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梦是人的基本权力--《神秘巨星》


熟悉阿米尔汗的朋友,都知道他是印度的国宝级演员,许多在中国上映的印度佳片都是他的代表作,通过他的电影,除了了解到许多的印度文化,另外也给我们的思想和价值观上带来了许多深刻的启迪。其中《神秘巨星》是他女儿三部曲的第二部,该片也是导演阿德瓦·香登的电影处女作,在爱奇艺有着8.9的高分,在中国内地上映当天,夺得当日票房冠军

影片的故事很简单,通过在印度男权制社会中架构一个小女孩尹希娅追逐自己的音乐梦想的故事,其中还融入了母爱、女权、家庭暴力等多重主题,展现了女性存在感的缺失,用以小见大的手法深刻抨击了印度当前社会男权制度的不平等社会问题。

影片灵感来源于导演阿德瓦·香登在工作时听到的一个女儿教妈妈学开车故事,备受阿德瓦·香登想起了自己的母亲。而在男权至上的印度,所有的英雄都是男人,于是他想拍一个让女性也能做英雄的故事。

如果仅从小女孩尹希娅追寻梦想的励志精神出发,不免有些单调,难以感受这部电影的精彩魅力,剧中的女性角色尤其令我印象,下面我以女性角色为出发点,从矛盾--对立关系、隐喻象征、主题呈现这三个方面,由微观到宏观来剖析这部佳作的独特魅力。

神秘巨星中的男权思想(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1)

01:角色之间的矛盾对立关系的变化,是整部电影的叙事动力,多个角色所塑造的多条人物关系线,丰富了人物形象

①女儿尹希娅和父亲法鲁克之间的对立关系--梦想与现实的对立

男人在印度社会占主导地位,而女人只是扮演服从的角色,这是印度的社会现实。父亲法鲁克是印度父权制社会的一个代表,他希望女儿尹希娅能够多读一点书,只是便于以后能嫁的更好一点,女人终究只是男人的附属品。

而尹希娅作为杜鲁克的女儿,却热爱音乐,她在音乐方面也天赋异禀,她想要走上音乐的舞台,去自由地追逐自己的梦想,这样的行为正好与杜鲁克的男权思想背道而驰,尹希娅受到了父亲的阻挠,受到了印度父权制思想的束缚,父女二人的对立关系,也映射着梦想与现实的对立。

父女二人的对立关系贯穿整个剧情,由开始的微弱对立最后演变为极端的对立,这也代表着尹希娅对印度男权社会的挑战,对男女社会地位不平等的呐喊。

②女儿尹希娅和母亲娜吉玛之间的矛盾非对立关系演变到对立关系

娜吉玛很爱自己的女儿,在印度如此重男轻女的社会,她坚持生下了女儿尹希娅,她会为了女儿的音乐梦想偷丈夫的钱给女儿买冰淇淋,也会变卖自己的首饰给女儿买电脑,她会和女儿一起收看音乐节目,这样的母亲和女儿之间系无法产生对立关系

但是她们之间又是矛盾的,母亲娜吉玛在现实生活中总是遭受丈夫的家庭暴力,而她总是逆来顺受,从不反抗。心疼母亲的尹希娅劝她离婚,却遭到母亲的拒绝,尹希娅很不理解母亲为什么即使饱受折磨还是选择忍气吞声,向现实低头的母亲娜吉玛和反抗现实的尹希娅就构成了一种矛盾关系

随着剧情的发展,尹希娅去了孟买追寻自己的音乐梦想,受到歌星夏克提·库马尔的赏识,因而有机会给母亲找优秀的律师给母亲打离婚官司,但是母亲娜吉玛听到此事后,并不高兴,此时此刻,母女二人的矛盾彻底激化,两人的矛盾非对立关系演变到对立关系

女儿尹希娅觉得母亲以前不敢反抗是没有经济支持,可是现在有人愿意帮助她脱离丈夫的魔爪,她还是选择沉默,追求自由的尹希娅不理解母亲的行为。而娜吉玛的沉默其实是印度男尊女卑的传统思想已在她心中根深蒂固,女性依附于男性才能找到她们的社会位置

神秘巨星中的男权思想(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2)

③母亲娜吉玛和父亲克鲁克之间的矛盾非对立关系演变为对立关系

男性与女性本是出于性别差异而做出区分,当这种性格差异用社会语言编码后,文化便赋予了独特的社会内涵,在印度社会,男性是社会的主导者,女人便是男性的依附者。

丈夫杜鲁克会因为饭菜不合胃口或是下班回来没有给他递水等微不足道的小事,对她拳打脚踢,在杜鲁克的眼中,娜吉玛并不是妻子,更像一个仆人。多年来遭受到的家庭暴力,使她的身体和心灵都产生了双重创伤,但是她只是默默忍受,从不反抗。即使女儿尹希娅劝说她离婚,也遭到了她的拒绝,这是由渗入到她骨髓里的男权思想所决定的

男性的主动建构与女性的被动认同共织就了一张巨大的的性别之网将印度社会的女性深深地束缚着,她们在这里面不仅遭受着身体伤害,也遭受着精神的戕害,思想上的麻木使得夫妻二人无法构成对立关系,故以一种矛盾非对立关系存在。

在影片结尾父亲杜克鲁登机前因为行李超重,想要扔掉女儿尹希娅的吉他,娜吉玛知道吉他对于女儿的意义,一直沉默的娜吉玛这次终于爆发了,她当众签署了离婚文件,带着孩子们离开。沉默的娜吉玛终于要奋起反抗了,这也代表夫妻二人矛盾非对立关系转变为对立关系

女性对男权思想的质疑与反抗正是女性地位获得新生的开始,思想上的强大能够帮助她们战胜任何困难,只有女性自己的思想认识即主体意识觉醒,才能找到自己的话语权,才能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

神秘巨星中的男权思想(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3)

02:电影镜头里的具象物体不只是简单的摆设,黑色罩袍、飞翔的大雁、吉他富含导演隐藏的深意,刻画了主人公的内心情感

第一,飞翔的大雁代表着尹希娅对打破现实枷锁的渴望

在影片开头,火车上的一群女孩唱着歌儿,随后镜头切入到女主人公尹希娅,她微笑地看向窗外,再以长镜头特写切入到天空中飞翔的大雁,自由自在飞翔的大雁表现出少女对冲破现实牢笼的渴望,也是作为尹希娅想要追求自己的梦想,摆脱父权思想压迫的隐喻和象征

第二,黑袍的遮蔽是对女性自由思想的桎梏

印度长期的传统陋习迫使女性身着黑袍,遮住全脸,她们不被允许抛头露面,所以劳动参与率很低,仅有的劳动也只是局限在家庭劳动中,这也使得她们没有独立的经济来源,依附于自己的丈夫存在。

西班牙司法部长弗朗西斯科曾说过:全身式罩袍是对人类尊严的漠视,最恰当的解决方法是让它不复存在,而且在一些需要识别身份的公共场所里,这种服饰的出现显得格格不入。

尹希娅最初在YouTube上唱歌,害怕父亲知道,所以用黑袍遮住,在这里一直敢于追求梦想的尹希娅还是对父亲有所顾忌。勇敢的女儿对父亲的害怕也是父亲长期对母亲的迫害所导致的,就像她歌词里唱的那样:

有谁能告诉我,我身在何处。又有谁能知晓,我心之所向。

恐惧萦绕在我的梦里,令我备受煎熬,

恐惧盘踞在我的心头,令我千疮百孔。

最后由于母亲的反抗,让尹希娅彻底奋起反抗,变的无所畏惧。在颁奖典礼,她脱掉了黑色罩袍,让所有人都知道这个神秘巨星是谁,多年的压抑在此刻彻底释放,这一次让她彻底感受到了自由,感受到了女性的尊严

神秘巨星中的男权思想(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4)

第三,吉他是尹希娅对女性权力的呐喊

影片中女主人公尹希娅是个极具音乐天赋的少女,她对梦想的追求贯穿着整个情节,这把吉他在剧中也多次出现。

最后尹希娅狠心地丢掉了心爱的吉他,那一刻我哭了,她因为母亲的不肯离婚也彻底放弃了放弃了对梦想的追逐,停止对现实的战斗,想要缴械投降,一把吉他也将情节推向了最高潮

情节的反转也出现在这把吉他上,母亲娜吉玛知道吉他对于女儿的意义,此时此刻她捡起了垃圾箱里的吉他,并在离婚协议书上签字,这也代表着作为妻子对父权制的彻底反抗,作为母亲对女儿的爱。

神秘巨星中的男权思想(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5)

03:俗套却又直击人心的励志梦想故事,是梦想和是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也是对男权至上思想的瓦解,深化了影片主旨

影片中两位重要的女性角色就是女儿尹希娅和母亲娜吉玛,她们都在影片中的思想意识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下面我将以女性自我意识为出发点,解析母女二人打破父权制,追逐自我的过程:

①女儿尹希娅自我意识的觉醒

女儿尹希娅自我意识的觉醒主要力量来自于梦想和母爱。影片中的尹希娅塑造的是一个脾气有点暴躁,敢于追求梦想的小女孩形象,她从小对音乐充满了热爱,但是受到父权制的阻碍,她只能在黑暗中追寻着自己的梦想。

从一开始想参加音乐比赛却得不到父亲的支持,再到外国网站上唱歌的灵感一现变为害怕父亲的知道,最后接受母亲的建议穿上罩袍尽情的歌唱,后面又因为没有粉丝点赞和关注的焦急,到后面收获无数粉丝的开心,在这条追逐梦想的过程中她遇到了重重阻力,或是忧愁与恐惧,或是焦虑与等待,又或是兴奋与开心这一系列心理活动反映出她自我意识觉醒的一个复杂的过程

她会为了梦想会拼尽全力,上课时为了记下突现的灵感宁可被老师打手心,晚上会为了写新歌连夜作战。正是因为对梦想的追逐让她的自我意识觉醒,她开始对女性权力呐喊,这也是她突破父权制阻力的力量。

也是梦想给了她勇气,让她在飞机上敢于和男人争取本属于自己的座位,让她敢于和自己的伯乐夏克提争论唱法,她的思想意识属于她自己,不属于任何人

当然,她的自我意识觉醒也离不开母亲对她的爱,母亲会和她一起收看音乐节目,母亲会替她争取梦想出主意,受到家庭暴力的母亲一直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给女儿追逐梦想的自由。

②母亲娜吉玛自我意识的觉醒

娜吉玛的自我意识觉醒主要力量来自她对女儿无私的爱,不仅帮助女儿冲破现实的牢笼,也让自己获得了解放。

在印度男尊女卑思想的迫害下,娜吉玛仍然坚持生下了女儿尹希娅,她在女儿梦想的道路上给予了最大的鼓励与支持。从尹希娅最初鼓励母亲离婚遭到了拒绝到机场签下离婚协议书的反抗这一系列的变化过程反映出印度女性争取自由的困难,只有思想上的自我觉醒,才能真正拯救自己。

娜吉玛在机场捡回丢掉的吉他之前对于丈夫都是顺从的,尹希娅被命令丢掉吉他的那一刻,她知道女儿的梦想已经彻底破灭了,她知道尹希娅向现实妥协的绝望,这一刻彻底引爆了她多年来对家庭暴力,对女性禁锢的反抗,母亲那代人的自我觉醒远比尹希娅的觉醒更加困难,这一刻影片的主旨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也彰显了影片的更深层的含义,母亲才是那个神秘巨星。

印度女性存在感普遍缺失,她们在社会中地位低下,在生活中无法获得尊重和认同,缺失话语权,没有平等和自由。《神秘巨星》表面上是一个敢于追逐梦想的励志故事,实质上是在抨击父权制的不平等,通过梦想和母爱来终划破父权制的阴霾,成为反抗家庭暴力和禁锢女性的一把利器。

总结:

在我看来,这不仅仅是一部展示梦想与成长的电影,其中也蕴藏着鼓励女性追求独立与自由的哲思,如果我们仅从故事内容来观看此片,无法理解电影背后深刻的含义。因此,本文就从三个角度,由微观到宏观地展示了该片的独特魅力。

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才是抵达两性平等桥梁的根本,撕毁男性的主动建构与女性的被动认同这张禁锢之网,才能获得人格独立与自由。谢谢关注@番茄味小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