起来就让人舒服,台词的表述就让人火大。

其实,吴非为什么对明玉有忌惮?这在原著里是有细节支撑的。

细节一:明玉在自家车库里被明成殴打之后,首先联系了刘律师,让对方连夜就把明成送进去,而且放话不惜财力,能关多久就关多久。

细节二:明玉又拨通了老蒙的电话。她让老蒙找医生,在验伤报告上进行夸大。老蒙当即表示,“你想验成什么就验成什么”。

细节三:明玉住院当晚,吴非因为要带孩子所以没能去医院,这其实都是明玉的安排,因为吴非去了就会看见明玉是怎么找人夸大验伤报告的。

上述细节,都是在吴非眼皮子底下发生的事,所以她才会忌惮明玉。

原著对于“明玉的狠”的描述是有因有果,但剧中把这些原因都删了。

出于过审的考虑,可以理解,但为何要生造出一句“不是省油的灯”呢?

都挺好区别对待明玉(明玉一天挨打两次)(6)

苏明玉反复重放明成的忏悔视频

关于原著中提到的“明玉的狠”,还有一些事是大嫂不知道的。

细节四:明玉委托刘律师,让明成在里面好好受了一顿欺负。

细节五:明成出来前并没有宣读忏悔书,明玉在车上反复看的,其实是明成在里面受人欺负的照片。

还有一些字里行间的暗示,这些如果都拍出来,《都挺好》就更难过审了。

我赞同编剧对这些细节进行删减,但我觉得你要是删的话就删干净点,别光删细节却保留结论,观众容易迷糊。

比如苏明成回家后,念叨苏明玉是个“灯塔水母”。这个细节,可能又将是一个很难讲圆的故事。

都挺好区别对待明玉(明玉一天挨打两次)(7)

郭京飞饰演苏明成

郭京飞饰演的苏明成,将苏明玉称为“灯塔水母”,原著里的表述是“毒水母”。

这个称号,是苏母留给苏明成的。

苏母既然留下这个话了,就必有原因。哪怕是母女之间有成见,但母亲能用这么恶毒的词儿来描述女儿,也必有其一番道理。

因为《都挺好》剧情展现的都是苏明玉如何可怜,却舍弃了她“狠”的一面,因此后面剧情能否还原苏明玉为啥被母亲称为“毒水母”,就比较令人担心。

很有可能,这又会像“不是省油的灯”一样,成为一个只有结论却无细节支撑的评价。

每当一个角色登上风口浪尖之后,总是由演员站出来表达所谓求生欲,而那些真正能决定台词和剧情的人,却眯了起来。

因为明成打了明玉,郭京飞表达了求生欲。

因为说明玉不是省油的灯,高露也表达了求生欲。

包括前一天出现在热搜上的“朱丽人设崩了”,也是李念出来解释。

可是李念的解释根本就是答非所问。

都挺好区别对待明玉(明玉一天挨打两次)(8)

李念饰演朱丽

李念在接受采访时,只是说了朱丽探望明玉的那场戏没有按照剧本原来的设计去演,却没有正面回答朱丽人设崩了的原因。

而真正导致朱丽人设崩了的那句“她当着那么多人的面捅我刀子”,原著中同样没有,依然是改编所致。

这还不算完,剧版朱丽的人设仍在继续崩塌中。

明成被放出来之后,朱丽为了要求明玉删除忏悔视频,一改前阵子的求人嘴脸,在电话里跟明玉大呼小叫。后来明玉托老蒙帮朱丽解决了工作问题,朱丽又对明玉千恩万谢。

这还是我们认识的那个明辨是非的朱丽吗?

因为原著里并没有什么忏悔视频,所以从这里开始,《都挺好》的剧情就有点放飞的意思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