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李晓旭 孙远明 潘世金
昨晚(11月11日晚),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壹点号直播课堂新一期《趣味汉字课》如期而至。
本期节目,我们走进了山东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和五年级七班的同学们面对面互动,部分老师一同听课。
节目中,汉字研究达人吴永亮老师带着同学们一起去探究了“崇尚民主、崇尚科学”这八字校风背后的文化内涵。
崇尚
崇:从山从宗(高大殿堂)。本义为山高大。引申指尊敬,如崇拜、推崇、尊崇。再引申指提倡:崇尚。
崇经常与祟混淆,天祸为灾,人祸为害,神祸为祟。
除此之外,粜和籴也是一组经常混淆的字。粜(tiào)的意思是卖出粮食,粜米。 籴(dí) 的意思是买进粮食,籴米。 吴老师同时提醒同学们,在学习的时候要善于以组为单位进行记忆。
尚是象形字。它的金文就像一个酒杯。在远古时代,粮食很少,没有很多的粮食用来酿酒,所以能端起酒杯的人都是十分尊贵的。由高尚的尚引申出来的“堂、常、棠、掌、裳、党……”等一类的词是很美好的。
民主
民最早的甲骨文是一个“刀扎着眼睛的”样子。在古时候,人们抓住奴隶第一件事就是将俘虏的左眼睛搞瞎,为了防止逃跑和及时辨别俘虏身份。民的本意就是奴隶。
主字最早的甲骨文是一个火把的样子,代表火焰,一步步的演变过程中成了如今的样子,但主字上方的点一直保留,予以为火苗。
科学
科:一个禾一个斗,寓意收回庄稼后要用斗来测量粮食的重量,由此引申出科学的研究和探索的意思。
同时,吴老师为我们讲了一个成语:科头跣足。科头跣足是不带帽子、不穿鞋的意思,由此表示一个人十分贫困。
有趣的故事、丰富的内容,再加上吴老师精彩的讲解,一堂《趣味汉字课》让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记者发稿时,本期直播全网总观看量达到199.6万。
作为本期《趣味汉字课》录制节目的学校,这个熔载着六十五年教育文化精髓的圣地,秉承着山东师范大学厚重的文化积淀,她走过了半个世纪,经历了五十年的风雨洗礼,秉承山东师大厚重的教育积淀,坚持育人为本、改革发展并举,砥砺耕耘、自强不息,现附小以她教育理性的光华、勇立潮头的风格和桃李满天下的芬芳气息矗立在山东省小学教育之林,现已发展成为一所具有现代化办学条件、现代化教育理念、现代化师资队伍的山东省省属重点小学。
如果您还没看够,或者想把本期内容分享给他人,可以扫描上方海报中的二维码或者点击链接进行观看
>>
壹点号直播·趣味汉字课丨走进山师附小:解密校风背后的文化内涵
作为本期《趣味汉字课》录制节目的学校,这个熔载着六十五年教育文化精髓的圣地,秉承着山东师范大学厚重的文化积淀,她走过了半个世纪,经历了五十年的风雨洗礼,秉承山东师大厚重的教育积淀,坚持育人为本、改革发展并举,砥砺耕耘、自强不息,现附小以她教育理性的光华、勇立潮头的风格和桃李满天下的芬芳气息矗立在山东省小学教育之林,现已发展成为一所具有现代化办学条件、现代化教育理念、现代化师资队伍的山东省省属重点小学。
本期主讲老师,吴永亮,曾在山东省新闻出版局工作。著有《跟着部首去认字》《中国汉字的故事》《有趣的会意字》等书,另外,他还对《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提出修改意见,《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出版时采纳了其近20条建议。吴永亮授课,激情满满,通俗易懂,风趣幽默,常用故事开道,用身边最近发生的例子说理。
《趣味汉字课》是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壹点号科普直播课堂开设的一档栏目,栏目以中小学生和家长老师为目标受众,从2020年11月开播至今,平均每期直播各平台总播放量50万左右,互动评论千余条。截至目前,仅在齐鲁壹点平台上,专题总观看量近2500万。
趣味汉字课》以推广汉字识读技巧、提升学生书写能力、弘扬传统文化、助力学校德育教育为主要内容。讲师在解构汉字的同时,延展出文字背后的历史典故与创字源头,同时加以书法鉴赏与书写指导,使得节目内容更加丰富多元。生动活泼、干货满满的趣味课堂,深得广大家长朋友和孩子们的喜爱。
《趣味汉字课》将于每周四晚7点在齐鲁壹点客户端、齐鲁晚报微博、新浪、百度、今日头条、西瓜视频等平台同步直播。敬请关注!
同时,也欢迎大家加入“趣味汉字课微信群”,与学者一对一交流互动,接收直播更新提醒!
(因为趣味汉字课①②群已满,无法扫码添加,请扫码加入③群)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