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江西省卫生健康委官网发布关于江西省儿童医院“三伏贴”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通报,专家组认定,此次“三伏贴”不良反应系辅料配制欠合理导致,不良反应整体可控可治。

三伏贴致92名儿童不良反应(百名儿童因三伏贴)(1)

关于江西省儿童医院“三伏贴”

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通报

近日,江西省儿童医院在提供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简称“三伏贴”)服务中,部分儿童出现皮肤瘙痒、灼痛感、水泡等不良反应。省卫生健康委、省中医药管理局对此高度重视,第一时间叫停该院“三伏贴”服务项目,抽调省内多学科专家对患儿进行会诊治疗,同时派出工作组进驻医院对事件原因进行调查。

经调查,7月12日,该院医务人员为提高疗效,在“三伏贴”辅料配制过程中将往年配方中的嫩姜调整为老姜,酒精浓度从56°提高到62°,是导致部分儿童贴敷后出现皮肤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专家组认定:此次“三伏贴”不良反应系辅料配制欠合理导致,不良反应整体可控可治。

为保障儿童健康,维护合法权益,省卫生健康委、省中医药管理局已责成医院全力做好不良反应儿童的随访、治疗和关怀等后续工作,对相关责任科室负责人进行了免职处理,并要求医院认真吸取教训,强化管理,杜绝此类事件再次发生。下一步,省中医药管理局将在全省范围内加强对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技术应用的规范管理,确保医疗质量安全。

江西省卫生健康委

江西省中医药管理局

多名儿童贴“三伏贴”后被灼伤

据了解,涉事的江西省儿童医院的“三伏贴”活动从今年的7月12日开始,原定于持续至8月20日。

7月12日至13日,该院用“三伏贴”共治疗儿童881人,其中7月12日接受治疗的儿童中92人出现瘙痒、灼痛感、水泡等不良反应症状。

根据相关报道,截至目前,在此次事件中被灼伤的儿童总人数已增至119人。最小年龄仅11个月,多人未满2岁,大多3至5岁。

7月16日,江西省儿童医院曾发布通报称,医院已暂停该治疗项目。

三伏贴致92名儿童不良反应(百名儿童因三伏贴)(2)

活动开展前一月,江西省儿童医院就曾发表《【速抢】三伏贴即将开始火爆预约·亚健康/体弱多病/的孩子快来》文章,接受预约。

在文章中,江西省儿童医院宣称,儿童“三伏贴”比成人疗效更佳——“小儿由于脏气清灵,肌肤薄嫩,贴‘三伏贴’较成人疗效更佳,尤其是2岁至6岁的学龄前儿童,更应抓住每年一次的时机,及早调整好身体。”

东方网记者在江西儿童医院的官方微信、网站看到,就在7月13日,院方还发表了一篇标题为《入伏第一天 三伏贴贴了吗?》的文章。

三伏贴致92名儿童不良反应(百名儿童因三伏贴)(3)

三伏贴致92名儿童不良反应(百名儿童因三伏贴)(4)

多名儿童家长看到此消息后,带着孩子前往江西省儿童医院贴“三伏贴”。但却遭遇不良反应。7月16日晚,数位家长表示,问题主要出现在7月12日、13日贴“三伏贴”的孩子身上,“之后,医院改了配方”。

家长反映灼伤情况严重

涉事家长反映,出现不良反应的孩子一开始有灼痛感,膏药粘贴处皮肤呈红色或深红色,之后起水泡、破皮等。家长提供的孩子被灼伤后的照片显示,很多孩子背部起水泡,伤口数日不愈。甚至部分儿童被灼伤后,持续发烧20小时。

有家长表示,贴“三伏贴”的费用在400元左右。“主要是他们宣称可以治病,所以才来的。”

三伏贴致92名儿童不良反应(百名儿童因三伏贴)(5)

△贴完“三伏贴”后的第五天,情况仍未好转

唐女士的两个孩子灼伤情况严重。

她表示,事发五天,按时涂抹院方开的药,但情况仍未好转,背上灼伤处有些变成了红褐色。两个孩子还出现了流鼻涕、咳嗽,咳不出痰的症状。

她告诉记者,自己的大儿子今年4岁,因患有鼻炎,第二次来医院敷 “三伏贴”。“去年一点事情都没有,今年肯定是他们的配方有问题。”

她表示,自己原本对中医也不太了解,从医院的宣传活动中看到,“三伏贴”必须贴满三年,所以这次带着1岁的小女儿也来敷贴。“没想到今年就发生了这种事,不知道孩子会不会留疤,留下什么病根子。”

三伏贴致92名儿童不良反应(百名儿童因三伏贴)(6)

△被灼伤后,孩子痛苦地蹲在地上

据了解,事发后,医院方面向涉事家长发放药膏等进行缓解、治疗。有部分家长选择自购膏药涂抹,或将孩子送往其他医院接受治疗。

17日下午在院方召开的协调会上,院长表示将全额退款,包括不良反应带来的感冒发烧等治疗费用。

有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家长表示,希望院方认真处理该事件,而不是马上就退款。“退款是最后一步。”

目前,家长们向院方提出以下诉求:

一是进行体检,证明“三伏贴”无毒副作用;

二是公布“三伏贴”成分,看有无对人体有害成分;

三是院方为留疤孩子无条件祛疤;

四是进行相应赔偿等。

“三伏贴”有没有用?专家这么说

事件发生后,网络上也炸开了锅。

不少网友表示揪心,认为家长带孩子敷贴前,必须彻底了解孩子自身的体质和健康情况,不能盲目跟风。

@樱桃面对面:有病针对性治病,没病也不盲目地保健医疗。毕竟孩子都是新生生命,不需要特别补身体调理。

@小胖纸LAA:成年人膏药贴多了也会过敏,何况小孩,中药贴需要慎重,特别是体质敏感的人。

@乖乖是嘟嘟的妈:天哪!好心疼好可怕!家长也疏忽啊!孩子都这样了孩子贴着肯定难受会叫的。家长应该早点拿下来啊!不是非得医生交代要贴多久就多久的。

部分网友对“三伏贴”提出质疑,认为这只是交的“智商税”:“贴一下可以治那么多病,怎么可能?”

“三伏贴”到底是什么?

“三伏贴”又称三伏天灸,是一种源于清朝的中医疗法,以“冬病夏治”为原理,在一年中最炎热的三天(“三伏天”)将中药敷贴在特定穴位上治疗秋冬发作的疾病。根据“天人相应”原理,特选在三伏天, 使用辛温的外用药材,如生姜、白芥子、麝香、细辛,敷贴于特定的身体穴位上,可防治过敏性鼻炎、咽喉炎、哮喘、咳嗽、慢性支气管炎等秋冬发作的疾病。

“三伏贴”是中医“不治已病治未病”的一种经典疗法。但是它不能替代疾病的治疗,只能作为疾病的辅助疗法,改善患者冬季时疾病发作状态及频率。

东方网记者采访了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的中医科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李昌植。

他表示,江西儿童医院出现的集体灼伤事件,很有可能是药物配比有误。

李医师介绍,“三伏贴”的主要作用是通过药物刺激穴位,起到调理治疗效果。其中有一味“白芥子”,是常见的基底药材,分为刺激性较大的生芥子,和刺激性相对弱一些的炒芥子。

他表示,白芥子配比和炮制工艺是每家医院的“独门配方”。除了生熟配比,炒芥子的熟度也大有讲究。“越熟,刺激性就越弱,对儿童比较合适。”

李医师告诉记者,给儿童敷贴的话,一般减少白芥子的剂量,甚至不用。“宁可减少刺激,以免孩子出现不良反应。”

此外,他指出,医院给患者敷贴前,必须先进行实验。“我们医院每年都是科室医生小范围先敷,看看配比是否有问题。”

膏方在皮肤上的接触时间也很关键。李医师反复强调,敷贴讲究循序渐进,需要给患者一个适应的过程。“儿童的话,首贴必须每半个小时看一下,之后不断做调整。”

他建议,儿童敷贴时间都不应该超过两个小时,“并不是时间越长越好”。

三伏贴致92名儿童不良反应(百名儿童因三伏贴)(7)

对网友提出的“过敏体质导致灼伤”这一问题,李医师表示,很多长时间哮喘、咳嗽的儿童、成人都带有一定的过敏性,两者没有直接必然关系。

李医师强调,只有是阳虚症患者才能敷“三伏贴”,主要的症状是冬天怕冷、咳嗽哮喘、痛经等等。偏热性体质患者,或者患者感冒发烧期间都不能敷贴。

李医师直言,三岁以下的孩子其实无需敷贴:“如果家长一定要带孩子敷贴,必须得到医生评估。”

他叮嘱,中医讲究辩证论证,对症下药,家长切勿盲目跟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