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有好友告诉我,同学群这个事物在他看来,真是食之无味,弃之无悔的东西,他唯一的价值便是提醒你这世上最没有价值的东西是什么。

能甩出这么决绝的语气,显然相对于他而言在同学群那里发生了一些极为深刻的事,他并没有说具体的事,只是嘀咕了几句便没有下文。

同学们不合群(同学群的是与非)(1)

同学群的存在本来是一件很正能量的事,大家一起同窗共读几年,结下友谊若干,到分别时相约往后的日子彼此不要断了联系,友谊地久天长......,但现实是残酷的,同学群并不能长久的保鲜这份难得珍贵的友谊,目前,从网络里反馈来看,似乎是更多是尴尬与无奈......

同学们不合群(同学群的是与非)(2)

现在几乎每个人的手机里都或多或少的有一些各式各样的群,同学群几乎都是标配了,在一个同学群里差不多有一半的人是常年不说话的,而说话最勤的一般二三人,大一点的群可能有个六七人,偶尔有其它人插一下嘴,先不说这些少数人说话的内容是什么,但大部分人的沉默已经宣示了这个同学群的名存实亡。

有网友说:如果有人在群里发些无所事事的东西,立马退群。其实也不必如此,你大可以做个看官,或者干脆设置个免打扰,也不必用退群来宣示你毫不顾及那所谓的同学情。可是每天面对几百成千条信息是很难做到视而不见,总有种点击进去的冲动。

当明白面子没有时间和目标宝贵时,于是给了自己多一周的时间,如果还是如此活跃并且群聊话题与自己无关还影响自己日常生活,果断退出。(从经验来看,高中群,大学群,研究生群热闹一阵后,就成了名片夹,随时可以找到需要联系的人,而不用担心每天刷屏的聊天信息。一阵子有了喜事热闹一下,比如谁升职副教授啦,谁作出新的成就啦,相互激励。)

曾经看到过一篇文章专门批评喜欢参加同学聚会,喜欢在同学群流连忘返的都是傻子,是宇宙超级霹雳无敌大LOW。认为同学群无非就是急轰轰晒资源,比钱,比权,比人际,比老公,比恩爱,比孩子……,认为时隔多年,距离早生。认为混得好的拼命装,混得不好的拼命蹭。认为它是一个市场,秀场,剧场,名利场,甚至花柳场。以为故土不再是当年的故土,我们也不再是当年的我们。

同学们不合群(同学群的是与非)(3)

下面有评论很有意思,大致是这样的:写这篇文章的人,因为她是什么样的人,所以她看到遇到的就是什么样的人。她在乎名利,喜欢攀比,所以她看到的是晒,是比。因为她需要装,所以也认为其他人也在装。因为她心里黑暗,所以她只能看到黑暗。的确,故土不再是故土,我们也不再是当年的我们。那她还记得生她养她的老母,几十年未回过的故土吗?要知道,几十年前我们都是农民。少一点套路多一点真诚,其实人与人交往没那么复杂。

网络世界里,有真实也有虚伪,不必太认真,判定朋友群是好是坏也因人而异,目的不同,评论的指向性也不同,人性本身是简单的,但太多的简单就拼凑出来了复杂,说不清道不明。一个人的情谊从来都不是靠一个朋友群能维护的,朋友群只是社交的一部分,到不了同学之间的情谊那个地步。

同学们不合群(同学群的是与非)(4)

我有两个同学群,一个很早以前的同事群,一个学校家长群,除了家长群偶尔对老师的通知发一句“收到了,谢谢老师!”,再无其它发言,有事也一般电话或见面解决,各种群里经常出现广告、吃喝、恶搞小视频、段子,但这些群依然坚挺的存在于我的手机里,很少看,也没有觉得不适,偶尔看一下,什么感觉也没有,这便是我对各种同学群的态度。

同学们不合群(同学群的是与非)(5)

在手机的朋友群里,我没有刻意忽略谁,被我忽略掉的,是这种不太习惯的交往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