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一艘快艇,从惠州惠东县港口滨海旅游度假区出发,约20分钟便到达了圣告岛海域。从高空俯瞰,海面上,上百个彩色“圆环”整齐排列,仿佛镶嵌在碧波之上的一串特殊符号。而“圆环”下面的海水里,则藏着一口大网,成群的鱼苗安家在此、茁壮成长。

连片开发式休闲农业发展模式(现代农业筑梦深海)(1)

这些“圆环”叫做深海网箱,一种新型的深海养殖设备。近年来,作为国家级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广东省海洋大市的惠州,积极创建粤港澳流动渔民深海网箱养殖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下简称“深海网箱产业园”),推动水产生态健康养殖,引导传统渔业向现代化、产业化方向转型升级。

从捕鱼到“牧鱼”,从浅海到深海,也让传统流动渔民转型就业有了新方式。当前,依托深海网箱产业园建设,惠州还探索帮助粤港澳流动渔民实现转岗转业,助力沿海地区发展“蓝色粮仓”新模式,实现联农带农、渔民增收。

深海“牧鱼”

引领传统渔业现代化升级

3月20日早6点多,天刚蒙蒙亮,圣告岛附近海面上笼罩中淡淡的雾气。此时,“居住”在深海网箱上的罗志杰已经起床,开启今天的“牧鱼”工作:他抱出一袋袋饲料,熟练的向“圆环”内撒去,周围立刻聚集了大量海鱼,个个膘肥体壮、身姿矫健,不一会就把食物一抢而空。

连片开发式休闲农业发展模式(现代农业筑梦深海)(2)

“早上要喂一次,下午太阳落山后也要喂一次,每天大概要投喂2000斤。”罗志杰是一名经验丰富的“牧鱼”能手,长期生活在深海网箱上,现在是养殖淡季,他一个人可以负责5口网箱的日常管护。其中,最大的一口网箱周长有100米,面积接近2个篮球场大小,里面养殖有近1万条鱼。

这是深海网箱产业园日常生产的一幕。自2020年,广东省农业农村厅批准惠州创建粤港澳流动渔民深海网箱养殖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以来,如今,圣告岛附近的海域上已经建立了1座休闲渔业综合体验平台,以及185口深海网箱,从高空望去,甚为壮观。

“网箱内养殖的多为大型海鱼,如大黄鱼、金鲳鱼等,饲料以冰鲜小杂鱼类等为主,有时也会将冰鲜小杂鱼与人工配合饵料混合投喂。”罗志杰说,深海网箱的内外水体会有对流,相比浅海,深海养殖养鱼量大,水体交换速度快,还能有效地规避台风等自然灾害。

“发展深海网箱养殖业,不仅能产出数量更多的优质海鱼,还能有效解决传统内湾养鱼存在的病害频发、经济效益差、环境污染等问题。”惠州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深海网箱可通俗理解为深海养殖,一般离大陆岸线3公里远、水深30米的海域是海洋优质蛋白质的主要来源地,每立方水体可以产出10-12公斤的优质海产品。

连片开发式休闲农业发展模式(现代农业筑梦深海)(3)

对于惠州来说,发展深蓝渔业是实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化渔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助力海洋大市向海洋强市转变的有效抓手。

近年来,惠州持续推进渔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开展水产绿色健康养殖“五大行动”,引导传统渔民减少近岸传统网箱养殖,向蓝色深海出发,开展深海网箱养殖,科学合理开展利用海洋生物资源,充实“蓝色粮仓”。

目前,深海网箱产业园已基本完成前期各项建设,即将进入全面生产阶段。该负责人表示,将通过服务园区建设,将让经营主体和传统渔民有效连接,引领惠州传统渔业向现代化转型转升级,实现联农带农渔民增收。

科技驱动

孕育“一条鱼”百亿产业链

在深海网箱产业园牵头企业一方海(广东)海洋牧场有限公司(下简称“一方海公司”)内,琳琅满目的摆放着许多不同大小、类型的海鱼模型和干鱼鳔,而墙上挂着的一排显示屏,可以实时查看网箱内鱼类的生长状态和环境数据。

“我们通过技术手段,可实时监控网箱内的水温、水质等养殖情况参数,便于及时调整养殖策略。”一方海公司总经理颜阔秋介绍,公司主要养殖石首鱼科,是典型的药食两用鱼类,不仅仅可以食肉,也可利用其鱼鳔制作鱼胶,鱼皮、鱼鳞、耳石还可以入药。

连片开发式休闲农业发展模式(现代农业筑梦深海)(4)

对于广东人来说,鱼胶并不陌生,这是海产品中的一类“高档货”,其具有伤口愈合、术后滋补,治疗产后风痉等多重功效。目前,市面上看到的较为有名气的鱼胶产品均来自石首鱼科,其特点就是有着强大肌肉的鳔,临近鳔的“鼓肌”在运动中可发出“哇嘎”的声响,这样的鱼鳔品质上乘。

“在市场中,石首鱼鱼胶卖价在每克几百元甚至上万元不等。”颜阔秋说,公司计划前期将石首鱼养殖到10斤左右大,然后放入深海网箱,再通过三年养殖,可长至30-40斤,此时产出的鱼胶价值最高,产业规模可达百亿元。

当前,该公司正通过深海网箱产业园搭建中国石首鱼物种保育与产业创新平台,计划打造“一条鱼”(石首鱼)完整的产业化养殖加工体系。

不过,为了实现“一条鱼”百亿产业目标,还有许多基础研究工作需要完成。“比如,鱼鳔的标准化生产加工方面仍是空白,药效与安全性也没有标准可循,限制了其作为海洋中药乃至传统中药饮片的广泛应用。”颜阔秋说,产业发展迫切需要科技力量支撑。

为此,一方海公司联合广东医科大学、国家中药现代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多家科研机构开展海洋中药资源研发,并组建“中国石首鱼类种质保育与种业创新团队”,从定制药用养殖标准,鱼鳔、鱼脑石、鱼鳞、鱼皮、鱼骨等加工副产物的药用典籍溯源入手,打通石首鱼药用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关键环节,打造集海洋中药资源保护与利用的全产业链条,推动海洋资源向中药产业创新发展。

连片开发式休闲农业发展模式(现代农业筑梦深海)(5)

依托科技驱动,该公司目前已成功蓄养原种瑙州族种群“南海大黄鱼”亲本6万多尾,黄金鮸、金丝鮸、日本黄姑鱼等大型石首科鱼类种鱼5000多尾,年培育种苗能力达1000万尾以上。

“未来,依托深海网箱产业园及惠州沿海旅游资源,开发深加工及休闲渔业,建设成为环境友好、生态优先集生态养殖、海洋旅游、水上运动、科普教育为一体的现代渔业海上田园综合体,实现以‘旅’带‘渔’、以‘渔’促‘游’三产融合发展。”颜阔秋说。

联农带农

开辟港澳流动渔民转型新路

当前,在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深海网箱产业园的建设,也肩负着港澳流动渔民转产转业的重要使命,带动流动渔民从捕捞业转向水产养殖、休闲旅游和海上运销等行业转型。

去年10月,作为深海网箱产业园实施主体之一的惠州市新金满华海洋产品开发有限公司(下简称“新金满华公司”)的18口深海网箱迎来了丰收,共有200多万斤的优质金鲳鱼被销售到香港、珠三角、粤东以及福建等地。

连片开发式休闲农业发展模式(现代农业筑梦深海)(6)

新金满华公司是香港渔民团体联会在惠州注册的公司,其代表港澳流动渔民持有与经营。去年4月,该公司正式投入了深海网箱养殖生产,经过6个月的悉心照顾,金鲳鱼的投苗成活率高达80%以上。

“产品上市后,在香港许多酒店的老顾客都说肉质滑嫩,新客户也不断咨询购买,这让我们感到很高兴。”香港渔民团体联会主席张少强表示,深海网箱底下的网眼海水是可以流通的,里面的鱼儿在纯天然海域环境生长,与野生金鲳鱼无异,加上惠州优良的海域环境,养殖过程从来没有出现过大规模发病,也从未使用过任何药物,所养金鲳鱼品质优异,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张少强说,公司每个月会定期将网箱中的鱼送去检验,确保生产环节安全合规。经过长期监测,公司获得了香港渔农自然护理署颁发的“优质养鱼场登记证”,让消费者更加买得放心,食得安心。

连片开发式休闲农业发展模式(现代农业筑梦深海)(7)

近海捕捞一直是港澳渔民的主要经济来源,但受多重因素影响和限制,渔业在港澳地区逐渐衰落,被视为“夕阳产业”,发展深海网箱是促进港澳渔业高质量发展、渔民转岗转业的新途径。

“深海网箱产业园是广东沿海首个肩负港澳流动渔民转岗转业任务的农业园区。”惠州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其将财政资金购置的深海网箱免费提供给粤港澳流动渔民开展养殖,在深海网箱产业园技术帮扶下,带动流动渔民学习和掌握网箱养殖技术、苗繁技术、水产品精深加工等技术,引导渔民转产转业,拓展流动渔民创业就业空间,带动和引领新生代流动渔民创业就业新方向。

连片开发式休闲农业发展模式(现代农业筑梦深海)(8)

“这是香港渔民首次尝试深海养殖,对促进香港渔业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张少强表示,深海网箱产业园已吸纳20-30名香港渔民参与,但在养殖技术上,传统渔民还需要学习和适应的过程,“接下来我们要摸透惠州海洋的气候变化规律,充实养殖品种,带动更多流动渔民加入,促进香港渔业转型发展。”

链接:

专访丨香港渔民团体联会主席张少强:参与产业园建设,给了我们转型新思路

【记者】乌天宇 廖钰娴

【摄影】王昌辉

【作者】 乌天宇;王昌辉;廖钰娴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 客户端

来源:南方 - 创造更多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