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空报讯:宋庆龄是一位心系蓝天的女性,虽没有驾机升空,也不是女飞行员,但她对中国航空事业做出过卓越贡献,并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讲述鲜为人知的、关于宋庆龄与中国航空的故事。
1917年2月,美国女飞行员史天逊驾机抵达上海。她的到来,对当时的中国来说不亚于“仙女下凡”,引起轰动,因为当时的中国男飞行员都罕见,何况是女飞行员。
2月17日,史天逊在上海江湾五角场为几万名观众表演飞行术。深爱航空的宋庆龄在孙中山陪同下现场观看。下午5时左右,史天逊在观众的热烈掌声中,启动马达,驾机高飞。其后愈飞愈高,并不时表演飞行动作,令宋庆龄大开眼界。观看飞行表演后,宋庆龄激动地写下了观后感:“美国女飞行员史天逊在江湾马场试演飞机之第一日,适逢天气晴和,中西女士联袂往观……下午5时10分于万众掌声中翱翔起飞。飞机由东向西行,绕场三匝愈飞愈高……至5时30分乃安然翔集于南隔,拍掌复大作。”这次飞行给宋庆龄留下了深深的印象,为日后帮助朱慕菲学飞行,提供了样板。(此事1917年2月18日的《中国日报》、1917年2月21日的《申报》均有详细报道。)
中国最早的一批女飞行员,都是在国外学飞行,直到1921年中国才有了一名国内培养的女飞行员朱慕菲。她的横空出世,与宋庆龄的支持分不开。
1915年10月,避难日本的孙中山为了从上海接被困家中的宋庆龄,特派朱卓文和朱慕菲父女带着他的急信前往。10月中旬,朱氏父女到达上海,会见了宋庆龄,转交了孙中山的急信。不久,宋庆龄在女佣掩护下,跳窗离家出走,在朱卓文和朱慕菲的陪同下潜赴日本,从此朱慕菲与宋庆龄成了好朋友。10月25日下午,宋庆龄与孙中山在日本东京结婚时,朱慕菲应邀参加了婚礼,朱慕菲与宋庆龄的关系更深了一层,成为知己闺蜜。
1920年11月,孙中山回广州重建护法军政府,在大元帅府下组建航空局时,任命朱卓文为局长,管辖两个飞机队。这期间,朱慕菲经常出入大元帅府,与宋庆龄交往更密,并向宋庆龄学习英语。朱慕菲跟随父亲东奔西走,开拓了眼界,坚定了信念,立志干一番一般女人不大敢干的事,她要驾驶飞机到天上飞翔。当时国内尚无女飞行员,刚组建的飞行队更无培养女飞行员的先例,她的要求无人应允,却得到了宋庆龄的支持。宋庆龄看过史天逊的飞行表演,早就盼着中国有自己的女飞行员。1921年朱慕菲跟随任飞机队队长的张惠长学会了飞机驾驶和修理,成为中国国内第一个单独驾机升空的女飞行员。
朱慕菲飞行之事,最先见诸报端的是1922年的上海《少年》杂志,该刊第12卷第5期第8页写道:“广州航空局长朱卓文的女儿,名叫慕菲的,学习高等飞行技术,已经毕业,成绩很好。中国的女航空家,要推朱慕菲算第一人。”1932年3月,朱慕菲在香港去世,年仅35岁。
1922年12月,孙中山指令航空局长杨仙逸在广州大沙头建立飞机制造厂,负责制造军用飞机并兼任工厂厂长。宋庆龄十分关注飞机的设计制造,多次同孙中山到工厂视察、慰问。1923年6月,飞机厂制造出第一架飞机。这是一架双翼机,机身主要由木质结构和钢管焊接而成,装有一台90马力水冷式活塞发动机,巡航时速120千米,前后座舱,装有炸弹架,可载4枚25千克炸弹。这是我国第一架国产军用飞机,飞机制成后,进行多次试飞和改进,合格后于同年7月23日举行试飞典礼。
试飞典礼在广州郊区大沙头机场进行,那天宋庆龄陪同孙中山亲临机场,主持试飞典礼。当天试飞员是黄光锐(归国华侨,中国早期著名飞行家,时任飞机队一队队长)。起飞前,黄光锐邀请在场观众和他一起飞。由于当时人们对飞行既渴望又惧怕,对国产飞机更无信心。加之“民国第一飞行家”之称的冯如在本市表演时失事的阴霾还未散尽,因此无人报名。这时,一向文静的宋庆龄向飞机走去。
一看孙夫人要上飞机,不少人忙劝孙中山,“总统,这样太危险。这毕竟是试飞,万一飞机失事……”
孙中山很镇定地说:“飞行员一样危险。‘万一’是存在的,夫人已做好了准备,她说万一失事,也是值得的,因为这是我们自己制造的飞机。”从孙中山的答话可以看出宋庆龄乘飞机是有备而来,是事先经过慎重考虑的,绝不是一时的感情冲动。事后,宋庆龄在给宋美龄的信里曾这样写道:“我情愿为他做一切需要我去做的事情,付出一切代价和牺牲。”
就这样,宋庆龄跨进了第一架国产飞机的座舱,在黄光锐的帮助下戴上飞行帽、太阳镜,系上安全带。螺旋桨很快转动起来,在马达轰鸣声中腾空而起。飞机在黄光锐的驾驶下,在空中盘旋两圈后,平稳降落。试飞成功了,宋庆龄笑着走下飞机,大家纷纷拥上前去,祝贺试飞成功,众人纷纷向她投去崇敬的目光。宋庆龄则拉着孙中山的手说:“我们有了自己制造的飞机,逸仙,自己的。”尔后孙中山与宋庆龄在飞机前合影留念,留下了一段中国航空史上的传奇佳话。宋庆龄特别珍惜这张照片,她在照片上用英文简介了照片的内容:“这是中国制造的第一架飞机,1923年5月出厂,1923年7月试飞,‘乐士文’号以孙逸仙夫人名字命名。”1956年11月10日,《人民日报》刊登了这张极为珍贵的历史照片。
宋庆龄的这一惊人举动,对在场的观众、飞行员和航空工程技术人员都是极大的鼓舞,对中国航空产生了巨大影响,对中国青年女性也起到了极大的激励作用,为中国妇女树立了榜样。
1981年5月29日,宋庆龄与世长辞。6月4日,北京西郊机场候机楼前,停着一架银白色的空军专机。清晨党和国家领导人邓小平、李先念、彭真、胡耀邦等来到机场,为宋庆龄送灵。邓颖超、廖承志等生前老友,最后一次陪伴她翱翔蓝天,为她的人生航线画上圆满的句号。当年的“航空女杰”,最后一次乘坐中国空军的专机回归故里上海,与当年乘坐第一架“乐士文”号飞机,相隔整整58年。58年间,她所热爱的航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她这位心系蓝天的“航空女杰”可含笑九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