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惊艳的红楼梦的细节(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1)

红楼是从各个角度展现女性美以及中国古代社会世态百相的史诗性著作。

《红楼梦》,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一般认为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富贵公子贾宝玉为视角,以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为主线,描绘了一批举止见识出于须眉之上的闺阁佳人的人生百态,展现了真正的人性美和悲剧美,可以说是一部从各个角度展现女性美以及中国古代社会世态百相的史诗性著作。

令人惊艳的红楼梦的细节(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2)

作者: [清] 曹雪芹 著 / 高鹗 续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年: 1996-12

曹雪芹(约1715年5月28日—约1763年2月12日) 名沾,字梦阮,号雪芹出生于江宁,曹雪芹出身清代内务府正白旗包衣世家,祖父曹寅做过康熙帝的伴读和御前侍卫,后任江宁织造,兼任两淮巡盐监察御史,深受康熙新人。在康熙、雍正两朝,曹家祖孙三代四个人主政江宁织造达五十八年,家世显赫,极富极贵,是当时南京第一豪门,天下推为望族。

令人惊艳的红楼梦的细节(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3)

重修江宁织造博物馆

雪芹早年在江宁织造府亲历了一段锦衣纨绔、富贵风流的生活。“每日只和姊妹丫鬟们一处,或读书,或写字,或弹琴下棋,作画吟诗,以至描鸾刺凤、斗草簪花、低吟悄唱、拆字猜枚”,“只在园中游卧,每每甘心为诸丫鬟充役,竟也得十分闲消日月”。他终生都对这段生活记忆犹新。这也是《红楼梦》的创作者背景。曹雪芹本人也是贾宝玉的原型。其中,四大家族里,也是曹家的原型。

但是到了雍正六年(1728年),曹家因亏空获罪被抄家,从此一蹶不振,日渐衰微。曹雪芹随家人迁回北京老宅。

经历了生活中的重大转折,曹雪芹深感世态炎凉,对封建社会有了更清醒、更深刻的认识。他蔑视权贵,远离官场。虽然贫穷,但曹雪芹素性放达,爱好广泛,对金石、诗书、绘画、园林、中医、织补、工艺、饮食等均有所研究。

令人惊艳的红楼梦的细节(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4)

曹雪芹北京西郊故居

晚年,曹雪芹移居北京西郊。生活更加穷苦,庭院布满杂草,吃饭喝酒都需要赊账。曹雪芹住草庵,赏野花,过着觅诗、挥毫、唱和、卖画、买醉、狂歌、忆旧、著书的隐居生活,领略北京市井文化,一面靠卖字画和亲友的救济为生。

艰难的生活中,曹雪芹把半生的经历和不得志都融入在创作里, “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终于创作出极具思想性、艺术性的伟大作品——《红楼梦》。

令人惊艳的红楼梦的细节(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5)

令人惊艳的红楼梦的细节(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6)

很多人提到红楼梦,首先想起的是丰富的人物形象,多情的贾宝玉,泼辣的凤姐,大家闺秀的典范薛宝钗,小家碧玉又敏感的林黛玉,还有更多性格鲜明的丫鬟、小姐、夫人们。在五章,大多女性都被收录在《金陵十二钗》的正册和副册、又副册中,配以判词和花语。其中也不乏伪善的官员,市井小民等,是一幅精致复杂的清代生活图卷。

《红楼梦》开卷第一回第一段“作者自云”即是曹雪芹自序。在这篇自序中,曹雪芹以真实身份出现,对读者讲述写作缘起。据他自述,他是依托自己早年在南京亲历的繁华旧梦而写作此书。因一事无成,猛然回忆起年少时家里所有的女孩儿,觉得她们的见识才气远远超过自己,不禁深自愧悔。祖上九死一生创下这份家业,自己不务正业,不听从父母老师的管教,以致长大后一技无成,半生潦倒。

近代教育家蔡元培认为,《红楼梦》是清康熙时期的政治小说,揭露了清朝政治体制的问题。“作者持民族主义甚挚,书中本事在吊明之亡,揭清之失,而尤于汉族名士仕清者离痛惜之意。”王国维认为,《红楼梦》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悲剧,与国人精神相悖,但正是经典的意义所在。“之所以大背于吾国人之精神,而其价值亦即存乎此。”

令人惊艳的红楼梦的细节(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7)

而作家鲁迅认为,《红楼梦》的要点在敢于如实描写,并无讳饰,和从前的小说叙好人完全是好,坏人完全是坏的,大不相同,所以其中所叙的人物,都是真的人物。总之自有《红楼梦》出来以后,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它那文章的旖旎和缠绵,倒是还在其次的事。

胡适认为,《红楼梦》是曹雪芹的自叙,只是老老实实的描写这一个“坐吃山空”“树倒猢狲散”的自然趋势。正因为如此特殊的经历,才让《红楼梦》成为一部自然主义的杰作。

《红楼梦》规模宏大、结构严谨、情节复杂、描写生动,塑造了众多具有典型性格的艺术形象,堪称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的高峰,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红楼梦》不仅对后世作家的创作影响深远,而且在绘画、影视、动漫、网游等领域产生了大量优秀衍生作品,学术界、社会上围绕《红楼梦》作者、版本、文本、本事等方面的研究与谈论甚至形成了一种专门的学问——红学。

书中庞大的世界观和复杂的人物结构、政治背景、精致的美食、建筑、服饰等描写,都被后代研究学家和读者们反复阅读与品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