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诗歌

中文最难的十大语言(专家告诉我的中文的这七个特点)(1)

语言工作者活跃在跨文化、跨语言交际的第一线,对语言和文化的传承、发展和走向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中文是我们的母语,但我们是否真正了解中文?这一语言都有哪些特点?中文和英文都有哪些重要区别?我们将带着这些问题,与你共同赏析七首耳熟能详的中国古代诗歌作品,以诗看中文,以诗品中文。

1. 中文多重复,英文多变化

中文最难的十大语言(专家告诉我的中文的这七个特点)(2)

中文重重复,《子衿》充分体现了这一特点。构词层面的重复与段落层面的重复层层叠加递进,寥寥数语,一个女子思念心上人的形象、千回百转的幽思即跃然纸上。与中文相比,英文则注重变化。利用丰富的名字词汇、替代形式等手段尽量避免重复,除非是出于特殊的修辞需要。此处译文将“青青子衿”处理为“Blue-collared lad”,”悠悠我心/悠悠我思”处理为“you've long been in my heart/you're in my loving thoughts”即体现了中英文之间这一重要差异。值得一提的是,中文的重复并非机械、死板的重复,而是参差、多样的重复,可谓同中有异,异中有同。意思上不单调重叠,语音上却工整有序,抑扬顿挫,朗朗上口。

2. 中文表意,英文表音

中文最难的十大语言(专家告诉我的中文的这七个特点)(3)

中文是表意文字,一个字即可表示一个概念,同时对应一个单一的音节。英文为字母文字,与语音有更直接的对应关系,不同含义的词多为不同发音。在本诗中,译文为了传达同样的意思,须使用参差不齐的音节、单词和句法结构,但原作的形态之美、对仗关系、韵律之美则难以复制。

3. 中文少代词,英文多代词

中文最难的十大语言(专家告诉我的中文的这七个特点)(4)

在本诗的译文中,译者以第二人称形式生动还原了当时的场景,多次使用“you”, “your”, “my”, “it”, “mine”等人称代词和物主代词,体现了英文频繁使用代词,指代关系清晰的特点。与之相比,中文虽然注重人称,多以人为主语,但主语却往往被隐藏。例如,在原作中,“玉碗盛来琥珀光”、“不知何处是他乡”都隐去了动作背后的“人”,却并不妨碍读者从上下文中做出清晰推断。这也进一步说明了中文注重语境的特点,脱离了上下文,就无从谈翻译。

4. 中文简短,英文复杂

中文最难的十大语言(专家告诉我的中文的这七个特点)(5)

中文为分析语,英文为综合语。分析语没有形态变化,靠语序和虚词来表达语法关系;综合语则通过形态的曲折变化来表达语法关系。这与中文的表意、意合特点共同作用,赋予了中文简短、凝练的语言特点,多用散句、松句、流水和并列结构,长度以中短居多。相比之下,英文因丰富的形态变化、环环相扣的语法结构、明确的语序和连接关系,呈现了冗长、复杂的语言形态。王维这首名作《鹿柴》用二十个字即完成了情景、视角、感官、逻辑关系的多层次转换,营造了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的丰富画面,而英文译者为了再现相似的语义关系、音韵和意境,几乎用了长达原文两倍的字数。

5. 中文多动词,英文多名词

中文最难的十大语言(专家告诉我的中文的这七个特点)(6)

中文频用动词,表达简洁有力,具有动态的语言特点。相比之下,英文则多用名词和名词结构,更具静态特点。杜甫的这首《春望》,短短五个字中即可有两个动词,铿锵有力,摄人心魄。而英文译本则将“破“和“惊”分别弱化为系动词结构“is broken”和“are fearful”,将“感”和“恨”弱化为动名词结构,“连”弱化为副词。整篇译文虽符合英文语言特点,却无法体现原诗的力道和文学价值。

6. 中文模糊,英文清晰

中文最难的十大语言(专家告诉我的中文的这七个特点)(7)

分析语和意合语使中文自然呈现模糊的特点。在苏轼的这首《定风波》中,“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是被广为传颂的佳句。然而,是谁“归去“?”归去“哪里?”也无风雨也无晴“又究竟指什么?即使在中文译本中,也存在多种解读。在这一英译中,译者将”归去“处理为”Let me go back!”, 另有译本则处理为”I will go home”,“I carry on”等等。

7. 中文意合,英文形合

中文最难的十大语言(专家告诉我的中文的这七个特点)(8)

中文为“意合”语,多用并列结构,语义单位之间的逻辑关系靠读者所理解的“意思”串联起来,合为一体。英文则为“形合”语,多用从属结构,各单位之间的逻辑关系由介词、介词结构、连词、连接词、动名词等多种多样的语法形式清晰体现。这首元代马致远的著名散曲作品即充分体现了中文的意合特点。前三句全部由名词词组组成,多种景物并置,语言凝练至极,却传达出丰富深远的意蕴。与之相较,英译本须利用介词,将逻辑关系由“隐”变“显”,“小桥流水人家”被解读为“一条小溪从一个村舍旁边的一座小桥底下流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