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咯,各位淀粉们,大家晚上好呀!今天,小历带给大家的干货是中外历史阶段特征的对比,对于回答大题,“分别说明xxx和xxx的背景(原因)等”是非常有用滴哦~不信小历的话,我们可以一起用这道高考题试试哦~先把材料看完再看题目哦~

羊了个羊真的有这么好玩吗(羊了个羊玩够了)(1)

小历干货第一弹

一.公元前8世纪—公元前3世纪的中西方

(1)中国处于春秋战国时期

A.考点

政治:宗法制及分封制的瓦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萌芽

经济:铁器牛耕的出现、土地私有制及小农经济的确立

思想文化:百家争鸣、孔子、孟子、荀子与儒家思想的形成,诗经,楚辞,战国司南

B.阶段特征

总特征: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大动荡、大变革、大发展的社会转型时期

政治:宗法制及分封制瓦解,各诸侯国进行称霸争雄及社会变革,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萌芽经济:开始进入“铁器时代”,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确立,小农经济开始占主导地位

思想文化:“百家争鸣”局面,科技、文学、艺术取得了重要成就,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文化高峰,中华传统文化开始形成

(2)西方处于古希腊罗马时期

A.考点

政治:

(1)雅典民主政治地理环境与城邦制度对希腊文明的影响,雅典民主政治的内容及其意义。

(2)罗马法:罗马法的内容与作用

文化: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1)智者学派:普罗塔哥拉的思想主张。

(2)苏格拉底

B.阶段特征

特征:西方文明的源头

政治:古希腊城邦民主政治成为西方民主政治的源头,古代罗马形成欧洲最早较为完备的法律体系,不仅维系了统治而且对近现代西方的法律建设产生深远的影响

经济:工商业繁荣,海外贸易发达,奴隶制经济高度发展

思想:希腊出现世界上最早的古代人文主义思想,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基本特点,是近代启蒙思想的源头

定哥的笔记书也有总结得非常精炼的阶段特征哦~不想手抄得累累的,可以入手一本哦~

看完干货第一弹后,我们再来再看看题目的正确答案吧!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历史》与《史记》产生的历史背景。(12分)

历史:古希腊城邦的发展与人文精神;希腊文明与其他文明的广泛接触;丰富的历史与神话传说;海外贸易与工商业比较发达。

史记:多民族统一国家的稳定与繁荣,儒家思想的影响;史学传统;丰富的历史文化积累。

你有没有发现,很多答案几乎都是从小历总结中外历史阶段的对比提炼而来。是不是觉得小历的干货还是有点用呢~一弹肯定不够的啦,下面还有好多弹哦~

小历干货第二弹

二、10世纪中期至14世纪

(1)中国处于宋元时期

A.考点

政治:宋朝弱干强枝,重文轻武:元朝行省制度

经济:

(1)手工业:制瓷业(景德镇等众多名瓷窑)、棉纺织业(棉花种植及技术推广到闽粤等地区,元代黄道婆对纺织工艺进行革新)

(2)商业:市坊界限被打破;草市、夜市更加繁荣;四川出现交子;海外贸易发达

(3)文化:朱熹的理学思想:宋词元曲:指南针、火药、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与传播

B.阶段特征

总特征:封建社会继续发展时期

政治:中央集权进一步强化

经济:经济重心南移,封建经济继续发展

思想文化:儒学新发展,文化高度繁荣,四大发明外传

(2)欧洲处于中世纪的封建统治的黑暗时期

三、公元14-18世纪的中西方

(1)中国处于明清时期

A.考点

政治: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君主专制制度加强的影响

经济:

(1)农业:棉花广泛种植

(2)手工业:私营手工业占主导、棉纺织发达、粉彩瓷器、资本主义萌芽

(3)商业:中小市镇的发展、著名商帮(徽商、晋商)、会馆: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重农抑商政策:海禁政策

思想文化:

(1)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李贽、黄宗曦、顾炎武、王夫之的思想

(2)明清小说京剧的产生

(3)书法艺术的新发展

B.阶段特征

总特征: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巩固和封建制度的渐趋衰落:中国社会处于由古代文明向近代文明转型的前夜

政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走向极端

经济:农耕经济高度发展,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与西方相比,中国已经开始落后于时代发展潮流

外交:闭关锁国政策阻碍资本主义萌芽,使中国与世界隔绝,开始落后于世界潮流

思想:传统文化统治地位,但出现反专制的民主思想,市民文化兴起,文学、绘画、戏曲等出现新的成就

(2)西方处于工厂手工业时期

A.考点

政治:

(1)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权利法案》责任制内阁的形成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2)美国共和制的确立:1787年宪法

经济:

(1)新航路的开辟新航路的开辟及其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

(2)荷兰的殖民扩张,英国的殖民扩张,殖民扩张对世界市场形成的影响

思想:

(1)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薄伽丘、莎士比亚,马丁·路德的主要思想,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文化

(2)启蒙运动: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的启蒙思想,启蒙运动时期人文主义的发展

(3)经典力学体系形成

B.阶段特征

总特征:资本主义童年时期,从手工工厂向资本主义机器大生产(工业文明)过渡的准备

政治:资本主义代议制民主政治初步建立

经济: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出现

外交:开始了全球性的交往和早期殖民扩张

思想文化:掀起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促进人文主义内涵不断丰富:近代自然科学形成

四、19世纪中期的中西方

(1)19世纪中期西方

A.考点

政治:

(1)美国共和制的确立:1787年宪法

(2)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德意志帝国宪法

(3)《共产党宣言》,巴黎公社

经济:工业革命与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思想文化:

(1)改良蒸汽机汽船、火车进化论

(2)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列夫·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

B.阶段特征

特征:人类进入工业文明时代

政治:资产阶级代议制不断拓展和完善: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蓬勃发展

经济:人类类开始向工业文明转型,工业文明时代到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外交:出现全球性范围的海外扩张

思想文化:科技成为社会进步的推动力,文学艺术出现批判现实主义思潮:进化论使人类思想发生飞跃

(2)19世纪中期中国

A.考点

政治: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

经济: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诞生

思想文化:新思想的萌发:林则徐“开眼看世界”魏源的《海国图志》

社会生活:

(1)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西装

(2)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自行车传入

B.阶段特征

特征:中国近代化的孕育和起步

政治: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人民掀起大规模的反清斗争:民族资产阶级产生经济: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并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诞生

思想文化:西学东渐的大规模传入,传统思想受到冲击

社会生活:西方生活方式传入中国,社会生活开始近代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