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过圣母百花大教堂,一定也不会错过正门前的洗礼堂。

佛罗伦萨洗礼堂(Florence Baptistery),也称圣约翰洗礼堂 (意Battistero di San Giovanni,英Baptistery of Saint John),天主教也译作圣若望洗礼堂。别小看这个洗礼堂,这可是乙级宗座(乙级圣殿)级别啊。

先说说洗礼堂为什么在教堂外,如果你去过比萨奇迹广场(就是比萨斜塔那地方),那里的洗礼堂也在教堂外,其实意大利北部很多地方的洗礼堂都在教堂之外,因为中世纪时,许多地方(特别是意北)的习俗是没有受过洗礼的人是不能进入教堂的。

圣马可教堂佛罗伦萨(圣约翰洗礼堂佛罗伦萨)(1)

2012年,初到佛罗伦萨时,只在外面看了看洗礼堂,没有进去,也没想过进去,因为那时我即使进去可能也看不太懂。洗礼堂几乎每日都重复着一个景象,大批的游客都围在天堂之门前听导游的讲解。

圣马可教堂佛罗伦萨(圣约翰洗礼堂佛罗伦萨)(2)

经过四年的自学习,再加上买了佛罗伦萨卡,这次肯定是要进去看看的。

洗礼堂可算是佛罗伦萨城内最古老的建筑之一,它始建于1059-1128年间。外观还属于罗曼式(或称伦巴第式),八角形轮廓也受拜占庭式建筑的影响(如6世纪的拉文纳圣维塔教堂)。外观装饰主调是由大教堂的设计者卡姆比奥于1293年设计的,所以后续的大教堂和乔托的钟楼也都遵从洗礼堂的装饰风格,甚至影响了佛罗伦萨乃至托斯卡纳的其他一些建筑外观(圣十字,新玛利亚等)。

洗礼堂有东、北、南三个门,西侧凸出部分是封闭的,内部是祭坛。这三座门都是带有浮雕的青铜门,而洗礼堂也因这三座青铜门而更加闻名。我们现在所看到的三座门都是上世纪末被复制品所替代的,在外面风风雨雨五百年的真迹都保存在了紧邻的主教堂博物馆内了。大教堂及钟楼上凡是能取下来的雕塑也都保存在这里,外面的大多数也都是复制品。但来博物馆的人大多还是冲着一座门。

圣马可教堂佛罗伦萨(圣约翰洗礼堂佛罗伦萨)(3)

我们先来看南门。1329年,还是由乔托推荐,安德烈.皮萨诺(Andrea Pisano)设计了东门(1452年移到现在的南门),铸造和镀金是由当时欧洲最好的金匠,Leonardo d'Avanzo,耗时六年于1336年完成的。

青铜门由28块面板(panel权且这么译)组成,上方20块的内容是《施洗约翰的故事》,下面八块分别表示的是人类的八种美德:希望(hope)、忠义(faith)、宽容(charity)、谦逊(humility)、勇气(fortitude)、节制(temperance)、正义( justice)和谨慎(prudence)。最上方还有拉丁文的铭文,大意是1330年安德烈.皮萨诺制作。其实仅这一尊青铜门就可以单独写一篇博文了。

圣马可教堂佛罗伦萨(圣约翰洗礼堂佛罗伦萨)(4)

另外两座东门和北门则是洛伦佐.吉贝尔蒂(Lorenzo Ghiberti ,1378–1455)的大作,特别是东门,被米开朗基罗形容为天堂之门,也是洗礼堂的最大看点。

1401年,刚刚被黑死病肆虐过的佛罗伦萨,为洗礼堂的北门举办了一场招标,许多艺术家参加了竞选,有七位入围,这其中就有多纳泰罗(米开朗基罗的师爷,以后介绍),布鲁内列斯齐(大圆顶的设计者)和雅各布.德拉.奎尔恰(锡耶纳欢乐喷泉的设计者)。但最终却是21岁的佛罗伦萨人吉贝尔蒂夺标,用他自己的话就是“毫无争议”。

当时的情况是布鲁内列斯齐和吉贝尔蒂两人同时入选决赛,裁判团很难取舍,于是想让他们两人一起工作,结果傲慢的布鲁内列斯齐去了罗马(还有多纳泰罗一起学习建筑,这也成就了日后的大圆顶),这样,吉贝尔蒂就独自得到了青铜门的工作。吉贝尔蒂和布鲁内列斯基的参赛作品《以撒的献祭》现在还在巴杰罗美术馆(我事先也不知道,没看到)。

吉贝尔蒂耗时21年制作了第一件作品,这第一座门和皮萨诺的格式相似,也是二十八块的布局,上面20块内容是《新约》耶稣的一生,下面八块是四福音书作者和天主教四大圣师(圣安波罗修、杰罗姆、格里高利和奥古斯丁)。当时先是装在了东门(正对着圣母百花)。

圣马可教堂佛罗伦萨(圣约翰洗礼堂佛罗伦萨)(5)

门的背面,这个门我也不去研究了。

圣马可教堂佛罗伦萨(圣约翰洗礼堂佛罗伦萨)(6)

1425年,吉贝尔蒂开始了他的第二件作品,即15世纪佛罗伦萨最伟大的艺术品之一,后来被米开朗基罗称作“天堂之门”的青铜门(现在的东门)。

1452年,当作品完成时,吉贝尔蒂已经是74岁,仅这一座青铜门让他用了27年的时间,所以说吉贝尔蒂的一生(历时50余年)只做了这两座门。我在讲大圆顶时曾提到,1418年,吉贝尔蒂也曾参与过大圆顶的设计招标,最终入选的还是他们两人,但那次他输给了布鲁内列斯齐。

吉贝尔蒂的第二座青铜门,则采用了当时最新的,多纳泰罗所创的透视技法,不再是传统的28块哥特式风格,而是十大块布局,场景是圣经旧约。每块面板都是单独铸造,虽然是浅浮雕,但人物就像浮出画面,非常有立体感。

瓦萨里(乌菲兹的设计师)的评价是,迄今为止最精美的艺术品。年轻的米开朗基罗初到佛罗伦萨时(吉贝尔蒂已经去世三十多年了),惊叹其为“天堂之门”(Porte del Paradiso)。甚至有人形容,正是这扇门开启了文艺复兴。

圣马可教堂佛罗伦萨(圣约翰洗礼堂佛罗伦萨)(7)

几年前的博客中曾对每一幅雕刻都做了解释,但那时是针对复制品,现在按照从左向右,从上向下的顺序对真迹再解释一下。正中间的两个头像(门把手)是吉贝尔蒂和他的父亲。

圣马可教堂佛罗伦萨(圣约翰洗礼堂佛罗伦萨)(8)

1,亚当和夏娃被逐出伊甸园

圣马可教堂佛罗伦萨(圣约翰洗礼堂佛罗伦萨)(9)

2,该隐谋杀他的弟弟亚伯

圣马可教堂佛罗伦萨(圣约翰洗礼堂佛罗伦萨)(10)

3,诺亚醉酒

圣马可教堂佛罗伦萨(圣约翰洗礼堂佛罗伦萨)(11)

4,亚伯拉罕用以撒献祭

圣马可教堂佛罗伦萨(圣约翰洗礼堂佛罗伦萨)(12)

5,以撒、以扫和雅各(雅各蒙骗以撒为他祝福)

圣马可教堂佛罗伦萨(圣约翰洗礼堂佛罗伦萨)(13)

圣马可教堂佛罗伦萨(圣约翰洗礼堂佛罗伦萨)(14)

6,被哥哥们卖到埃及的约瑟被兄弟们认出。

圣马可教堂佛罗伦萨(圣约翰洗礼堂佛罗伦萨)(15)

7,摩西十诫

圣马可教堂佛罗伦萨(圣约翰洗礼堂佛罗伦萨)(16)

8,约书亚的战斗。

圣马可教堂佛罗伦萨(圣约翰洗礼堂佛罗伦萨)(17)

圣马可教堂佛罗伦萨(圣约翰洗礼堂佛罗伦萨)(18)

9,大卫斩杀歌利亚

圣马可教堂佛罗伦萨(圣约翰洗礼堂佛罗伦萨)(19)

10,所罗门和示巴女王。

圣马可教堂佛罗伦萨(圣约翰洗礼堂佛罗伦萨)(20)

圣马可教堂佛罗伦萨(圣约翰洗礼堂佛罗伦萨)(21)

门框上的雕塑

圣马可教堂佛罗伦萨(圣约翰洗礼堂佛罗伦萨)(22)

圣马可教堂佛罗伦萨(圣约翰洗礼堂佛罗伦萨)(23)

天堂之门简单介绍这些。现在我们进入到洗礼堂内看看。洗礼堂内不算大

圣马可教堂佛罗伦萨(圣约翰洗礼堂佛罗伦萨)(24)

西侧也有个小祭坛,所以洗礼堂也算有教堂的性质,由于其特殊的地位,还是乙级圣殿级别。

圣马可教堂佛罗伦萨(圣约翰洗礼堂佛罗伦萨)(25)

祭坛上方的小拱顶。

圣马可教堂佛罗伦萨(圣约翰洗礼堂佛罗伦萨)(26)

抬头看屋顶,拜占庭风格的马赛克镶嵌画。洗礼堂初建的时候,文艺复兴还没开始,意大利绘画还是拜占庭风格。

圣马可教堂佛罗伦萨(圣约翰洗礼堂佛罗伦萨)(27)

镶嵌画的内容从上向下主要是最后的审判,天使的歌唱,创世纪,约瑟、玛利亚和耶稣的故事以及施洗约翰的故事。

圣马可教堂佛罗伦萨(圣约翰洗礼堂佛罗伦萨)(28)

圣马可教堂佛罗伦萨(圣约翰洗礼堂佛罗伦萨)(29)

圣马可教堂佛罗伦萨(圣约翰洗礼堂佛罗伦萨)(30)

拜占庭风格的耶稣像

圣马可教堂佛罗伦萨(圣约翰洗礼堂佛罗伦萨)(31)

圣马可教堂佛罗伦萨(圣约翰洗礼堂佛罗伦萨)(32)

洗礼堂的窗户

圣马可教堂佛罗伦萨(圣约翰洗礼堂佛罗伦萨)(33)

圣马可教堂佛罗伦萨(圣约翰洗礼堂佛罗伦萨)(34)

圣马可教堂佛罗伦萨(圣约翰洗礼堂佛罗伦萨)(35)

既然是洗礼堂,当然要有洗礼池。佛罗伦萨的许多杰出人物,比如但丁和美第奇家族众多成员都是在这里受洗。电影《但丁密码》中,兰登教授就是在这个洗礼池中找到的但丁面罩。

圣马可教堂佛罗伦萨(圣约翰洗礼堂佛罗伦萨)(36)

马赛克地面

圣马可教堂佛罗伦萨(圣约翰洗礼堂佛罗伦萨)(37)

其实洗礼堂还有一个看点,但大多数人都不会留意,就是这座墓葬。

圣马可教堂佛罗伦萨(圣约翰洗礼堂佛罗伦萨)(38)

墓的主人是“伪教皇”约翰二十三世。

圣马可教堂佛罗伦萨(圣约翰洗礼堂佛罗伦萨)(39)

陵墓是由佛罗伦萨的两位雕刻大师和建筑大师多纳泰罗和米开罗佐联手设计制作的。

圣马可教堂佛罗伦萨(圣约翰洗礼堂佛罗伦萨)(40)

为什么他的墓会在这里,而且这么高的规格,简单介绍一下。

所谓“伪教皇”(Antipope)也称对立教皇或对立教宗,并不是说他是假的,而是现在的梵蒂冈教廷不承认他。这要说到阿维尼翁教廷和教会大分裂(有兴趣者可见原文链接),所以不过多展开了。

阿维尼翁教廷有七位教皇是得到承认的,但后来有位本笃十三世,则不被承认(也算是伪教宗),而这位约翰二十三世就是跟随本笃十三世的。

约翰二十三世(John XXIII,1360-1419),原名科萨,意大利人,不知道怎么认识的美第奇家族的乔万尼.美第奇(美第奇家族发家的第一代),乔万尼资助他成为了红衣主教(即枢机主教)。1409年召开的比萨主教枢机主教大会,废黜了造成分裂的罗马的格里高利十二世和阿维尼翁的本笃十三世,选举出了亚历山大五世。亚历山大五世死后,科萨继位,即约翰二十三世。按理说也是合法的,但由于背后法国国王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斗争,约翰二十三世被废并被囚禁,新选举出的教皇马丁五世正式结束了教会的分裂。

再说由于约翰二十三世曾得到过美第奇家族的资助,于是在他上任教皇后,将教廷的资金全部交由美第奇家族的银行管理,这笔巨大的生意也让美第奇家族迅速崛起了。而当约翰二十三世失势后,乔万尼.美第奇不仅没有抛弃他,而且还用重金将被囚禁的科萨赎回到佛罗伦萨。科萨死后,美第奇家族让佛罗伦萨著名的艺术家为他设计了陵墓,并葬在地位很高的洗礼堂内。后续的教皇看到美第奇家族这么仗义,继续将教廷的金库交由美第奇家族管理,这也说明美第奇家族不仅会做生意,更会做人。

由于约翰二十三的被废,结束了教会大分裂,因此也有人说这座陵墓是“教会大分裂的坟墓,又是罗马以外,最后的教皇坟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