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水如烟,青黛入画,琴师孩童,一叶扁舟;群鸟曼舞,鹰击长空,寒暑春秋,音韵清骨。

动画《山水情》于1988年由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拍摄,被誉为水墨动画片的巅峰之作,是中国动画的划时代见证。动画中的画面风格、配乐都蕴含着浓浓的中国风。这部动画时长仅19分钟,但却是中国动画史上一个划时代的作品,先后获得首届上海国际动画电影节美术片大奖、第9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美术片、加拿大第十四届蒙特利尔电影节最佳短片奖等多项国内外奖项。

一部短短19分钟,没有任何对白的水墨动画是如何在豆瓣获得9.3的评分,是凭什么荣获海内外多项大奖的?为何过了几十年,这部动画仍然值得细细品赏?今天我们就来看一看这部水墨动画片《山水情》。

《山水情》讲述老琴师在游历途中病倒,渔家少年出手相救,二人结缘后为师徒的故事,这部动画片只有十九分钟,却在画面、背景音乐、人文情怀与传统中式审美方面都达到了巅峰。我将从独特的艺术风格、隐喻性的象征艺术出发,解读一下这部水墨动画的魅力所在。在本文的第四部分,我将谈谈这部动画带给我们的现实意义。

水墨动画片 山水情(水墨动画短片山水情)(1)

01、独特的艺术风格:水墨画加上现代影视技术媒介,画家作画现场拍摄的手法,创造了动画新的境地

①水墨画加上现代影视技术媒介,赋予水墨动画表达以新的形式

《山水情》寥寥数笔便勾勒出山水之美,营造出水墨的空灵通透。看似简单粗犷,却随着画面延伸开来给人一种素朴之美,动静结合使得水墨文化以动画方式活了过来,而反过来这份轻灵的神韵又让动画达到了一种新的境地,使动画片的艺术格调有了重大突破。水墨动画把中国动画的民族化推向新的高峰,在国际上获得了很高的荣誉,奠定了动画“中国学派”的地位,也是对世界动画发展的杰出贡献。

《山水情》中老琴师的人物塑造,通过寥寥几笔的简单线条,便让一位超凡脱俗的,道骨仙风的老琴师形象跃然纸上。而渔家少年的造型手法则更为简单,白衣黛发之间展现了一个尊师重道的翩翩少年。一水,一墨,一勾,一染,至简而大道。水墨动画片将水墨绘画技法引入到现代动画制作当中,突破了以往“单线平涂”的形式限制,展现出了极强的写意感,充分体现了中国画“似是而非”的美学思想。

在影片的结尾,为了体现渔家少年和老琴师分别时内心难于平复的情绪,影片史无前例地采用画家现场作画,摄影师现场拍摄的手法。摄影师打破传统逐格的拍摄手法,将整个作画过程拍摄下来,再通过后期的排列剪辑将画面合成拍摄出了令人震惊的画面效果,使影片充分显示出艺术家笔墨之下的层次感和节奏感。同时,各种现代动画手法也充分得到应用,把这部中国水墨动画推向新的境界。

水墨动画片 山水情(水墨动画短片山水情)(2)

②中国山水格局从具象化的视觉体验上升到意像化的文化共情体验

《山水情》的原画设计出自卓鹤君和吴山明两位浙派画家。在一开篇即展现了一副积墨法与泼墨法创作的怡情山水画卷。将真山实水的自然风貌,经过艺术化的抽象转化,描摹壮阔出了一个宏大的山水格局,从而使之成为了文化现象的人文表达以及美学价值的象征性表达。

山水是自古以来被赋予了特殊意义的文化现象承载着中国人独特的精神世界和价值体系。在国人的传统观念中,山水蕴含着得道生慧、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文化象征性表达。《山水情》以水墨山水的形式,将山水的动、静、声、色的存在状态,进行了极致描绘,从欣赏视觉呈现了山水格局的博大情怀。

《山水情》中的中国山水格局与透过天人合一的崇高境界,抒发内在情怀向世界绽放出了超逸古雅,绝伦的气度。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山水亦成为中国文化,乃至中国人文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存在表达。《山水情》生动的展现了一幅中国传统文化中谦恭待人,扶老爱幼的情操规训下的人文礼仪表达。同时更展现出了一幅尊师重道,道不远人的人文精神的薪火传承。

水墨动画片 山水情(水墨动画短片山水情)(3)

③传统乐曲代替对白在听觉上推动影片剧情的进展

《山水情》的配音是水墨动画中最为特殊的存在,没有一句对白,但是却能准确的表达故事和情感。叶笛声、琴声、风声、水声、鸟声、蛙声……每一种声音都为表现影片的意境和推动情节的发展提供了想象的空间。龚一先生技艺精湛,琴境与画境与诗境融为一体,不仅有美学高度,又传达出古老东方佛与儒与道的思想。

声音是有符号特征的,少年悠扬的笛声则代表了无忧无虑、天真活泼的个性。老琴师空灵的琴声在整部影片中取得了点睛的作用,他的琴声时而沉思,时而欢畅,时而沉厚,时而喜悦,充分体现了老琴师的心理变化。乐曲不仅渲染了气氛,塑造人物形象,更表达了不同人物的主观感情和人物情绪,推动了影片剧情的进展。

在影片的后期,琴声出自少年之手,此时的琴声配合情节表现得更加有生机,有激情,尤其是师徒分离的那高潮部分。少年那高亢激昂的琴声,充满着穿透力和感染力,体现了深厚的情谊和依依不舍的情感,同时也是少年心理的写照。琴声出自不同角色之手,这种声音的传递形式也暗喻了一种文化和精神的传承。当声音响起,我们并没有具体的形象感知,但是却能感受到这乐曲中所蕴含的各种情绪和寓意。

水墨动画片 山水情(水墨动画短片山水情)(4)

02、隐喻性的象征艺术:赋予老琴师、琴、风雪等事物以不同的隐喻,和谐的体现出天人合一的幽远境界

《山水情》对于中国水墨动画片的又一大突出贡献在于创作者把象征艺术引入到动画片中,让影片中的动画形象都具有一定的隐喻性。这样影片不仅和谐的体现出天人合一的幽远境界,而且更是含不尽之意于言外让人回味无穷。

影片通过感人的故事应用高超的动画技巧,将写意山水与古琴曲这两种中国古典艺术最高水平的代表,完美的结合起来。艺术的真谛融于自然之中,道法自然,天人合一,并传达出人与自然的融合所带给人的欣喜。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老琴师不仅仅是传授琴艺,更像是朋友陪伴在渔家少年的身旁,是渔家少年成长路上的引路者。老琴师带领渔家少年乘小船观江河之壮阔,登高山览峰峦之秀美,在自然游历中加深对艺术的理解。

老琴师出场时形单影只,只有那张古琴相随,老琴师用宽大的衣服拢紧手上的古琴,生怕潮湿的空气弄坏了木制的琴。甚至在老琴师晕倒在地时仍然抱着古琴不放,这古琴不仅仅是琴,更是老琴师高尚的人格和精神品质。

渔家少年从老琴师那里习得的不仅是弹琴的技法,更是不畏险阻,坚持下去,传承中国文化的品质。人物之间虽然没有对白,但是通过相遇时的一片山清水秀、恬淡平静的意境和离别之时则呈现出一片山茫茫、雨迷蒙、浪滚滚之景,将人物情感和角色特征表达得淋漓尽致。

其中既包括恶劣的自然环境,又包括凶恶的社会环境,创作者用形象化的风雪来表现,反衬出了老琴师的意志和品格。天空中翱翔的苍鹰可以体会到老琴师的鸿鹄之志和仙风道骨。从水中游来游去的鱼儿能感受到师徒二人的闲适悠然之情,从波浪滔滔的江水中则品读到师徒真挚深厚的情感。

水墨动画片 山水情(水墨动画短片山水情)(5)

03、琴师授艺的过程实质上是中国文化传承的过程,师生情的背后,传递的是积极向上、永不言弃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

①老琴师授艺的过程,是中国文化传承的过程

影片的开端,划着船的孩童的哨声悠扬悦耳,暗示了他良好的音乐天赋。但是此时的老琴师并没有倾囊相授。而是在老琴师倒地得渔家少年相救后,继而才有后来能够得到老者的赏识与教导。老琴师传承的不仅仅是技艺,更是中国文化的传承,不仅仅需要被传承者具有这方面的天赋,更需要被传承者具有优良的品质。

渔家少年在老琴师的指导下,勤奋学习,无能是烈日酷暑,还是风雪交加,渔家少年都在勤练琴艺。这暗示了中国文化的传承是一个漫长且困难重重的过程,需要被传承者具有不畏险阻,坚持到底的信念,同时也需要被传承者付出巨大的心血,不断的练习。

渔家少年的琴技越来越娴熟,画面出现了小鹰离开母鹰的画面,老琴师带渔家少年跋山涉水,观江河览群山,暗示了中国文化的传承需要传承者和被传承者不固步自封,不自视过高,才能在文化传承的道路上走的更远。

渔家少年在山顶弹琴,出现一些闪回的镜头,是渔家少年与老琴师相处的过程,隐含着孩童不仅传承了情义,还传承了老者的精神品质。但是在传承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很多的艰难险阻,但终归拨开云雾。这仿佛象征着关于中国传统文化该如何去传承的一种探究是仅仅学会了传统文化的表象,还是领会其精神文化内涵,还是两者要兼得,这值得我们去深思。

在我看来,中国文化的传承任重而道远,文化的传承,不仅仅需要的是言传身教,脚踏实地,更需要活鲜的思想和生命。我们不仅仅要学习中国文化的技艺,更要领会其精神文化内涵,不墨守成规,固步自封才能将中国文化发扬光大。

水墨动画片 山水情(水墨动画短片山水情)(6)

②老琴师授艺的背后,传递的是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影片中有一处渔家少年在练习琴艺时,冬天来临,老琴师拨弄着炭火,而少年则把手放在嘴边呵气的细节刻画。可见渔家少年所处的环境恶劣,白雪皑皑,手被冻僵,可是画面一转,仍然传来阵阵琴声。这传递出一种积极向上,永不言弃的生活态度。面对生活需要积极向上的心态,这样才能感到生活的美好,不管是学习、事业还是家庭,都能够有所收获。

当师傅意识到徒弟需要更为广阔的天空的时候,借助老鹰抛弃小鹰的一幕来点拨以及表达师傅的心情。师徒二人乘坐小舟,河水汹涌磅礴,怪石嶙峋,都代表了学海无涯,以及求学路上的艰辛。很快画面一转,是群鸟悦耳的声音以及山间嘻戏的小猴,这隐喻了拥有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迎难而上不怕艰难险阻的品质,终会守得云开见月明。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心态决定生活和学习的状态。

老琴师临别赠琴,山巅是呼呼的风声,很快被悠扬的琴声覆盖,闪回的画面出现师生相处,冰雪融合,狂风骤雨,鹰击长空,不仅是对师生情的回顾,离别时的心绪难平,更是隐喻了渔家少年的鸿鹄之志,表现出其琴艺在在不断的提高,能够和山水融为一体,琴声中体现人和自然合而为一的胸怀。

在我看来,人的一生,不管学习或者工作都会遇到各种困难,任何困难和不幸都是暂时的。只要我们能够用乐观积极的心态,去看待、去思考、去想办法解决,终会战胜困难。相反,如果我们遇事总往坏处想,则会越想越焦虑,最终可能会深陷于痛苦之中,惶惶不可终日,以至于身心俱疲。

水墨动画片 山水情(水墨动画短片山水情)(7)

04、基于《山水情》水墨动画的内容,我将结合现实,谈谈该片对人生的哲思

①学习要从兴趣点出发,找准自己的兴趣点后要付诸持之以恒的努力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影片中,渔家少年从出场时的叶笛声,不仅刻画了少年天真烂漫的性格,也暗含了少年的音乐天赋。当老琴师抚琴,吸引了屋外的渔家少年,少年的神情是喜悦的,随后是专注的,可以看出渔家少年对古琴艺有着浓厚的兴趣。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许多技能的学习,过程常常耗时又费劲,需要一遍又一遍的练习。渔家少年的琴艺练习,影片中通过了秋叶飘零,大雪纷飞,春笋破土,荷塘蛙鸣来体现四季更替,表明了这个学习的过程是非常的漫长。而渔家少年正是因为对琴艺有着浓厚的兴趣,才能执着的付诸持之以恒的努力。

我们现在是一个强调素质教育的时代,从小给孩子培养一些兴趣技能无可厚非。但现如今,社会上却出现了许多家长们盲目地给孩子报班,之后因孩子没有兴趣又大量退课,最后浪费了财力精力,无功而返的情况。对此,恐怕许多家长都深有体会,而想要解决这样的问题,关键还是在于找准孩子兴趣点,帮助孩子培养持之以恒的学习态度

②遇到困难,要保持积极向上的乐观心态,迎难而上

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影片中,渔家少年冬日冻僵的手,还有闪回的师生相处的过程,狂风骤雨,惊涛骇浪都是隐喻了渔家少年求学路上的艰辛,而渔家少年始终保持着积极向上的乐观心态,并且化为了向上的动力,勤学苦练才能一览众山小,像苍鹰一样翱翔。

人生路没有一帆风顺的,有着顺境也有着逆境,同样不可能处处是顺境也不可能处处是逆境;人生有成功也有失败,不可能处处是成功也不可能处处是失败。无论身处什么样的环境,面对挫折,我们不能一味地怨天尤人,而要保持积极向上乐观的心态。

我们拥有好的心态,才可以使我们面对生活乐观豁达;只要我们拥有好心态,才可以使我们战胜面挫折苦难;拥有好心态,才可以使我们淡泊名誉金钱,享受真正快乐的生活。积极向上乐观的心态能够帮助我们获取想要的健康、幸福和财富。

总结:

《山水情》虽然是一部没有对白的水墨动画短片,但是在我看来,观影者看完该片对师生情的感悟会上升一个层面,内心充满感叹。电影所带来的启迪深入浅出:任何技艺的学习需要遵循学习者的兴趣出发,并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中国文化的传承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不仅仅需要的是言传身教,脚踏实地,更需要不断的传承与创新。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注入创新活力的血液,使其衍生为符合我国国情的新时代文化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