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书把长期驻守边疆士兵称之为戍卒汉唐时期,戍卒数量有多少呢?历史记载不完备,公元前后,汉朝军队西进抗击匈奴,打通河西走廊,建立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大批兵卒将官涌入西北,仅汉武帝时期在河套、河西戍卒就有60万人之多两汉的约四百年时间里,奉朝廷之命守边的戍卒遍及西北各地,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古代攻城前为什么单打独斗士兵?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古代攻城前为什么单打独斗士兵
史书把长期驻守边疆士兵称之为戍卒。汉唐时期,戍卒数量有多少呢?历史记载不完备,公元前后,汉朝军队西进抗击匈奴,打通河西走廊,建立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大批兵卒将官涌入西北,仅汉武帝时期在河套、河西戍卒就有60万人之多。两汉的约四百年时间里,奉朝廷之命守边的戍卒遍及西北各地。
为什么说,戍守边疆的兵卒再难回到中原家乡?他们千里之外守卫边疆,应该是国家的功臣,但他们的命运却十分悲惨,实际上他们中间的绝大部分人是不能随便返回中原故土,往往被超期滞留边疆,最后在改朝换代之后,屯田的兵卒往往被抛弃在偏僻的边疆,返回中原已无可能,就地生存成为他们的唯一选择。
当发生大规模战事的时候,戍守边疆的兵卒有多催悲、多壮烈?唐朝北庭节度使李元忠、安西节度使郭昕率领唐朝戍卒军坚守西北边疆。唐朝后期安史之乱爆发,叛军声势浩大,唐朝统治岌岌可危,已经无暇经略西北边疆。贞元年间,西北重镇北庭、安西相继被游牧民族攻陷,驻守唐军被打散,大批戍卒在战火和艰险的荒漠戈壁命断边陲,只有有个别兵卒在西北多年飘零之后,侥幸从边疆返逃回家乡时已年近垂老。
唐朝诗人张乔诗作《河湟旧卒》,咏叹一位早年戍守边疆的白发老兵,辗转返乡后追忆自己从少年戍边到头发白了才回到家乡的往事(河湟在今青海一带):
少年随将讨河湟,头白时清返故乡。十万汉军零落尽,独吹边曲向残阳。
可以说,当他们多数人踏上戍边之旅的时刻,个人一生的命运将彻底改变,再无缘看到家乡熟悉的庄稼地,再无法给年迈的高堂养老送终,对于从小接受儒家文化熏陶的中原农民子弟,这是他们生际莫大的悲哀。但我们翻遍史料,在历朝边疆戍卒征召中,没有发现边疆戍卒成建制从边疆逃跑回乡的记载,足以证明中原农民履行国家职责、勇于担当的勇气。
兵卒的勇气是从哪里来的呢?他们都是普通的农家子弟,中国古代 “忠孝”观念在社会群体本位发挥作用,忠孝自然结合,结果是百姓对家庭的“孝”转化为对国家的忠,这样就使得百姓心甘情愿地去为国尽忠,达到举国上下一起承担起社会的责任的崇高目的,体现出中华文化中最有价值的内容。他们淳朴地移孝作忠,犹如孝顺生身父母般的侍奉国家,显得那么高尚、那么可敬可爱。
这个特殊人群大多数最后的归宿是成为生活在西北的永久移民,西北成为他们的新家园,和边疆各民族共同生活。戍卒成为西北普通的封建编户,他们的子孙已经完全从事生计性的经济活动,或军或民,都以西北边疆百姓的身份被课以当地官府的赋役。他们的个体身份在融入边疆社会的同时,不自觉地完成历史上汉人拓展疆土和西北边疆民族融合的历程。成千上万的戍卒一生只为边疆奉献,他们的子孙后代更是世代扎根西北,因为有了他们,边疆与内地已经血脉相连,西北与中原已经血缘相亲,国家才能领土完整,民族团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