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成安林

7月13日,一场夏雨过后,温县番田镇西留石村农田里一片新绿、生机勃勃,玉米苗随风摇曳,长势喜人。

“即使不下雨,灌溉也不愁。”西留石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张栋新说,这两年,灌溉方式不再采用大水漫灌,都采用了绞盘式喷灌机或者滴灌带,只需打开开关,汩汩清水就能涌进田间地头。

焦作哪有土地流转(焦作市温县耕地全托管)(1)

站在地头,他和邻村西南马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张庆杰,探讨着如何利用好耕地全托管经营模式,从地里“掘金”,带领村民致富奔小康。

全托管经营模式是啥?

“村集体流转土地后,委托农业全托管公司负责耕、种、管、收、销等整个生产过程,村集体每季支付托管公司每亩600多元的托管费,全托管公司像是村集体的‘长工’。”张栋新娓娓道来。

西留石村全村耕地2733亩,村集体流转面积2626亩,其中1013亩耕地采用全托管模式,剩余耕地转租给大户经营。

张栋新掰着手指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就拿今年小麦这季收入来说吧,小麦亩产1050斤,小麦单价1.57元/斤,亩均纯收益339.88元,夏粮纯收益344303.5元。加上种粮大户转租的效益151300元,本季总纯收入495603.5元。

“俺村采用全托管模式尝到了甜头,村集体收入蹭蹭地往上涨。今年秋季,俺村计划把剩余耕地也交给‘长工’来种。”望着玉米苗,张栋新高兴地合不拢嘴。

番田镇党委书记马继辉介绍,为发挥好“统分结合”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中村集体“统”的作用,推动土地规模化、机械化、智能化经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该镇创新新型集体化土地规模经营模式,打破现有户、组、村地界建立“1000亩管理单元”。

截至目前,番田镇村集体已流转土地1.5万亩,占到全镇耕地面积的24%,村集体年净增收400多万元,已建立了新型集体化土地规模经营双西5000亩示范区、段村千亩示范区、刘谢千亩示范区和金香千亩示范区4个示范区。

这样一来,可耕种面积增加5%,生产成本降低10%,生产效益提高10%,地还是那些地,收入增加了、成本降低了、环境友好了,直接推动了新技术、新装备、新农机的应用,加快了农业现代化步伐,实现了村集体、村民的双增收。

放眼全县,温县正以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为主线,以农村土地经营为突破口,通过“县 乡 村 村民 全托管公司”五位一体齐发力,探索新型集体化土地规模经营模式,积极建设产业兴旺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