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具商家针对小体型鱼的摄食特点,开发出的钩型并不少,比如袖钩、伊豆、溪流钩、秋田狐等等,其中袖钩使用最为广泛。有一种钩型相对特殊,名气不大,部分初学钓鱼者甚至从未听过。起初多用在黑坑、垂钓园等竞技水域,现在野钓使用人数也逐年递增。部分钓友反应,自从使用它,竟然抛弃了使用多年的袖钩。它是什么钩型?对,是海夕钩。本文以此为起点,一窥它的优势所在。
海夕钩型的特点
一款鱼钩,不管多么优秀,外在钩型直接决定了鱼吞食的难易程度,其材质的强度、韧性,乃至锋利度,则是完善、提升钩刺的准确率,不至于跑鱼、脱钩,这点对于海夕同样适用。
海夕钩条细、钩柄短,钩尖锋利,且偏向钩柄的一侧倾斜,即钩尖略有内敛。钩底略宽是海夕的显著特征,有点类似伊势尼,钩弯像钩尖过度平缓,并不“突兀、犀利”,钓友可将海夕和秋田狐对比,极为明显。需要指出的是,这里的钩柄“短”是相对同型号的袖钩而言,钩条比袖钩略粗,介于袖钩与伊豆之间。
普通的海夕钩多用高碳钢加工而成,基本能满足日常使用。目前黑坑钓友间流行一种钛合金材质的海夕钩,这种钩型与普通海夕钩相比,钩条、钩弯、钩柄等外形结构并不差异,区别在于材质。钛合金是以钛为主,同时加入了铝、碳、氮等多种元素材料,经特殊工艺加工而成复合材料,质量轻、强度大,所以用它加工成的海夕钩,在适口性和钩刺性具有显著优势。不可避免的是,钛合金材质的海夕钩价格高出不少,所以主要在竞技比赛、黑坑这些“不差钱”的人群流行。
海夕钩的具体应用
适口性佳、不跑鱼是海夕钩的优点,这需从两个方面理解。前文提及黑坑常用海夕钩,黑坑意味着什么?滑口鱼、轻口鱼、受刺激的惊恐鱼众多,这些鱼警惕性高,哪怕遇到再可口的饵料不会抢食,而是小口、慢口接触、品尝。
比如黑坑里被反复钩刺的鲤鱼,它嘴唇的开启大小、张合力度,都呈“小”的态势,吸食饵料的力量极其微弱,有时钩饵只是稍微摆动一丁点,这也解释是浮漂动作轻微,多小碎目的原因。海夕钩的特征就是钩门宽,滑口鲤鱼、鲫鱼不需要完全将饵料吞下,只要钩尖部分入钩,引起浮漂动作即可,这时钓鱼人及时提竿,钩尖瞬时刺破鱼的上嘴唇或上颚,恰是正口。而钩尖向钩柄方向倾斜,又起到很好的勒紧、锁住的作用。
海夕钩和袖钩两者针对中小体型鱼,在适口性及其他方面到底哪个效果更佳,是存在争议的。海夕钩相比袖钩,兼顾中小体型鱼的效果强一些,一是海夕的头条略粗,二是材质的硬度、韧性更佳,三是略宽的钩门更方便中体型的鱼吞食。不过海夕的质量比袖钩略大,这也导致钓特别小的鲫鱼、白条,袖钩更有优势,海夕更适合钓慢鱼,特别是冬季鱼口轻的时候。
写在后面:3号海夕足应对大部分的使用场景
按照海夕的设计,1号海夕可钩刺1两的鲫鱼;2号海夕应对2两的鲫鱼;3/4号海夕可垂钓3/4两的鲫鱼,7/8号及以上专门针对中大体型的鱼种。其实在实际施钓中,3号的海夕可轻松钩挂起5/6两的鲫鱼。有钓友曾用3号海夕斩获一条3、4斤的鲤鱼,当然这与钓友的提竿技巧、遛鱼方法密不可分,也充满了一定的偶然性。不过,3号海夕应对冬季的绝大数鲫鱼、鲤鱼完全没有问题,毕竟水温低,鱼的挣扎力度大大衰减。
原创:老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