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踩着薄暮走向余晖,暖暖的澎湖湾;

一个脚印是笑语一串,消磨许多时光;

直到夜色吞没我俩在回家的路上~~~~~”

当《外婆的澎湖湾》优美的歌声响起时,是否想起心中的那个外婆?

“摇啊摇,摇到外婆桥~~~~~” 当这首童谣回荡在耳边时,心绪是否已回到了外婆家?

外婆桥,童年的梦;外婆桥,心中的爱;外婆桥,通向幸福的桥,你心中的外婆桥是什么样的呢?

外婆是我心中永远挥之不去的思念,是童年的美好记忆。

我的外婆是个”童年媳妇“,外婆的父亲赌钱输了,把外婆卖给了对方做儿媳。嫁给外公时只有十三岁,外公十一岁。自嫁到外公家那一天起,开始洗衣、做饭、赶鸡喂牛、”伺候“外公一切的日常,辛劳操持了一辈子。

无数个宁静的乡村夜晚,外婆坐在油灯下不是缝补、裁剪就是织着什么,她手里总有干不完的活儿。一边还给依偎在她身边的孩子们讲民间故事,柔柔的灯光、柔柔的声音、柔柔的面容,融合成一幅幅柔柔的画布。

小时候,每次去外婆家,她总是拿出珍藏已久、仅有的一点点好东西偷偷塞给我,生怕被别人抢了似的。有时是鸡蛋、有时是小黄瓜、小柿子,有时是一小撮豆子。只要她有的,就会毫不保留地全部给小兰。

记忆中最深的一次是外婆把我拉到一个没人处,笑眯眯地从她厚实的大棉裤里摸了半天,摸出一颗带着体温的快要化掉的糖,用那双布满双茧的手捧给了我,满面慈容的说:吃吧吃吧!那一刻,我的眼睛有些模糊,看不清外婆的模样了,接过糖块,放进嘴里,喉咙哽咽了,真甜!

外婆桥摇啊摇(摇啊摇到外婆桥)(1)

每每提起外婆,呈现在眼前的画面总是那幅慈祥的面容、花白的头发、粗糙的双手和一颗温暖、柔软又坚强的心。

高尔基《童年》中所述他的外婆:她为人善良,爱亲人,爱邻居,爱所有的人。她心甘情愿把生活中的一切压力都承担下来而毫无怨言。生活的困苦、丈夫的殴打、儿子的忤逆……都熄灭不了她内心深处的仁爱之光。

外婆,占据着每个人心中那不可撼动的位置,无可替代。岁月流逝,也许,外婆已经走远,但,这最亲的人,就是,地上一个个的送,天上一个一个的接,到最后还是会团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