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年),是杜甫定居成都后的第二年。暂时结束了颠沛流离的生活的杜甫,趁着春天的好风光,探访了诸葛武侯祠。

杜甫晚年评价诸葛亮(杜甫如何看待诸葛亮)(1)

此时的杜甫已经不是意气风发的少年。目睹了山河破碎的他,在面对千古贤相时生出了无限感慨。于是便有了这首感人肺腑的《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夜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

武侯祠是怎样的?

“柏森森”写出武侯祠内柏树枝繁叶茂之景。白居易《武侯庙古柏》中“蜀相阶前柏,龙蛇捧閟宫”,亦是此意。只是前者以三字高度概括,同时营造出武侯祠静谧肃穆的氛围,意境全出。此柏为诸葛亮所植,时隔多年,依旧高大茂密,可见百姓对诸葛亮的爱戴和敬仰,常年灌溉呵护使其不衰。在杜甫的另一首诗《古柏行》中,也提到了了武侯祠的树:“君臣已与时际会,树木犹为人爱怜”。

杜甫晚年评价诸葛亮(杜甫如何看待诸葛亮)(2)

颔联中“自”和“空”二字最为传神。碧草使台阶也显得青翠,黄鹂的声音回荡在院落,有空灵之感。而这“碧草春色,黄鹂好音,入一‘自’字、‘空’字,便凄清之极”,与前一联的“柏森森”相呼应,更显无限寥落之感。碧草自顾自地生长,黄鹂自顾自地啼叫,景物不知武侯,而人们却怀念武侯,这正是“以景之无情反衬人的有情”。杜甫寻丞相至此,却只见祠堂中的寥落,便自然而然睹景思人。“‘空’‘自’二字,则意不在景,而睹物思人之意已见于其外”,而自然由描写祠堂转为咏怀蜀相。

杜甫晚年评价诸葛亮(杜甫如何看待诸葛亮)(3)

武侯是怎样的?

“三顾”和“两朝”相对,简洁概况了诸葛亮的仕途由三顾茅庐开始,自辅佐刘禅而终的全过程。《杜诗镜铨》中注:“言以先主之弹丸而能立国,以后主之昏庸而能嗣位,皆武侯一片苦心也”,可见诸葛亮的政治奇才。“天下计”指诸葛亮提出的三分天下之计,即著名的“隆中对”。

杜甫晚年评价诸葛亮(杜甫如何看待诸葛亮)(4)

《汉书•韩信传》记载,蒯通提议韩信自立,与楚、汉鼎足而三,谓“(蒯通)深说以三分天下之计”,这是“天下计”的语源。同样是谋士进言,同样是“三分天下”,“天下计”被杜甫用来移喻“隆中对”自无不可。且此句前面所提“三顾”,用三顾茅庐的典故引出刘备这个形象,后接刘备与诸葛亮的所做的“隆中对”,此句更加流畅清晰。“‘天下计’,言非一己之私也”,可见蜀相的家国大爱。“老臣心”为此联之重心,既言效忠之久,又显对君之忠,体现其功业德操。

杜甫晚年评价诸葛亮(杜甫如何看待诸葛亮)(5)

可这样一个有匡国雄略和报国苦衷的贤相,最终赍志而殁。“出师未捷身先死”,

“未”和“先”形成鲜明的对比,痛惋之情跃然纸上。后世一切事业未竟、壮志难酬的英雄人士,面对此情此景如何能不“泪满襟”!

当然,这里的英雄也包括杜甫自己。

杜甫为何偏爱武侯?

杜甫常以人物为题材作诗。同时期的人,杜甫最常在诗中怀念的是诗仙李白;不同时期的人,杜甫怀念最多的则是诸葛亮。

杜甫是李白的小迷弟这事儿不必多说,毕竟李白可是当时出类拔萃的诗人,又与杜甫友谊深厚,杜甫自然倾慕敬重他。

至于诸葛亮,可能更多是因为诸葛亮的历史形象与杜甫的理想情怀相契合吧

杜甫晚年评价诸葛亮(杜甫如何看待诸葛亮)(6)

杜甫出生在一个封建知识分子家庭,远祖为汉武帝时期有名的酷吏杜周,祖父为杜审言。杜甫从小便受着儒家思想的教育和熏陶,立下了“治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的儒家政治理想。因此他在许多诗文中往往离不开一个“儒”字,所谓“醇儒”、“硕儒”、“巨儒”、“腐儒”、“儒生”等等,或褒或贬,或扬或抑,共五十余处。

杜甫晚年评价诸葛亮(杜甫如何看待诸葛亮)(7)

杜甫在《蜀相》的开头直书“丞相”,尊其为正统名臣,即视刘蜀为正统,也有受儒家情怀影响的原因。另外,诸葛亮帮助刘备开创基业,辅佐刘禅北伐中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践行儒家“修齐治平”之道,这也正是杜甫所钦佩的。

陈寿《三国志》中记载:“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诸葛亮治理下的蜀国“吏不容奸,人怀自厉,道不拾遗,强不侵弱,风化肃然也”,正是杜甫在看遍统治阶层的腐朽和下层劳动人民的艰辛之后,理想中的社会状态。且诸葛亮怀有天下之计,有“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之志,这正与杜甫希望乱世太平之心相契合。

杜甫晚年评价诸葛亮(杜甫如何看待诸葛亮)(8)

此外,杜甫十分向往君臣遇合

天宝十四载(755年)十一月,安史之乱爆发,长久不得安定。此时唐肃宗猜忌功臣,信任宦官小人。杜甫希望“二三豪杰为时出,整顿乾坤济时了”(《洗兵马》),朝廷能够选贤任能,起用“稷契”式的贤臣为国效力。而杜甫经历了被贬华州的遭遇之后,对皇帝的幻想已经破灭。

杜甫晚年评价诸葛亮(杜甫如何看待诸葛亮)(9)

诸葛亮正是最能体现君臣遇合的人物。刘备三顾茅庐,为尊贤;孔明鞠躬尽瘁,为忠诚。刘备自己也曾说:“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可见其君臣关系之亲密。

杜甫在其他吟咏诸葛亮的诗句中,也多次提到这种君臣遇合。如,“君臣当共济,贤圣亦同时”(《诸葛庙》);“君臣已与时际会”(《古柏行》);“一体君臣祭祀同”(《咏怀古迹之四》);“忆昨路绕锦城东,先主武侯同閟宫”(《古柏行》)。杜甫渴望君臣遇合而不得,对于诸葛亮自是十分羡慕。

杜甫晚年评价诸葛亮(杜甫如何看待诸葛亮)(10)

最后,自然是壮志未酬的共同遭遇

杜甫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忧患意识,他的诗大多“缘事而发”,往往结合现实,议时议政。《兵车行》《丽人行》“三吏”和“三别”都是他批判现实的著作。

而在这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以及忧患意识之上,他自然会产生渴望济世扬名,渴望建功立业的胸怀大志。“丈夫四方志,安可辞固穷”(《前出塞九首》其九)和“丈夫誓许国,愤惋复何有?功名图麒麟,战骨当速朽”(《前出塞九首》其三)等诗句,都能体现他的报国苦衷。但是他的壮志和苦衷在一个君主昏庸、奸臣当道、战乱不已的时代难以实现。

杜甫晚年评价诸葛亮(杜甫如何看待诸葛亮)(11)

而诸葛亮也“出师未捷身先死”,可歌可泣可叹。杜甫在回想起千古贤相的结局之时,不免共情痛心。

诸葛亮之于杜甫,是英雄和前辈,是追求和期许,也是无奈与叹息。

唐朝非蜀汉,肃宗非刘备,杜甫也非诸葛亮。在上元元年,逃亡至巴蜀的杜甫,也只能在咏怀古人之中,安放自己的忧国忧民之情,泪落满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