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孩子学习困难、学习动力不足的情况,父母该如何做?

首先,要找出孩子学习困难、学习动力不足的原因。是孩子自身学习能力不足,致使孩子对学习失去了兴趣,还是家庭环境给了孩子不好的影响,抑或是社会大环境的不良影响?

找出原因来,才好“对症下药”。

如果孩子是因为自己学习成绩不好,在学习中遇到了太多困难和拦路虎,致使自信心不足,对学习丧失了信心和兴趣,失去了学习的动力,那么,就要想方设法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让孩子重拾自信心。

(孩子学习困难学习动力不足)(1)

心理学当中,有一个“登门槛效应”,就是一开始先用一个小的简单的目标吸引关注度,然后再逐渐加大目标困难。

应用到孩子学习上,就是先找出孩子学习当中存在的小小优点,重点加以鼓励和表扬,从而让孩子有了一点小小的信心,并愿意继续努力,让这个优点更加突出和扩大。

等到孩子有了更大一些的进步以后,家长要及时给予孩子肯定,夸奖孩子有学好这门科目的优势。等到孩子的某一门优势科目取得了很大进步以后,家长要及时跟进表扬,让孩子觉得自己只要努力,也是可以学好的。然后,家长再鼓励孩子攻克下一门相对稍强的科目,这样就像“升级打怪”一样,孩子的优势科目越来越多,成绩越来越好,自然就对学习越来越有信心,也越来越有兴趣了。

这个进步和升级的过程,或许会很快,也或许会很慢,家长一定要有十足的耐心,多多陪伴和鼓励孩子,让孩子的成长学习之路不孤单。

(孩子学习困难学习动力不足)(2)

如果孩子觉得学习没什么意思,学习很枯燥很累,不如玩游戏轻松,不如做网红明星又风光又有钱,那么就是孩子的学习价值观出了问题。家长就要反思和自查,是不是放纵孩子玩手机游戏太多?是不是自己没有做好榜样?是不是让孩子整天看一些网红的不良视频,让孩子树立起了不好的价值观?

一个人要想有所成就,一定会有自己的理想和目标。而一个中学生,如果没有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没有远大的理想,没有学业上的目标,他(她)就会失去方向感,找不到学习的意义和动力。

所以,我们做父母的,首先要尊重知识、尊重老师,自己陪伴孩子多读书,多探讨人生的意义和责任感,让孩子树立起为国奉献、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抱负,也可以和孩子讨论一下孩子将来感兴趣的职业和追求,并且鼓励孩子为了实现目标,从当下就开始努力。古语说,有志者事竟成,孩子必须对于未来有目标有追求,才会乐于学习,不惧困难,变父母老师“要我学”为“我要学”。

(孩子学习困难学习动力不足)(3)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为人处世的榜样。所以,父母要想孩子热爱学习、积极向上,自己先要做到爱学习、求进步。无论是父母在工作与事业上的孜孜以求、全力以赴,还是父母在家时手捧书卷、乐读好学,或是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不抱怨不退缩而是努力解决问题,父母的这些优良品质,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孩子,让孩子在面对学习时也能够满怀信心、不甘落后。

总之一句话,要想孩子变优秀,父母就要努力成为优秀的父母。加油吧!与所有父母共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