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重或肥胖人群体重管理专家共识发布

控制体重:少坐多动、科学饮食、心理健康

本报记者 董超

体重超重但不肥胖有危害吗(我国超过一半成年人超重或肥胖)(1)

肥胖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指出,我国≥18岁居民超重或肥胖人数占比已经超过一半,超重与肥胖是我国最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近日,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等学术组织发布的《超重或肥胖人群体重管理流程的专家共识(2021年)》(以下简称《共识》)指出,科学合理的体重管理是超重或肥胖及相关慢性疾病防控的基础治疗手段。

我国超过一半的成年人超重或肥胖

此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潘安等在《柳叶刀·糖尿病与内分泌学》6月刊上发表了关于中国肥胖的系列文章。文章指出,《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最新数据显示,

我国超过1/2的成年人超重或肥胖,

超重和肥胖率分别为34.3%和16.4%。

6岁以下儿童中,

1/10超重或肥胖,

超重和肥胖率分别为6.8%和3.6%;

6—17岁青少年中,

近1/5超重或肥胖,

超重和肥胖率分别为11.1%和7.9%。

作者认为,如果按照我国的诊断标准,我国的肥胖人数可能已经是世界第一了。

过去40年期间,我国的超重和肥胖率快速上升,我国居民的体重指数、腰围均在逐渐增加。基于前瞻性队列研究的证据表明,超重和肥胖与心血管病、2型糖尿病、癌症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和早死风险增加密切相关。

《共识》指出,体质指数(BMI)超过24为超重,超过28为肥胖。男性腰围≥90厘米,女性腰围≥85厘米为中心型肥胖。人体成分检测结果提示内脏脂肪面积>100平方厘米为内脏型肥胖。科学合理的体重管理是超重或肥胖及相关慢性疾病防控的基础治疗手段。

从生物学角度来说,可以认为肥胖是由于饮食、身体活动、遗传倾向等个人因素导致热量过剩的结果。包括饮食、运动及行为的生活方式干预是超重或肥胖的首选治疗方式。

体重超重但不肥胖有危害吗(我国超过一半成年人超重或肥胖)(2)

控制体重要

从调整饮食运动和心理行为入手

《共识》认为,体重管理包括调整饮食、运动和心理行为,重塑健康的生活方式,以达到改善健康状况的目的。《共识》给超重或肥胖分了四期:

0期指超重,无肥胖相关疾病或疾病前期;

1期指超重或肥胖,伴≥1种肥胖相关疾病前期;

2期指超重或肥胖,伴≥1种肥胖相关疾病;

3期指超重或肥胖,伴有≥1种肥胖相关疾病重度并发症。

《共识》建议,肥胖或超重者减少体重≥5%~15%。

饮食方面:要做到少坐多动、作息规律,少吃高糖、高脂肪、高盐食物,少下馆子,不暴饮暴食,多饮水,慢饮食,饮足水,寻求家里人和社交圈支持,必要时接受专业指导。另外,要注意控制每日总能量的摄入。

运动方面:《共识》建议选择有氧 阻抗运动,最好在专业医师或运动教练指导下制订合理的运动计划。必要时可进行心肺功能测定及运动平板心电图检查,以助确定最大运动耐受心率。

需要注意的是,运动量的增加要循序渐进,以达到每周3~5天,总计≥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每6次训练增加5%的强度,直到达到65%最大负荷。还要隔日进行一次抗阻肌肉力量训练,每次10~20分钟。高强度间歇训练也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减重策略。

心理方面也应保持健康。《共识》建议增强自信,缓解压力与抑郁、焦虑情绪,提高减重效果和生活质量。

对于通过生活方式难以实现减重的人群来说,可以考虑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国内获准临床应用的减肥药物只有奥利司他。对于减重手术,《共识》建议BMI≥32.5且存在合并症者,或BMI≥35.0不论是否有并发症者,经生活方式干预和内科治疗等减重方法长期无效,且有行减重手术意愿时,可考虑。

坚持健康生活方式

是控制体重的关键

从《共识》推荐的减重方法不难看出,健康的生活方式对控制肥胖和超重至关重要。

那么,如何才能规范自己的行为,养成合理的饮食方式、生活习惯呢?

不妨从关注生活细节入手。中日友好医院普外科主任医师孟化曾指出,

饮料是很多人喜欢的饮品,但饮料对健康的危害很大,尤其是青少年不提倡喝任何种类的饮料。研究表明,喝一瓶可乐需要走8000步来消耗热量。除了饮料外,生活中影响肥胖最常见的还有零食,一些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零食对人体虽然有利,但是吃得过多会引起肥胖。

此外,亚洲人肥胖的原因主要是跟吃主食太多有关系。其实,吃菜、肉,喝汤应跟主食合理搭配,总体上需控制食物摄入总量。

体重超重但不肥胖有危害吗(我国超过一半成年人超重或肥胖)(3)

最后是做到迈开腿,管住嘴。美国著名运动医学专家库珀博士指出,如果不能坚持有规律的运动,倒不如不运动。偶尔运动几次,无论对维持还是增加体力都无济于事,也无助于提高器官机能。只有经常反复地进行运动,才能使运动效果逐步巩固,使各系统器官的功能逐步改善,从而增强体质,达到健康的目的。很多人觉得运动枯燥无味,难以坚持。美国知名运动医学专家梅茨尔,在其《跑步损伤的预防和恢复》一书中建议,通过制定目标,最好是略微超出舒适区的目标,然后马上行动。另外,可以尝试一些新的、令人快乐的锻炼环境和项目,并和可以经常让你微笑的人一起锻炼。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 董超万涛

来源: 保健时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