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成家后立业正确么(还是先立业后成家)(1)

先成家后立业正确么(还是先立业后成家)(2)

宋·吴自牧《梦粱录·恤贫济老》中有言:“杭城富室多是外郡寓之人……四方百货,不趾而集,自此成家立业者众矣。”

其中有一个词:成家立业,沿用至今。

关于先成家后立业,还是先立业后成家,每个人都有各不相同的想法。但毫无疑问地是对于婚恋市场而言,年龄是一项很重要的资本。

有一个读者问,自己相恋三年的女朋友“逼婚”,说如果今年内两个人还没能结婚的话,就分手。

而读者想再拼一拼事业,他觉得有了家庭的负累之后,很难专心投入工作。并且,他觉得自己事业有成后,更能以高姿态娶女友过门。

我问,你觉得怎样才算事业有成?他说出了一个标准。我问,如果你达到了这个成功的标准,你对婚姻的期待还是如现在一样吗?

读者想了想回答,也许那时自己会觉得现任女友配不上自己,自己值得更好的。

我问,如果你创业不成,境况反倒不如现今了呢?他答:再蹉跎几年,也许自己会被抛弃了吧,毕竟现在也29岁了。

先成家后立业正确么(还是先立业后成家)(3)

先成家后立业正确么(还是先立业后成家)(4)

对于男性来说,如果你20岁刚出头,即便你一无所有,也有女孩子愿意嫁给你。那是因为你还年轻,还有拼搏的空间,未来有无限可能。

很多女孩不怕吃苦,不怕陪你打拼,怕的是一眼望到头的永远“吃苦”,年轻就预示着未来可期。

如果到了30多岁,男人依旧一无所有,那时没有多少女人甘心陪他走入婚姻的,结婚对于这样的大龄男青年来说,就成为了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而年龄对于婚恋市场中的女性来说,价值更是不言而喻了。这个,想必不需要我再赘述。

年轻,就意味着拥有范围更广的选择权,面对资源、数量更充足的单身异性群体。而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这个择偶的范围也在随之缩减,到一定年龄之后,你会发现已无人可选。

很多朋友痴迷于一些小说和电视剧,而那些投其所好的情节,比如:某30 女性被霸道主裁和小鲜肉呵护、狂追;某大叔受到和自己女儿年龄相当的辣妹花式表白……

这些,不过是为了提高购买量、收视率,在悄无声息地讨好受众群体。看似剧情唯美,但那些都是被夸大的小概率事件,脱离现实。

先成家后立业正确么(还是先立业后成家)(5)

先成家后立业正确么(还是先立业后成家)(6)

上面是从现实的角度来作为出发点,以下,从心理的角度来剖析一下。

婚姻并不如恋爱那么美好,是实打实的生活。而年纪越大越难结婚,越不想结婚,是因为大多数人早已看清生活。于是连带着对婚姻失望,甚至恐婚。

年龄越大,越想要找一个适合自己的人过一生,方方面面考虑得越周全,结婚的对象越难寻得到。

年龄越大,越难打破原有的惯性和舒适区,特别是当单身生活已经成为了一种常态的时候,很多人会刻意的逃避婚姻。

在生理上,年龄的增长也会影响人体的荷尔蒙激素分泌,表现出来的就是对异性的冲动和欲望减少。

那种朦胧美的恋爱,很多时候只有年轻人才向往、希冀。而到了一定年纪,一切都看得透彻、明白,没有了初时的那种好奇心,谈恋爱都变得越来越提不起精神,何谈结婚。

林青霞曾说:“维系婚姻的不止靠忍,还得消化所有的不愉快,彼此互相成长。”

听上去简单,落在婚姻里却太难。欲望降低、回报率不高,于是越来越多的男男女女选择对婚姻这件事躺平,不去“挣扎、磨合”。

先成家后立业正确么(还是先立业后成家)(7)

先成家后立业正确么(还是先立业后成家)(8)

而到底是先成家后立业,还是先立业后成家?无论男女,年纪大了,结婚真的比年轻时难得多。

私以为,普通人应当“先成家后立业”,当然重点是“普通人”三个字。

别和我说某某富豪娶了年轻貌美大长腿,那是个例,关注个例的时候,多审视自己。

女人的年龄是择偶的“重头戏”,而男人也不都是年到四十一枝花。男性虽然年龄属性相对弱一些,但也是存在着年龄附加值的。

简而言之,大龄男女受欢迎,是有先决条件的,而这个先决条件不言而喻。现实里,没有那么多女人喜欢大叔,特别是那种扎到人堆,就找不到人的大叔。而男人,更是专一,永远喜欢18岁的小女生。

当作为一个普通人,你的世界里是没有主角光环的。

保持不婚主义,那就不用焦虑。要是想成个家,还是要把年龄因素考虑进去的。

每个人的高光年龄都是转瞬即逝的,当年龄走下坡路的时候,就同时代表着事业和身体在大概率下的状态。别说谁自私,换你,你也不愿做傻白甜。

先成家后立业正确么(还是先立业后成家)(9)

-END-

先成家后立业正确么(还是先立业后成家)(10)

世界那么大,感谢你,可以看到我!

【文|唯唯安:笔有温度、为情发声,一个热爱文字的不典型写作者,邀请你共同感知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