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炫”是一切动物的本性,孔雀开屏、獭祭鱼可能都是显摆;作为动物的人,语言显摆、穿着显摆等,自然不能例外作为“显示、夸耀”义的“显摆”,东北官话、北京官话、冀鲁官话、晋语都说:,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牛魔王歇后语大全集?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牛魔王歇后语大全集(草不黄俗话说250显摆)

牛魔王歇后语大全集

“自炫”是一切动物的本性,孔雀开屏、獭祭鱼可能都是显摆;作为动物的人,语言显摆、穿着显摆等,自然不能例外。作为“显示、夸耀”义的“显摆”,东北官话、北京官话、冀鲁官话、晋语都说:

【显摆】这不是什么体面的事,越少在大家眼前~越好。(骆驼祥子十五)

或作“显白”:

【显白】这“铃木”是今年买的,这小子是想跟你~~!

西南官话(成都)也说“显白”。此外,重庆这边“眼气/羡[yǎn]气/起”(“草不黄俗话说”189《逗人“眼气”,惹人“眼红”》)、“夺扬”说得较多。

【夺洋】显示自己:她买了件新衣服,穿起到处~。(重庆方言词解)

《重庆方言词解》作“夺洋”,大概是认为“洋”为“洋洋得意”之“洋”。我们认为“夺洋”是同义复词,以“夺扬”为宜(扬→延→誉)。

与“夺扬”近似的词是“转文”“跩/拽文”和“掉书袋”。根据笔者“声衍韵失”汉语音义演变理论分析,“转夺→夺→掉跩拽”能够形成演变链条。因此关键在于找出它们的“上线”。

一、转文 跩文 拽文

【转文】说话时不用口语,而用文言的字眼儿,以显示自己有学问。

说话、写作用词不大众化,咬文嚼字、文绉绉的样子;特指不分场合地用文言文说话

你可不要~儿,那字儿要深了怕他不懂。(儿女英雄传第三回)

意为你可别动不动就咬文嚼字的,那些话说太深奥了,怕他听不懂。

【拽文】方言。掉文。卖弄口才辞藻。

秀才嘛!什么时候都要~的。(欧阳山《三家巷》三二)

【跩文】犹转文。说话爱用书面语和文言词,以显示有学问。

“什么叫必要?”老金头打断了老宫的话说。“你就别给我~啦。”(峻青《海啸》第二章)

“拽文、跩文”跟“夺扬”都是“显摆、炫耀”的意思。

川渝单独的【跩】也是炫耀的意思:~嘻了;~流了。它和我们讲过的【者】(~得不得了)、【掣cè】(~起不好过。“草不黄俗话说”86《掣(Cè)起不好过,拽得吆不到台》)是“一家子”。

十五岁中进士——该他龟儿子~!

好夺扬、显摆的人,或称“老揸”:

【老揸】爱炫耀的人。西南官话。云南新平。(汉语方言大词典)

“揸”亦归入此类。

二、掉书袋

掉,原义为“摆动,摇动”之义。或作“弔”,今俗作“吊”。悬挂也,拴套也,广安话“栓、套”为“吊”:吊牛湾(广安前锋区桂兴镇五里村地名)。

“掉书袋”或云“掉”为“摆动、摇动”的意思,恐系望文生训。“掉书袋”用得最多的指说话或写文章好引用古书言词来卖弄自己的学识渊博。简言之为“炫耀、卖弄”。

【掉书袋】利用对家人稚子,下逮奴隶,言必据书史,断言破句,以代常谈,俗谓之“掉书袋”。(宋马令《南唐书˙彭利用传》)

或作“掉书语”“掉酸文”“掉文袋”:

【掉书语】吾藜苋之肠,何能陪膏粱之腹,与读书人~哉!(宋洪迈《夷坚三志壬》卷一)

【掉酸文】十三妹也没工夫合他掉那酸文。(儿女英雄传第九回)

掉书袋的程度,可以读一下下边这篇文章,就知道过大概了。

【掉文袋】饮罢,又移席小兰亭,比晚辞去。主人曰:“宽坐,请看‘少焉’。”金不解,主人曰:“吾乡有缙绅先生,喜~,以《赤壁赋》有‘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句,遂字月为‘少焉’。顷言‘少焉’者,月也。”固留看月,晚景果妙。(明张岱《陶庵梦忆˙范长白》)

或云:中国明末清初的文学家张岱在他著作中讲了这个故事,从此,“‘掉书袋’的称号就流传下来了”,此说是典型的“宋版《康熙字典》”,子虚乌有。

三、转、夺、跩、拽、掉和者、掣的“婆家”

“转、夺、跩、拽、掉和者、掣”的“婆家”当即“呈”。

【呈】《广韵·劲韵》:“自媒衒也。”《集韵·劲韵》:“衒也。”

然恐无呈身御史。(新唐书·韦贯之传)

即逞能之“逞”。直正切,去劲澄。

【逞】《楚辞·哀时命》“身至死而不得逞”洪兴祖补注、《文选·潘勖<册魏公九锡文>》“滨据河潼所逞欲”吕向注:“逞,纵也。”

“逞颜色”朱熹集传:“称,放也。”(论语·乡党)

“以逞千里之任”李周翰注:“逞,见也。”(文选·曹植《求自试表>》)丑郢切,上静彻。耕部。

【裎】裸裎,显露。

后边是“展”(展示,见也)、“觌、儥”。川渝“夺扬”之“夺”,关联“觌、儥”。

【儥】《说文·人部》徐锴系传:“见也。”段玉裁注:“儥训见,即今之觌字也。释诂曰:‘觌,见也。’按经传今皆作觌,觌行而儥废矣。”徒谷切,入屋定。《集韵》亭历切。

“觌”(dí),见也(《易·困卦》:“臀困于株木,入于幽谷,三岁不觌。”),引申为“炫耀”:“觌武”(《国语·周语中》:“武不可觌,文不可匿。觌武无烈,匿文不昭。”韦昭 注:“觌,见也。”)一作“黩武”。

【沽名钓誉】,沽,卖也;衒也。钓,掉书袋之“掉”。

因此,它们的演变轨迹是:

呈逞裎→展转觌黩夺→觌黩夺掉跩跩

先前谈的“者、掣”关联“㚲㛼”系,“轻薄”也是一种显摆。因此“㚲㛼”亦可归入“呈”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