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8人,统计完毕!”昨晚18:00,宝坻区百货大楼相关人员确切数字出炉后,宝坻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上下紧绷的神经稍稍恢复到正常。

“数字筛查清楚了,我们就踏实了,这个数字对今后一段时间疫情防控工作至关重要!”宝坻区区长毛劲松向市防控指挥部做出汇报。数字详实清楚、人员一对一上门筛查,具体位置、身体状况、还有没有密接者,一切都浮出水面。

刚刚过去的24小时,917个三人工作小组、24个突发事件处置组、12个收治组3000多人的队伍全部出动,急如星火对全区1500平方公里范围内,24个街镇和1个开发区全面进行筛查,宝坻要用一场“速战”做到疫情防控无死角、不落一人。

宝坻地处京津唐地区的几何中心,宝坻百货大楼的聚集性疫情不仅关系到天津的战“疫”大局,也关系到整个京津冀的安危,天津对此高度重视,市主要领导实地检查指导防控工作落实。

此前,宝坻区已确诊新冠肺炎病例43例,占到全天津确诊病例的三成,绝大多数都与宝坻百货大楼有关,从1月31日发现首例病例至今,尽管通过设置集中隔离观察点、居家隔离、封闭村居、建立三道防线等方式,正逐步控制疫情蔓延的势头。“但还有没有潜在的风险?此前到过百货大楼的一万多名居家隔离者真实的情况如何?不见面永远不知道真正的情况。”宝坻区委书记殷向杰说。

疫情中的不确定因素是防控阻击战的大忌。比如,牛家牌镇从最初的相关的40多人,经过再三摸排,增加到580多人。他们都被安排居家隔离,而且过了14天隔离期,但实际情况怎么样了,仍需要了解第一手信息。

从2月11日18点开始,宝坻区2770名由区街村工作人员组成的筛查队,3人一组,在24小时内,分别同分布在24个街镇和1个开发区的19817名与百货大楼相关人员一一见了面,摸清了情况。同时还配置了突发事件处置组、收治组。

天津广播(ID:audiotj)记者记录下了这次大筛查过程中的一些细节。

动态调整不落一人

疫情下的筛查,和平时的工作状况大相径庭,被筛查者都有不同程度的敏感甚至反感。

2月12日凌晨1:00,钰华街道办事处,56岁的赵雅宁和十几位同事正在奋战。她在街道已经工作30多年了,“我们这里是撤村建居,以前都是一个村的,现在让我干这个也是因为熟悉情况。”

夜已深,她和同事们仍在一个一个联系要筛查的居民:“您好,您是住在咱们泰富裕园吗?我是街道的,您是不是之前去过区百货大楼啊?哪天还记得吗?当时是自己去的还是和谁一块去的啊?最近有没有哪不舒服?……”晚上六点开始,街道工作人员已经连续打了七个小时电话,为了能够尽快完成筛查,但又考虑不适宜在夜间入户打扰百姓生活,钰华街改变工作方式,先通过电话将每一个筛查对象的位置锁定、填好调查表内的各项信息,约好第二天上门筛查并核实确认。

“平均一个人问下来要15到20分钟,有些记不清的要帮他们逐个回忆,像年三十跟谁一块吃的年夜饭啊?初一去没去拜年?琐碎,但都是重要信息。”赵雅宁不时在表格上做着记录,“对于一些上年纪的还要重点问问。”由于宝坻区首个确诊病例就出现在钰华街,因此从2月1号开始街道已经连续对辖区内进行了三轮筛查。虽然14天隔离期过了,但是仍然怕有遗漏。街道党工委书记常怀生说,“打我们这有第一个病例,问谁都说没去过百货大楼,就怕给他送隔离点去。但后来病例增多了,我们加大宣传,大喇叭小喇叭,宣传深入了,老百姓也就明白了、配合了。”

为了在早上7:30能及时入户,赵亚宁就住在了街里,因为只有一床薄薄的被褥,晚上几次冻醒了,直到早上起来腿肚子还在转筋。她捶捶有些僵硬的小腿,就带着社区工作者齐永浩和钰华医院的护士张莹出发了。经过一夜电话沟通,筛查小组发现了不少问题,原本每个小组只需要负责30多户,但临时又送来了不少表格:“这几个都是,户籍地打电话确认信息,户口在村里或是临街道,但人在我们这住!”这时齐永浩就需要一次次往返社区门口接来新的任务,一上午他们需要完成三个小区,时间紧张只能跑着去,不一会儿护目镜下就起了雾气。护士张莹非常细心,她发现有些居民担心入户筛查会有交叉感染的风险,三人一合计决定改为请大家下楼,果然顺利了许多。“这个体温表您夹一下,我刚消过毒。”

宝坻人都去哪了(实录宝坻一日2770人如何与19817人见得面)(1)

三人筛查小组在现场

在顺驰小区一栋小楼前,三人筛查小组等来了年前去过百货大楼的陈女士,因为隔离期一直待在家里,她穿着睡衣裹着羽绒服就赶忙跑出来,生怕大伙等得太久。

“您还想得起来是哪天去的百货大楼吗?”

“闺女说我是20号去的,但我自个儿寻思是18号呢!”

“那两天是小年,再想想是之前还是之后?”一旁的赵雅宁提醒她。

“应该是闺女一家子回去过小年,第二天我去逛的百货大楼。”

“买啥没有?”

“啥都没买,现在家里啥都有,孩子都从网上买齐了。他们不在,我就寻思转悠转悠。”

在耐心细致的询问下,老人还回忆起儿子年前曾带女朋友来家里吃过一顿饭,一下子,行动轨迹和其他的接触人员都逐一清晰。“阿姨,您最近没出门吧?”“哪还敢出门啊!疫情这么严重,咱都理解,得好好配合政府工作。家里有米有肉,街道还帮忙买了两颗大白菜,够吃一个多礼拜的呢,你们放心。等以后疫情过去了,上我家吃饭!”在居民的配合下,下午一点半,各小组完成了筛查工作,齐永浩看看手机,18000多步,但这并不是任务的结束。他们回传的各项数据正在街里汇总,他得赶紧回去帮忙。

绘就疫情排查“作战图”

“你把那个表再拿给我看一下,这个村有多少人去过百货大楼?都挨个再核实一下,一定都问清楚喽。”

11日晚上11点多,在宝坻区朝霞街道办事处,有四间办公室依然灯火通明。王艳平拿着厚厚一沓表格,小跑着在办公室之间来回穿梭,核对与宝坻百货大楼相关人员的信息,尽快发送给各村的三人筛查小组。

“晚上6点多,街里给我们开会布置工作,头一件事儿就是要求我们把之前从各村收集上来的摸排情况,和我们的大数据进行整合,做成方便前方三人筛查小组对照查找的联系名单。当时我们自己摸排上来的是1800多人,大数据是600出头,其中有的是重叠的,有的是兄弟街镇的,每一个不确定因素都要核实清楚。”

宝坻人都去哪了(实录宝坻一日2770人如何与19817人见得面)(2)

王艳平工作图

王艳平今年40岁,从2月1日宝坻区公布第一例确诊病例之后,她就因为工作细致,被从朝霞街道农办抽调到街道疫情防控办公室,负责筛查信息的梳理汇总工作。王艳平每天都工作到很晚,丈夫作为公安民警也要奋战在抗疫一线,从正月初三开始,夫妻二人就把13岁大的女儿和两岁大的儿子送到了姥姥家,每天只能在工作间隙和家里打个视频电话。这次大筛查开始之后,她还要全程紧盯信息整理的过程,24小时都在坚守在岗位上。对于这样的安排,王艳平不但非常理解,甚至感到有些庆幸。

“我不认为这样的加班有多辛苦,因为我干的是疫情相关人员的信息统计工作,每天也特别关注疫情的变化。我们宝坻疫情发展这么快,很多去过百货大楼的人因为害怕或者其他理由不说实话,实际上都是隐患。这次筛查都是面对面问,还有专业的医护人员现场检查,我打心里觉得,早就应该这么做了。”

宝坻人都去哪了(实录宝坻一日2770人如何与19817人见得面)(3)

王艳平工作的办公室

朝霞街道下辖5个社区、30个村。在大筛查之前,全街通过村里摸排和大数据推送,共摸排出与百货大楼相关人员2400多人,是整个宝坻区筛查任务最重的街道。由于周边两家卫生院最多只能支援58名医务人员,所以朝霞街道也就组成了58个筛查工小组,平均每组负责约40人的筛查工作。为了让这些小组能够尽早开展工作,确保在24小时之内完成任务,王艳平首先要把与百货大楼相关人员的联系名单进行重新整理,按照社区村庄的位置、面积,以及涉及人员数量等参考标准,把这2400多人尽可能科学合理地分配给这58个筛查小组。王艳平说,这些联系名单就像一张张作战图,导向越精准,前线的将士们越能事半功倍。

“有的村涉及人多的,我们就多分给几个组。有的村人少的,我们就考虑和相邻的村合并,让一个组去查。理出来一组,就马上把名单发给他们,好让他们连夜去下户。有的村从晚上7点多就开始干,一直干到凌晨三、四点,要不然根本来不及。在他们查的同时,我们后半夜还在不停地调整,尽可能让大伙少跑路。如果我熬这一宿,能让每组人节省哪怕只有5分钟,那就值。”

早上7点,天光大亮。一夜无眠的王艳平虽然满脸疲惫,但依然不能停歇。因为随着前方筛查工作的快速启动,后方信息的汇总工作也接踵而至。在12日傍晚6点之前,他们要把所有现场采集上来的相关人员姓名、地址、联系电话、体温、以及身体健康情况等信息重新整理为电子表格,统一发到区里进行汇总。为了节省时间,朝霞街还组织了专门的信息传递小组,把前方排查登记的情况,第一时间转送到王艳平这里,然后由办公室里的二十名工作人员同时进行信息录入。

“喂,您好,方庄子吗?您这边给我们返回来一个人,他在红桥区居住。虽然是大数据推送到我们这边了,但是他的户籍地应该在您那。你户籍地在我这,或者你在我这居住,哪怕在辖区租房,我也肯定要管控你,因为我要对我们的村民负责。”

在表格信息录入的过程中,一些表格字迹比较潦草难认,还有的信息写的比较简略,加上有的同事对于各村的实际情况不了解,这些因素都会降低录入的效率。这时,王艳平十多年的农办工作经验就派上了用场。

“王姐,你看这组采集上来的这个地址,有的写的是艾杨庄,有的写的是艾杨各庄,这时两个庄还是一个庄?

那就是一个庄子,当地老百姓就叫艾杨庄,但规范的就叫艾杨各庄。去年那有个施工现场,我还去了。”

宝坻人都去哪了(实录宝坻一日2770人如何与19817人见得面)(4)

王艳平指导录入

从12日早上7点开始,四间办公室里能听到的,只有键盘飞速敲击的声音、收发传真的声音,以及电话沟通人员信息的声音。目之所及,办公桌上堆着的、墙上挂着的,工作人员不断翻看的,都是《1月19日-25日出入区百货大楼人员情况登记表》。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到12日下午4点半,所有表格收齐,5点刚过,所有录入统计工作完成,这一轮面对面筛选并确认的与百货大楼相关人员数字出来了!2351人!王艳平看着满屋的表格,稍微松了口气。在她看来,这些表格上,每一个确认身体健康的对勾,每一个承诺没有隐瞒病情的签字,都是宝坻人民朝着抗疫最终胜利不断迈进的坚实印记。

“从筛查到统计,这是一套完整的工作链条,战时状态就必须有一个战时机制,用战时思维来考虑。24小时要排查这么多人,这就是一场战斗。”宝坻区朝霞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张洪印说,“大家都是一宿没睡,到了艰难的时候,就得依靠党员上,这些最难最苦的岗位上,我们安排的都是党员线上!这场战斗对宝坻和市里的疫情防控都起着重要作用,我想我们打了一场漂亮仗。”

记者 | 翟婧秋孙博马晓萌刘楠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