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世遗泉州的“福”文化,底蕴深厚,历史悠久。据不完全统计,泉州带“福”的地方多达600多个,这些“福地”遍布全市。每个“福”地都是“福”文化的一抹缩影。

曾说过,“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泉州人的血液中流动着爱拼敢赢的基因,带着“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的信念,他们用双手奋斗出幸福生活。

当姓“福”村遇上幸福事,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泉州市委网信办和闽南网联合策划推出系列报道——《姓“福”村的幸福事》,为你讲述“福”地的故事。

闽南网9月27日讯(闽南网记者 姚珊红 洪泓塬 文/图/视频)行走在南安市康美镇福铁村的福铁溪沿岸人行道上,两旁绿树掩映,火红三角梅、粉色美人蕉等花儿开得正艳,田地里的农作物长势喜人,红墙燕尾的闽南古厝错落有致,水流声、鸟鸣声、虫吟声,声声入耳,好一派田园风光。

福铁村,2017年被评为福建省“千村整治、百村示范”美丽乡村示范村,2019年被列为省级水土保持生态村、泉州市乡村振兴示范村,2020年获评福建省“美丽乡村”特色村、福建省乡村旅游村、泉州市“乡村记忆文化”项目示范村,2021年获评南安市“文明村”及“和谐村”。该村开启“美颜”模式,正一步步朝着兴农富民生态样板村的方向前进。

美丽宜居示范村升级版(姓福村的幸福事NO.20泉州南安市福铁村)(1)

清清小溪水,绕村入江流

村庄从“素颜”变“美颜”

福铁溪小流域总长3公里多,溪流穿村而过。“我们福铁溪,之前杂乱无章,周边环境很差。”福铁村党总支委员傅后洲介绍,河道没有改造之前旁边都是杂草,很多污水随意排放到溪里,水质很差。2017年,福铁村以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为契机,开展福铁溪小流域水土综合治理,获上级部门部分专项资金补助,村里筹集一部分资金,充分利用乡土材料鹅卵石砌筑河岸,整治河道两边绿化、污水自动处理,路上还分段设置小石墩,以方便村民休息,打造成集运动休闲一体的河滨公园。

美丽宜居示范村升级版(姓福村的幸福事NO.20泉州南安市福铁村)(2)

福铁村旅游导览图

目前,福铁溪沿线,已成为村民锻炼健身的好地方。“每天凌晨5点多,我沿着这条福铁溪,走到丰州石门,来回约7公里,大概花75分钟。”退休小学校长林加吉乐呵呵地说,福铁溪整治后,沿途风景特别好,吸引了很多人来这里散步。

这条小溪的整治,改变了村容村貌,同时带动了周边30多栋旧大厝整修,并保留了传统古朴味道,让村庄的“颜值”提升了好几档。

美丽宜居示范村升级版(姓福村的幸福事NO.20泉州南安市福铁村)(3)

航拍福铁村一角

据了解,2017年以来,福铁村筹资完成了福铁生态河道漫步长廊及各自然村节点绿化美化提升、福铁山庄特色田园综合体、福水水塘公园、民宿景观公园、福铁小学标准化、村主干道亮化等建设,村容村貌大为改变,逐渐形成共建美丽乡村、共享美好生活的局面。

交通便利促进经济发展

生态优产业富,产业发展交通先行。福铁村距泉州市区、南安市区12公里,省道215线全村南北穿境而过,诗康县道东西穿境连接215线、南洪公路、国省纵三线,距离泉三高速南安互通口15公里。

美丽宜居示范村升级版(姓福村的幸福事NO.20泉州南安市福铁村)(4)

福铁村交通便利

便利的交通条件为招商引资提供有力基础保障。“村里大大小小企业五六十家,规上企业十多家。”福铁村党总支书记、村主任傅剑文介绍,因为交通便利,辖区内有福新工业园,森源家私、天龙环保、环亚泡塑、隐形盾鞋服、辉宏(福建)无纺布集团、康达考试场等一大批企业。

“我是福铁村人,在康达考试场上班已经三年了,离家近,方便接送小孩,我觉得很幸福。”傅彩华的脸上洋溢着满足。

美丽宜居示范村升级版(姓福村的幸福事NO.20泉州南安市福铁村)(5)

康达考试场

傅剑文介绍,福铁村有人口5000多人,大部分村民留在村里,只有一小部分人到全国各地经商或务工。村里家居、纺织、鞋服等产业发达,解决本地村民就业问题,同时,还吸引2000多外来人口,带动了当地餐饮、住宿、商店等服务业的发展。

努力打造兴农富民生态样板村

“我们提升美丽乡村建设,改善村民人居环境,给村民提供休闲娱乐好去处。”福铁村党总支书记、村主任傅剑文表示,2016年,他们考虑到福铁村尤其是福水自然村周边环境优美,村内保存了大量闽南古大厝、宗祠、戏台等历史文化资源,便萌生了结合各类资源、更好地发展乡村经济的想法。

村里通过组织村两委、党员代表和村民代表赴南安向阳以及漳州、厦门等地参观学习,决定通过农村闲置宅基地与闲置农房的多元化,发展乡村共享经济、创意农业、特色文化产业,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让村民的闲置农房、农地“活”起来,既改善乡村环境,又提高村民收入。

美丽宜居示范村升级版(姓福村的幸福事NO.20泉州南安市福铁村)(6)

出砖入石

2019年,位于福铁溪旁的福铁山庄应运而生。“福铁山庄是村里环境进一步提升后的项目。村委会开发福铁山庄项目,将古厝修缮改造成民宿、党员驿站、文化艺术馆等,美化了村容村貌。同时,该项目带动了周边村民古厝的开发,进一步提升村里的环境。”福铁村党总支部副书记林文龙介绍,今年暑假,福铁山庄组织开展阅读写作、书法、创意色彩、户外拓展等夏令营活动,吸引了一百多人来参与。

美丽宜居示范村升级版(姓福村的幸福事NO.20泉州南安市福铁村)(7)

美丽宜居示范村升级版(姓福村的幸福事NO.20泉州南安市福铁村)(8)

闽南古大厝

据悉,福铁村美丽乡村核心区有明清历史建筑10余栋,旧石厝138栋,家庙、宗祠6处,公共戏台4处,以传统民居为载体,用“微创手术”的路径去激活乡村的潜能,让艺术与农耕在山、湖、田、筑间碰撞出新的乡韵。

对于福铁村的未来,傅剑文介绍,今后,福铁村将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扎实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山区综合开发,把福铁山庄的规模延伸到附近的观音亭水库和铁尖寨山,开发通往铁尖寨、古官道旅游道路,将各个景点串起来,形成福铁山庄休闲项目、铁尖寨休闲观光健身项目,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和美丽乡村特色旅游;探索村集体预留发展用地开发模式,以335(诗康线)康美复线一期工程、闽南科技学院东溪校区建设为契机,把村集体经济发展盘子做大做强;加强农村饮水安全,争取福铁村长岸、过沟、小坂、东山后自然村自来水工程建设,将生态、经济和社会三大效益有机统一,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努力打造兴农富民生态样板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