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宜宾市屏山县在公益性岗位开发和管理中整合部门资源、齐抓共管,通过落实“资金保障 责任压实 摸底调查 精准安置”的“四步走”措施兜底保障重点就业困难群众,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倾力保障农村就业困难人员就近就业和稳定增收,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截至目前,全县已开发公益性岗位3196个,覆盖11个乡镇、151个村,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乡镇公益性岗位管理实施方案?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乡镇公益性岗位管理实施方案(屏山县四步走)

乡镇公益性岗位管理实施方案

今年以来,宜宾市屏山县在公益性岗位开发和管理中整合部门资源、齐抓共管,通过落实“资金保障 责任压实 摸底调查 精准安置”的“四步走”措施兜底保障重点就业困难群众,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倾力保障农村就业困难人员就近就业和稳定增收,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截至目前,全县已开发公益性岗位3196个,覆盖11个乡镇、151个村。

资金保障到位,用好“资金池”。充分整合屏山县自然规划局、水利局及东西部劳务协作帮扶地区浙江省海盐县、秀洲区、港区等开发公益性岗位,全年累计投入东西劳务协作资金、中省就业专项资金、县级配套资金等资金1267万元,扎实推进农村公益性岗位扩容提质。同时,为上岗人员购买意外伤害险,切实维护就业困难人员权益,有效促进农村就业困难人员就近就业。

责任压实到位,守好“责任田”。与屏山县乡村振兴局形成部门联动,数据同步,建立就业促进联动机制,每季度根据零就业家庭劳动力名单,按需求动态开发,实现动态清零。今年以来,一季度安置3044个岗位,二季度新增安置670个岗位,三季度已新增安置152个岗位,进一步推动脱贫户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

摸底调查到位,建好“数据库”。会同多部门持续全覆盖对零就业家庭、残疾人、退役军人、低保户、易地搬迁安置点人员等脱贫人口重点就业困难群体开展横向比对、纵向摸排的摸底调查,全面收集脱贫劳动力就业岗位需求、培训意愿等信息。

精准安置到位,把好“方向舵”。结合乡(镇)、村和部门需求实际,充分挖掘保绿保洁、道路维护、交通疏导等就地就近岗位资源,明确岗位类型、岗位数量、岗位条件,对难以实现务工就业的脱贫人口等重点就业困难群体兜底安置。截至目前,农村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困难人员3873人,其中脱贫家庭人员3309人、“4050”以上人员2085人、残疾人297人、易地搬迁安置点人员380人、弱劳动能力和半劳动能力人员798人。(文/屏山县就业创业促进中心 周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