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宣三十文

宣三十文,我之前写过一篇完整的《宣三十文全攻略》了,所以这次就讲得粗一点。

怎样才能捡漏铜元(看不透这些铜元)(1)

怎样才能捡漏铜元(看不透这些铜元)(2)

怎样才能捡漏铜元(看不透这些铜元)(3)

怎样才能捡漏铜元(看不透这些铜元)(4)

怎样才能捡漏铜元(看不透这些铜元)(5)

怎样才能捡漏铜元(看不透这些铜元)(6)

不管怎么去跟着脚印走,字总是不好。

第一枚存疑币,整个字都比真品粗,“十文”两个字,和真品出入较大。其实最大的问题,我没有截图,在“文”字一点,写的太难受了。

怎样才能捡漏铜元(看不透这些铜元)(7)

第二枚,“十文”两字,笔画交接处,都有粘连感,没有真品的干净。

怎样才能捡漏铜元(看不透这些铜元)(8)

2、民国伪满冀东一分

怎样才能捡漏铜元(看不透这些铜元)(9)

怎样才能捡漏铜元(看不透这些铜元)(10)

冀东一分从打制状态上分辨真疑,看背面珠点。真品的珠点是圆柱,存疑品的珠点是半球,也就是我们说的呈“水滴状”。我个人感觉这个就是液体在固化时,表面张力的作用。

怎样才能捡漏铜元(看不透这些铜元)(11)

怎样才能捡漏铜元(看不透这些铜元)(12)

我们比较下文字:文字上,存疑币的笔画有顿感,比如捺的起笔,比如“东”字里笔画形成的空隙较小,以及“政”字捺收笔,两枚是完全不同的写法,真品有回锋收笔。

怎样才能捡漏铜元(看不透这些铜元)(13)

怎样才能捡漏铜元(看不透这些铜元)(14)

3、民国四川军政府五文

四川军政府五文细版很多,这是左旗面有破损的一版。

怎样才能捡漏铜元(看不透这些铜元)(15)

怎样才能捡漏铜元(看不透这些铜元)(16)

我们注意看这枚币的打制状态,四川军政府五文是“重灾区”的品种。我所见过的大开门的打制都是偏浅的——马齿局部与币缘齐平。比如下面几枚。

怎样才能捡漏铜元(看不透这些铜元)(17)

怎样才能捡漏铜元(看不透这些铜元)(18)

怎样才能捡漏铜元(看不透这些铜元)(19)

怎样才能捡漏铜元(看不透这些铜元)(20)

我们注意到上面两枚真品和存疑币比较,都是一个工作模里打出来的。但是两枚大开的真品的打制压力就相近,存疑币的打制就偏深。

怎样才能捡漏铜元(看不透这些铜元)(21)

不仅仅打制压力上有明显差异,文字上,也有差异,存疑币的文字略细,偏凸。

怎样才能捡漏铜元(看不透这些铜元)(22)

4、民国袁像十文再讨论

怎样才能捡漏铜元(看不透这些铜元)(23)

怎样才能捡漏铜元(看不透这些铜元)(24)

怎样才能捡漏铜元(看不透这些铜元)(25)

有泉友觉得我标错了:第一枚是真品,第二枚才存疑,理由是包浆 磨损。

其实,人像币根本就不能看包浆。民国臆造 伪作,半部都是人像,人像币在民国时期是大热门品种,这种币包浆到位,我一点都不奇怪,不知道是什么时候的的产物。

这种币我们看文字就够了。

怎样才能捡漏铜元(看不透这些铜元)(26)

1、我要问的是上面两个十文,哪个“十”写的好。显然是右边的文字更流通,均匀。

2、左边存疑币的文字起源,我猜测是民国杂志的误导。

泉界公认的伍谱有几种版:一是民国时陆续刊印的杂志,二是50年代(?)的原本限量版,三是英文影印版,四是2005年国内出版的完整的中文版。

图片质量,民国杂志和2005出版的中文版,类似;影印版和原本限量版,类似。公认是原本限量版的图片质量最好,其次是影印。

怎样才能捡漏铜元(看不透这些铜元)(27)

怎样才能捡漏铜元(看不透这些铜元)(28)

怎样才能捡漏铜元(看不透这些铜元)(29)

我们把两个“十文”放一起,你看到什么?——你是否猜到原因了?我的猜测是存疑币做样本的时候,文字就出问题了。

怎样才能捡漏铜元(看不透这些铜元)(30)

怎样才能捡漏铜元(看不透这些铜元)(31)

最后我们上一张诺曼亚里斯旧藏的图片。所以,上面那枚真品是目前我能看到清晰图片里最开门的一枚。(诺曼亚克斯的图片还是不清晰)

怎样才能捡漏铜元(看不透这些铜元)(32)

怎样才能捡漏铜元(看不透这些铜元)(33)

文中图片部分为网络借图。更多文章欢迎关注公众号:铜元学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