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宇宙万事万物中,人作为第一存在,具有迥异于其他生物的思维。而且,假若按照智慧把人排在第一名的话,第二名不知在后面距离有多远。

人真乃宇宙万物中的“奇迹存在” 。在漫长的人类历史中,仅有宗教对人类这个“奇迹存在” 做出过一些相对笼统、相对牵强的诠释,其他如“进化论”等,对人类自身的诠释都勉为其难。

思维对语言的决定作用(任见语言文字和思维的关系)(1)

思维,是人类认知的重要组成部分。思维是人类对现实进行体验之后做出的反应。在具身教育学中,思维是儿童、少年体验博物学对象之后,得到的感知——感受和认知。“言为心声” ,即此之谓。

语言、文字,是人类“固化”思维、“凝结”思维的方式。

世界上每个民族的语言、文字,在长久的历史变迁中,已经成了其民族文化深处的DNA。

话语和文字,贯穿具身体验始终,在体验过程中“交流” ,“勾勒”每一个进程,最后的总结,将思维的结果即认知的提升表达和记录下来。

在具身教育学活动的体验过程中,师生之间的激励,家长和儿童之间的互动,体验之后所做的“体验笔记” 、“观察笔记”等,都是达成认知、造就智慧的必要实践。

语言和文字是构成思想的材料。人的认知活动,是精神的,携带情绪的,一不留神会不存痕迹地消逝不见的。而语言和文字,能够短期和长期地将思维、认知保留下来。因此,认知活动和语言文字是不可分割的。

语言和文字,被学界认为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元素。古代文明社会的起始,即以语言和文字为重要标志之一。

人在成长经历中,离开了语言和文字,只能处于模糊不清、浑然不辨的状态,沦为其他动物一类。语言和文字属于人类使用的“符号” ,没有这些符号的帮助,所思所想便如同一团星云,没有条理,甚至没有界限,无法理喻。

今天的人类,比起尚未掌握语言的原始祖先来说,思维要健全得多,要发达得多,其间,语言文字的作用功不可没。

人类儿童和童年时期的人类一样,能够慢慢地掌握语言,进而掌握文字。在语言和文字“代间传递”的过程中,隐藏着很多奥秘,生物学家、语言学家、心理学家都在探究。人类儿童自然语言的学习和形成,也是人工智能科学家探索和实验的重要课题。

儿童学习语言是怎么开始的?学习文字是怎么起步的?他是怎么说出第一个词汇或第一句话的?很多人相信,儿童在开口说话之前已经可以听懂大人的很多话了,就能对大人的话做出合适的反应了。这意味着什么呢?

有人认为在儿童语言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的是“后天环境” 。儿童出生时什么都不懂,其心智是一块白板,他的语言认知靠后天的学习形成。

那么,为何儿童会在他的特定的年龄阶段学会发音,学会说话?语言背景不同的民族的儿童,是否有相同的语言认知轨迹呢?儿童的语言学习和语言认知,是依靠人的先天条件,还是依靠后天环境的干预?众说纷纭。

首先要回答的问题是,人类语言和文字的认知从何而来。

这并非语言学界的问题,它涉及人类认知的核心:来源。先验论和经验论两种观点针锋相对,争论由来已久。

先验论认为人类的语言认知能力与生俱来。笛卡尔和康德就是此一方面的先验论者,他们坚持相信,理性知识以及抽象的空间和时间等概念,对事物的形式、规模、位置、移动等认知,是人人都先天具备的,不可能来自偶然的感性体验,因而其“天赋”性质先于经验。

美国学者诺姆·乔姆斯基认为,人的个体幼年所接触的语言有限,偶发性也大,但逐渐长大后理解的句子却是无限的,这一“语言成长能力”是内在的,不应该被忽视。

经验论则强调环境影响和经验积累在语言认知中的重要作用。代表人物英国学者约翰·洛克就提出了“白板”论,认为“人之初”一无所有,儿童的天性就像一块无暇的白板,没有任何痕迹,可以接受和创造所有的结果。经验论认为一切知识都来源于人类后天对外部世界的体验和感知,即“经验” 。经验是人的语言认知的来源,后天经验,让人建立了对世界的认知。

不管怎样争论,儿童最终的语言认知还是超出预料,获得了完美无缺的结果,获得了无限的语言生成能力,使得他们不仅能够处理各种语言问题,也能够在一生中创造和理解无数新的语言单元,即句子。

如何解释这样的情况呢?显然,儿童的语言认知并非完全来自于“拷贝”他所接触到的内容。也就是说,并非完全由环境和经验驱动,环境和经验起到了触发作用,触发了他们内在的东西,让他们最终建立了语言认知和语言表达。

如果说人的语言认知具有“本能”的成分,那么在人生中,就存在一个语言认知发展的“关键期” 。这个关键期就是儿童、少年时段。

地球上很多动物的学习行为都有关键期。小鸟刚出生的时候有个“认母期” ,小天鹅出生后第一眼看到的移动的东西,它都认为是母亲,会跟着走。假若出壳后十天内不给小天鹅看到移动的东西,它就再也不会认识母亲了,就会丧失“认母”的能力。那些会“歌唱”的鸟儿,也必须在生命早期的一个阶段跟着成鸟学会“歌唱” ,过了关键期它就不可能学会了。

小天鹅的认母能力,小鸟的“歌唱”能力,人类的语言文字能力,都需要天时和地利来促成,这是生命的属性之一,已经被大自然“预设”了。

有人认为,语言不是人类独有的,动物也有它们的语言。但人类语言具有特殊的性质。动物的语言,包括肢体语言和声音语言,是自然进化来的,人的语言和文字,包括声音的和形式的元素——符号,而“符号”不是进化来的,而是人类发明的。

语言中有“进化”因素,但“发明”的成分更大。

在生物进化中,肢体语言和声音语言相继产生,最后出现符号语言,因而符号语言是“高阶”语言。高阶语言有向下即向声音语言和肢体语言的兼容性。

人类的语言不仅具有表意性,而且具有文化继承性和创新性、创造性。它是被人类创造出来的,处于不断变化的发展中,新的符号语言在不断地被创造出来。

符号语言,是一种技能,而人类学习语言的关键期是人的童年和少年阶段。

既然是关键期非常重要,就要知道什么教育环境、什么教育模式、什么教育方法对儿童、少年最好,最优,最见成效。

显然,具身教育是优选和首选。

具身教育学认为人体是奇妙无比的第一存在,具身教育学的设计充分考虑人的个体的“体验式”成长,已被认可为成长之学,价值之学。我们也已讨论了在具身教育学中,学习对象的新奇性、神秘性、变化性,激发儿童、少年的认知,促生儿童、少年的智慧,是学校教育、班级教育、灌输教育、应试教育望尘莫及的。

在具身教育学中,博物对象对儿童、少年“好奇心”的激发、诱导,对新奇性信息喜好需求的“捕捉” 、“放大” ,具身教育工作者对儿童、少年在体验过程中的辅助、赞美,都会成为个体加深认知、提升智慧的强大动力。

有个小姑娘,是海洋馆耿经理的小孙女,是个学龄前小女孩,性格内向、纤弱,逢人就躲闪,更谈不上使用语言跟人交流了。小姑娘有了进入“博物学堂”的机会,经历了具身学体验过程,不但学到了知识,而且改善了性格,向同龄儿童讲解她在博物学堂的所见所闻,绘声绘色,高兴极了。

这个实例,当然还有太多太多同类的实例,足以证明具身教育学在增进儿童、少年的认知,促发儿童、少年的智慧的同时,对儿童、少年“社交勇气” 、“自信展现”的增进,是现行教育模式难以达成的。

体验产生认知,认知需要思维,思维借赖语言。思维需要语言的“勾勒”或“凝化” ,思维的结果也要靠语言记录下来。语言也是思维的主要基础。人的智力活动是精神的和内在的,有时候会稍纵即逝,或者在一定程度上不留痕迹,惟有借助语言符号,可以固定它和延伸它。

从认知学的角度分析,如果离开了语言符号的作用,思维只是一团模糊不清的没有定型的浑然之物,好像一团星云,没有什么界限,无法区分其中概念与概念的关系。

事实上,在人类的语言出现之前的远古时期,一切都是模糊不清的,浑然莫辨的。今天的人类,比起还没有发明和掌握语言的原始祖先,思维要健全和发达得多,期间语言之功可谓不小。

思维、意义、思想、认知,来源于体验,体验——认知——思维——语言,关系密切,相互作用。

但人是不是非得有了语言的辅助才能思维呢?也不尽然。

有的视、听、说障碍的人,其障碍与生俱来,但他们也有思维,也像正常人一样思维。还有的人,思维清楚但不能表达出来,有人讲话流利却不知所云。这些例证说明思维和语言的关系又不是那么紧密吗?是的,语言文字不是人类思维、认知的惟一工具,但是主要工具。

另外还有,除人之外的动物有没有思维的问题。这是一个争论不休的问题,也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关于动物是否有思维的问题,最终只能从“定义”上解决。因为“人是惟一能够使用语言进行思维的动物”这一论断,其定义的确立,在于人能用概念进行思维,由旧概念推延出新概念,动物是不会的。

思维的起点是“概念” 。没有概念这个起点就不会有思维。

例如,“人”是一个概念,反映的是能够使用表意的符号语言进行思维的一类“对象”——跟其他动物不同的一类动物。

如何记录这样一个思维呢?人类的祖先发明了文字。中文是一撇一捺组成的汉字,西文是或多或少一串字母组成的单词。各种语言,形式不同,但所要表示的是同一概念,所以翻译起来总能对应,利于交流。

概念,具有感性认识的具象和经验化的特点,又有理性认识的抽象和形式化的特点。

概念既是思维的起点,又是思维的终点。为什么这样说?人的思维过程,起于概念。经过判断和推理,又产生出新的概念。新的概念是对旧的概念的否定。旧的概念被否定掉了,当然就终止了,没有了。

新旧概念存在连续的否定,因而作为一个“系统”它是不稳定的,是不完备的,变化和发展的。正是其不稳定、不完备、变化和发展,推动人类的认知永远在前进的路上。

“判断” ,是思维的又一个基本单元。判断是对事物做出评估,看其是否具有某种属性,或者某些事物之间是否有某种联系。

判断,是运用概念的更为复杂的思维过程。对事物的判断有肯定和否定两种,对应的语言形式是语句,一般是陈述句。

例如:“孔丘是古代鲁国的一个基层教育工作者。”肯定了孔丘古代教育工作者属性,是个肯定判断。“不过孔丘不是个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家”这个语句,则是一个主谓结构的否定判断,否定也是断定的方式之一。

还有“命题” ,更为宽泛的一种思维形式,不存在肯定或否定的意义。判断可以表达命题,命题却不一定是判断。“让我们来吧” ,“她是真心的吗” ,都是命题,却都不是判断。

判断,散在于人的日常生活中。“明天的气温在十五度到二十五度之间” ,“我宣布,宴会开始” ,“我宣布某某某犯有贪污罪、受贿罪,判处有期徒刑十年”等,都是判断。有的判断,是小事情,有的判断是大事情,法官通过一句语言做出一个宣判,一个人的官运夭折,进入牢狱,可谓命运大事。

判断是决策的前提。所谓决策就是一种选择或一个决定,具体地讲,是在各种备选方案中选择一个。决策是个过程,可以分解为很多环节,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判断。

决策也需要推理。推理是由一个判断到另一个判断的思维,分演绎、归纳、溯因、类比等模式。一般的人,做决策,使用直觉判断,并不使用推理。买一份全国性,中头奖的概率远远低于当天在街上捡到一个钱包的概率,但有的人仍然会买,仍然会期望中头奖,因为他们做出决策并不依靠推理和计算,仅仅依靠直觉和感觉。

以概念、判断和推理为要素的“语言”和“文字” ,决定人的思维和族群的文化。

世界上的任何一种语言,都具有不同于其他语言个性特征。

重视人际关系,重视血缘、宗族和等级的中国汉语中称呼父母兄弟亲戚的,在世界上各种语言中最为丰富。如果一个家庭“四世同堂”的话,关于人的称呼非常复杂。曾爷爷、曾奶奶,下面有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我、妻子、儿子、儿媳。父母一辈的亲戚有:伯伯、伯母,堂伯伯、堂伯母,叔叔、婶婶、堂叔、唐婶,姑姑、姑父,表姑、表姑父,姨妈、姨夫、表姨妈、表姨夫,舅舅、舅母,岳父、岳母,公公、婆婆,继父、继母。同辈的亲戚有:兄、弟、姐、妹、堂兄、堂弟、堂姐、堂妹、表兄、表弟、表姐、表妹,嫂子、弟媳,堂嫂、堂弟媳,舅子即妻哥和内弟、妻嫂和内弟媳,姐夫、妹夫,堂姐夫、堂妹夫,表姐夫、表妹夫。下一辈的亲戚有:侄儿、侄女,侄儿媳、侄女婿,甥儿、甥女,甥儿媳、甥女婿,等等。其中的血缘、宗族和等级特色突出极了。

外国人对这种表述和关系,常常是一头雾水,一筹莫展。英语中同“档次”的人一般用一个词表述。老岳母和老岳母的姐姐妹妹,老爷爷、曾爷爷是往前面加词缀,加一个加一个,太玄太上太曾祖到祖父,要连加一串相同的词缀了。

其实不用担心英语中的“人事”表达有问题,因为他们没有血缘、宗族和等级思维,完全没有血缘、宗族和等级的文化背景,没有这样的语言,也不需要这样的表达,除非你在做语言翻译而且要汉语文化掰扯个清楚。

不管怎么说,人类的语言、文字、思维、推理、判断、认知、智慧……包括下意识、无意识等复杂的过程,构成了认知科学。

在现代应试教育中,语言、文字、思维、推理、判断、认知、智慧……被“灌输” 、“接纳”涵括或取代,效果总是打折扣的。

在丰富多变、新奇惊喜的博物背景中,在以“体验” 、“激发”为特色的具身教育中,语言、文字、思维、推理、判断、认知、智慧……是开心绽放的,效果是事半功倍的。

在具身教育中,儿童、少年体验的过程,时时处处伴随着语言的讲说、表达,体验课程之后,有“体验笔记” 、“观察笔记”的总结、提高,兴趣贯穿期间,总是收获满满,成长可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