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过迷雾的森林去寻找完美的爱情(花束般的恋爱遗憾的结局)(1)

志趣相投的人会一直在一起吗?我们总在自己的不断的改变中同时又接受着别人的改变,但是往往两个人接受的过程和时间不一定同步。

谈恋爱的时候以为,只有可以确定能够一直在一起的两个人才能去身上纹身,好像也是铺垫一样,绪子和小麦没有纹身,最终也没有走到一起。

好像两个人在一起,有相似的地方固然好,但这并不是长久的必要条件,人生一定要有相似的步调,才能走得长远。就像电影《花束般的恋爱》遗憾的结局,但我却认为这是最好的结尾。

穿过迷雾的森林去寻找完美的爱情(花束般的恋爱遗憾的结局)(2)

两人分手之后还是同居了三个月,一起做了很多很久没有一起做的事,最后猜拳的方式决定了男爵的归属,这大概也是最好的结局了。

这部电影更新了我的两个观念,一个是我曾经以为三观相似爱好相同是决定一段关系的高度和长度的决定性条件,但现在看来它只是个充分不必要条件。

它忽略了人是流动性和阶段性的,没有人能断言未来十年的自己将会流向什么模样,更遑论去推断枕边人。真正决定一段关系是否长久的关键是“是否对对方的需求和感情及时回应”,因为无视、打压或冷嘲热讽会杀死一段关系。

穿过迷雾的森林去寻找完美的爱情(花束般的恋爱遗憾的结局)(3)

另一点是我曾经以为迈向婚姻的两个人一定是因为感情来到了至高点,但现在看来它更有可能是因为没有别的选择。

当两个人在恋爱中的关系已经消耗殆尽,彼此已经没法从自身找到任何可能性了,所以需要婚姻带来的角色升级来为这段关系注入新的生命力。看完以后确实如片名一样,花束般的恋爱,从盛开到凋落,是个美丽的故事。

刚在一起的那两年好甜好甜,虽然两个人默契到让我觉得不太真实,但是真的好甜,也想有这样甜甜的校园恋爱呜呜。中间那段裂缝也是真的让人窒息,狠狠共情了。

穿过迷雾的森林去寻找完美的爱情(花束般的恋爱遗憾的结局)(4)

如果换做是我,无论是吵架还是分手,我应该都会和女主做一样的选择。不过很奇怪,好像真的很难说二人到底谁对谁错,也很难发现,事情到底是从哪里开始不对劲的。

总之就是,错位的生活期待逐渐磨灭了感情。最后两人分手的时候,女主提的“降低标准”的点也很戳我。就像《我可能不会爱你》里李大仁对Maggie说的那样,我不会觉得一个人还不错所以选择跟他在一起,选择他只能是因为我爱他。Anyway,又是恐婚恐恋加重的一天。

穿过迷雾的森林去寻找完美的爱情(花束般的恋爱遗憾的结局)(5)

当恋爱中的两人步入社会后,步调还能保持一致吗,甜蜜的美好还能持续吗?影片虽然像是给了否定的答案,但从两人分手时的态度来看,又不禁让人觉得结束虽然很悲伤,但是两人美好的过往也会永远留在记忆中(和google地图中)。

还有用结婚来挽救爱情该怎么说,我倒是期盼着女主会答应。最后不知道是剧本的问题还是导演的问题,总觉得中段体现两人开始矛盾的戏份中,有部分转折和表演比较僵硬。

穿过迷雾的森林去寻找完美的爱情(花束般的恋爱遗憾的结局)(6)

两个灵魂契合的人从彼此相识到无话不谈到无话可说,很老牌很套路,却被展现得很舒服很自然。两个文艺青年一个依然热爱生活一个却被生活逐渐取代爱好,分手没有痛哭流涕,没有痛彻心扉,一切都恰到好处。

因为爱而结合,因为无法再爱而分手,但总会有人上演一样的故事。

最后的地图也算是点睛之笔:也许你都忘了,但是总会有人帮你记得(用比较流行且通俗的话来说:当然要拍照记录啊,ta又不是永远那么无忧无虑)。如小溪一般,静静流淌的感动。

穿过迷雾的森林去寻找完美的爱情(花束般的恋爱遗憾的结局)(7)

开始,是结束的开始,从看到男女主生活中开始出现矛盾和争吵,心里就开始一直压着那种难过的感觉,到最后两人在餐厅看到一对曾经俩人一开始对彼此心动的场景,我就蚌埠住眼泪了。

现实的确是很容易让人屈服和唏嘘,不管什么感情和关系都需要去好好经营,希望都能有勇气与这个世界斡旋。

穿过迷雾的森林去寻找完美的爱情(花束般的恋爱遗憾的结局)(8)

这部电影给我的感觉好像《阿黛尔的生活》,有着同样炽热般的开场、趋于平淡的日常和遗憾潦草的收场。好像一切的欢喜都会被现实的柴米油盐打败,即使是当时那么合拍契合的灵魂。

把婚姻当作爱情的避风港,企图通过法律的绑定关系来让彼此产生强制基羁绊的想法,我和女主一样保持拒绝态度。如果有一天我真的结婚了,那一定是因为爱情,而不是因为合适。

穿过迷雾的森林去寻找完美的爱情(花束般的恋爱遗憾的结局)(9)

谢谢观赏,关注我,带你了解更多娱乐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