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元揭秘(趣说状元)(1)

一年一度的高考已进入尾声,下一步关注的焦点将转向考生的成绩榜,每个学校都会将本校优秀考生成绩和名校录取情况张榜公布于众,还真有点金榜题名的意思。特别是那些总分第一的考生,都特称为“XX状元”,如文科状元、理科状元、全市状元、全省状元等等。

状元是我国古代历史上科举制度建立后出现的一个特定名词,专指古代科举考试中的第一名,而且是全国第一。

状元揭秘(趣说状元)(2)

科举制度始于隋文帝杨坚时期,成熟于唐高祖李渊时期,因此我国古代第一个状元就诞生于唐高祖武德五年(公元622年),名叫孙伏迦。孙伏迦考中状元时已经是朝廷官员,属于“在职状元”。唐代的科举考试分为两级:低一级的是“乡试”,又称“解试”,考试时间大多在秋天,又叫“秋闱”;高一级的是“会试”,又称“省试”,考试多在次年的正月或二月举行,又叫“春闱”。

唐代的科举制度存在不少弊端,就连“状元”这个称谓,也与一种弊端有关。唐代科举考试开考之前,请托干谒之风盛行,考生赴京参考,都要“投状”,即将自己的姓名、籍贯、门第以及平时所作诗文投给皇亲国戚、高官权贵手中,求其向主考官推荐自己。受托人大都会全力以赴,有点甚至干预主考官的录取。后来也将名列科举考试头名者称为“状头”,又因“元”含有“始”、“首”、“第一”之义,又将“状头”称为“状元”。

状元揭秘(趣说状元)(3)

科举制度进一步得到完善是在宋太祖赵匡胤时期。宋建隆三年(公元962年)赵匡胤下诏对科举制度进行改革,将在唐代就曾出现过但尚未形成定制的“殿试”继承过来,并加以发展。宋开宝六年(公元973年),赵匡胤还曾亲临现场监考,从此殿试成为常制。科举考试也由两级增加至三级,即乡试、会试和殿试。乡试上榜者叫“举人”,第一名称“解元”;会试上榜者叫“贡生”或“贡士”,第一名称“会元”;殿试上榜者叫“进士”,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有个成语“连中三元”就是说某人很厉害,三级考试都是第一名,在古代1280多年的科举历史上,能连中三元的不足20人。

状元揭秘(趣说状元)(4)

到了明清两朝,科举制度又有新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增加了“童试”,只有“童试”合格者(称“秀才”),才能参加乡试,取得“举人”资格才能参加会试,取得“贡士”资格才能参加殿试。二是将考试文体固定为“八股文”,即要求每篇文章都必须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个部分组成。

与文科取士相适应,自唐代武则天长安二年(公元702年)起,还开设了武举科,考试制度与文科类似,殿试第一名称为“武状元”。

据不完全统计,自唐代实行科举制度以来,在128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共举行文科科举考试763次,产生了不下900名文科状元(元、清两朝曾分蒙古人榜、满人榜和汉人榜,每榜状元一名),再加上武状元,中国历史上至少诞生了1550个以上的“状元郎”。

状元揭秘(趣说状元)(5)

历朝历代的状元,待遇都十分优厚。一个士子学人,一旦高中状元,就如同登入龙门,不但从此苦尽甘来、身价百倍,而且仕途畅达、青云有路;不仅能够光宗耀祖,甚至有可能被皇家看中招为驸马,成为皇亲国戚。状元授官入仕的官阶也比一般进士普遍高出一至三品。所以“中状元”成为所有学子梦寐以求的目标。

状元揭秘(趣说状元)(6)

尽管大多数士人学子都怀有一个“状元梦”,但真正能够梦想成真的凤毛麟角,不但要有真才实学,有时还要有点运气才行。比如苏轼参加科举考试的那年,主考官欧阳修看到一篇奇文,以为是弟子曾巩的杰作,为了避嫌故意判为第二名,将第一名判给了他并不知道的章衡。其实这篇文章是苏轼的,状元头衔就此错过,当然后来苏轼的影响与一般状元不可同日而语。许多人穷其一生也上不了进士榜。如唐代著名诗人孟浩然,在39岁时仍举进士不第,后来干脆归隐山林。清朝有个广东顺德人叫黄章,年近40才通过童试,到100岁还进京参加考试,入场时还要由其曾孙子牵手引路。

状元揭秘(趣说状元)(7)

千百年来的科举制度形成了一种尊崇状元的文化现象,其核心和本质就是对士人学子刻苦攻读、锐意进取精神的肯定,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遗产的一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由单纯对状元所取得最高成就的肯定和褒扬,逐步演变成对各行各业所取得最高成就的颂扬和肯定,正所谓“三十六行,行行出状元”。为了争当“状元”,必须勇于探索,锐意改革,状元精神对我国的科学文化技术,乃至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和推动作用。(图片来源于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