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了探亲,2021年8月,我随母亲去了一趟西藏。有人说,西藏是一个神奇的地方,那里是地球“第三极”、万山之宗、万水之源、人间天堂;也有人说,那里的气候高寒高冷、空气稀薄,很容易水土不服,不是一般人呆的地方……
究竟怎样?一探便知。
刚入藏,沿途便见到了无数奇异的风景:晚霞罩在远处墨色的山头,金光闪闪;突然一声惊雷在不远处炸开,白色的闪电划过照亮了一小片黛蓝色的苍穹;牦牛群、羊群从路边跑过,留下狂野恣意的脚印……
一路上所有风景都有渐渐走近和渐渐远去的过程,甚至大部分都转瞬即逝,可遇不可求。站在高原的土地上,好像能听到土地深处的心跳,然后心脏与它温柔地共振。我们都和天离得好近,云层很低,似乎伸手就能触摸。仿佛能听到穹顶上的声音,那些遥远的呼唤,就像歌曲《天路》中唱的那样……我们伴着这样的声音,一直向前走,没回头。
记忆里最深的是从聂拉木回日喀则的黄昏,当时天渐渐黑下来,风也愈紧愈大,乌云更沉重地压向地面,然后就淅淅沥沥地下起了雨,而后雨丝就愈加细腻了起来。所以当我们抬起头才发现,天幕里悬着巨大的一轮彩虹,旁边隐隐约约映出个影子。打开车窗,顿时拥进来一股风雨味,潮湿的、凉爽的空气夹着雨丝包裹着我,我稍稍探出头往后瞧,远处还是一片粉紫色的天空。在天与地交接的地方,是我从未见过的云与山。
如果说要我挑一个最喜欢的地方,那我一定要选樟木镇。慷慨的印度洋暖流让樟木成为在寒冷干燥的高原气候区里,一个神奇的拥有亚热带气候的地方。参天的古木有着遮天蔽日的绿荫,阳光从树叶缝隙里漏下来,温柔的草地无边无际地延伸,野花一直烧到天边。山涧瀑布飞流直下,在烈阳下冲刷出一条条小型彩虹。
在这里不管做些什么仿佛都很有意义,不论是在山间奔跑听着风在耳边呼啸而过的声音,还是蹲在石头旁对几株小小的野草莓观察良久,甚至只是站着,站着看对面山头上奔走的冰雪融水,听到它们模糊的,却仿佛从大地深处传来的轰轰隆隆的声音,把自己沉浸在这山野雾气中,好像就能最真切地感觉到,原来自己这样真实地活在这世间。
走进樟木,探访国旗老阿妈的故居,看时光在木质旗杆上留下的痕迹,看青苔铺满石阶,看日月变换但心之所向依然不改,看远处尼泊尔村庄模模糊糊的一片,却存在于山河错落之中,或许这是只有亲历才能体会到的震撼。
假如中原地区的景色总是缺点凄美的震撼,那我愿去远方寻找。西藏的山总有种遗世独立的冷峻与崇高。许多沉闷的石头山,寸草不生,就那样坐落在孤傲的高原上,无言且淡漠,不似南方的山,多情秀美。看似只是那样沉默地站着,却仿佛最忠诚可靠的卫士,千百年来守护着祖国的边疆,又像是一代又一代援藏人,践行着坚如磐石、海拔高境界更高的精神。在翠色的草原和苍蓝色天空的连接处,它总是另一种绝色。
翻过嘉措拉山口,五千多米的海拔在这里只算是珠峰的入场券。望着远处山巅上终年不化的积雪在阳光下闪着粉金色的光,经幡被风吹动,不远处的人们交谈的各种方言不断涌入我的耳朵。站在高处,大脑也像是俯瞰全局一般翻出了所有记忆:亚东沟湍急的河流奔腾不息,日喀则和藏族母女谈天说地,大昭寺屋顶的金碧辉煌,漫步在八廓街时的琳琅满目、人声鼎沸。还有一群人挤在援藏公寓天台看星辰交相辉映,还有我们走过的路。在那些路上,脚印的计数总是以家庭为单位的。
我想,旅行的意义是让我们学会爱,爱上山河,爱上和家人朋友一起相互扶持走过的那些路,爱上为祖国奉献的人们,爱上付出爱和收获爱的感觉。
很喜欢一句话:“被安稳地爱着的话,应该有战胜一切的勇气”。我的少年意气、我的无所畏惧、我的坚定不移是因为爱,因为学会爱,才拥有了感知爱和表达爱的能力。在皑皑雪山之巅,把云海和山峰都收进心里,想到身旁家人,想到远方好友,想到野旷天低树,想到星垂平野阔,想到日暮苍山远,心里涌上难以言喻的情感。
想到最后,只愿浮舟沧海,立马昆仑。
———作者:王艺斐 (烟台一中学生)
编著注:“浮舟沧海,立马昆仑”是周恩来的自勉联,这是周恩来早年与挚友临别时题赠的一副著名短联。早年,周恩来曾在天津南开学校读书。某日,挚友王朴山同学将东渡日本留学。临别之时,周恩来书赠了上述这副对联。此联虽只寥寥八字,却既抒发了热血青年“为中华之崛起,不为外强侵略而读书”的雄心壮志,又显露了周恩来手法娴熟、笔力苍劲的撰联才华。从联语中,我们能感受得到他那救世救国的伟大胸襟和为中华崛起而奋斗的英雄气概。
后人改写:
浮舟沧海,激扬文字酬日月。
立马昆仑,指点江山论春秋。
壹点号山东援藏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