绳姓是个怪姓吗?

绳建廷先生是谁?

河北省邢台市巨鹿县,10月26日,首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颁证仪式在县委三楼会议室举行。

巨鹿县委常委、统战部长、农工委书记绳建廷出席仪式并为村民颁发证书。

绳建廷,你没有看错,姓“绳“。绳子的“绳”。这是一个“怪姓”,小姓氏,只有10万人左右。

邢台市巨鹿县小吕寨镇小吕寨村,绳仕涛。县住建局副局长、党组成员绳建忠,,,,

小编在巨鹿县两天,看到当地报纸,中学生考学名录上墙名单,有的机关单位名单公示中,看到“绳”姓的人名,显示大概率分布。

怪?无非就是“少见多怪”嘛,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同事,同学,亲朋,只要你的圈子中,一个姓氏属于稀缺---很少听说,很少见到该姓的人。

其次是在一定范围内,这个姓氏没有比较知名的人物,也会觉得怪。

小编认识的一位先生,姓臧,这个姓氏,全国30万人左右,一开始感到奇怪,渐渐的接纳诗人臧克家,歌手臧天朔等信息之后,觉得不怪了。

姓氏神秘文化(竟然有人姓绳奇怪的姓氏)(1)

(绳姓分布,就在这个图中占9成)

绳姓是标准的汉族姓氏。

姓氏文化,多年传承,纪录着一定的遗传密码,纪录着更多的文化现象。

确切说,是汉族才有的特点,其他民族有一部分也有姓氏,无不是近现代受汉族姓氏影响而形成的。

姓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原始社会的母系氏族制度时期,许多古姓都是女字旁或底。

姓是作为区分氏族的特定标志符号,如部落的名称或部落首领的名字。中国上古时期著名的八姓:姬、姚、妫、姒、姜、嬴、姞、妘。

司马迁在《史记.五帝本纪》中说:“黄帝二十五子,其得姓者十四人。

别忘了,司马迁那个时代,离黄帝时代也有2000多年了。因此,很多信息,今天看来,只能是“大概”“估计”等等。

周灭商后,分给伯禽殷民六族:徐氏、条氏、萧氏、索氏、长勺氏、尾勺氏,为商朝手工业部族。

姓氏神秘文化(竟然有人姓绳奇怪的姓氏)(2)

(青岛 出图 上有绳氏字样)

这样看来,绳姓的中心地区,应该是今天河南省安阳一带。

古代无论是结绳记事,还是编织绳索,绳子,在物质匮乏的时代,作用很大,拴牲口,挂物品,连缀布匹。

公元前的陶瓷中,越古老,越容易发现印有的绳纹,一方面说明绳子的普遍性,另一方面看出绳的古代字体还是图案,都具有较大美感,而体现古人枯燥的劳作中,对艺术的追求。

日本公元前1000年--3000年前,命名为“绳纹时代“,如果推及我国,大概是公元前2000年--4000年之间。

今天的解释,绳,就是小的细的绳子,索,就是粗的绳子,绳姓和索姓,无疑都是中原地区发源的较早姓氏。

姓氏神秘文化(竟然有人姓绳奇怪的姓氏)(3)

考证姓氏来源,一地鸡毛。

我来自哪里?是小孩最早的一大问题。我的姓氏来自哪里,是家族追寻的一大问题。

无论是小姓“怪“姓,还是大姓“平常“姓,经过数千年的变迁,支离破碎,一地鸡毛。

即便从公元960年成型的《百家姓》看,到今天,只能是有限的“没有规律的规律”啦。

小编根据绳姓在互联网上各地绳氏“自我主张”的大量信息判断如下:

聚居者----湖北省十堰市房县有1000多户,约有四五千人。竹山县大约还有几百人。他们有的说,是唐朝贞观年间从黄冈原黄州迁移过去的。

阜阳市颍上县古城乡大胡村绳大胡庄,将近1000人姓绳。

显然,南边湖北省襄樊,北边河南省南阳,是绳姓的其中分布区之一。襄阳、枣阳、邓州、唐河等县网友分布较多。

姓氏神秘文化(竟然有人姓绳奇怪的姓氏)(4)

绳姓分布区:华北平原中南部和淮海平原中西部

显然,河南周口市和安徽阜阳市、淮南市,互相比邻,算是一个长条状的绳姓“聚集区”。

散居者----周口市川汇区李埠口乡绳营村,几百人。河南兰考、大约有100人。

河南淮阳、商水、江苏泗阳,山东莱芜、枣庄、青岛、菏泽,安徽颍上、黑龙江省齐齐哈尔、辽宁鞍山、大连、盘锦,吉林省四平市、长春市等都有少量分布。

考虑到东北清朝以来,均为从山东与河北,经陆路和海路,闯关东过去,八九成来自河北与山东,是没有问题的。

一个规律:绳姓的七八成人口,在今天华北平原中南部和淮海平原中西部。河北省南部、河南省东部和安徽省北部,集中了全国绳姓人口的八成。

需要说明的是,河北省绳姓的分布较广,廊坊、邢台、衡水、沧州,以及过去一度属于河北的天津市,绳姓分布较多。

姓氏神秘文化(竟然有人姓绳奇怪的姓氏)(5)

(河北全省分布多,南部更集中)

从百度地图上看,也印证了以上信息;村庄中有“绳姓”有关的“村、庄、屯”分布:

绳家村,绳庄或者联合姓氏的村庄,在全国有20个左右:北京房山区、山东高密市、聊城东昌府区、德州、泰安,长春市绳家(屯),亳州市涡阳县、山东菏泽巨野县、沂源县,开封兰考县、阜阳颍上县、临泉县、太和县,德州宁津县、南阳唐河县,邯郸市大名县。

考虑到,村庄名字有“绳”字,但全村从来没有一户人家姓“绳”的现象,因此,从地名判断绳姓分布,远不如网友自述的分布,确信程度高。(小编在栖霞是臧家庄镇采访,全镇没有一户姓臧)

如果再考虑到,各省本来的总人口基数大,以及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上网程度高等因素,我们说:西部地区和中国南方,绳姓分布很少,是经得住推敲的。

姓氏神秘文化(竟然有人姓绳奇怪的姓氏)(6)

(阜阳 淮南,安徽北部是绳姓分布区)

千万别对姓氏文化较真,当成玩乐吧。

黄河源头撒一泡尿,理论上在黄河入海口,肯定有极微量极微量的分布。

族谱经过元朝大规模征战南北的烧掠,现在中国存在的族谱99%是明朝之后编修的,甚至是近些年根据本姓族人记忆,重修的。

没有吃饱饭的时候,一切都没有兴趣,不仅仅是财力。

无论什么姓氏(包括孔姓),各地族谱的姓氏辈分,都是采用常用字,因此无法辨别源流,毫无联系,毫无规律,至于前述的“序言”,如,本族某某年间来自某某地,大多没有可信证据。

网上说,2005年山东青岛黄岛区在一工地上发掘时,发现一块双面铭文古砖。文物专家今天初步断定,这块古砖是三国时期烧制的,短侧面有“大和四年作”字样,两处铭文均为阳文,为典型的汉代隶书。

砖上的“绳氏砖”三个字,说明这块砖是一个“姓绳”的砖坊烧制的。该砖是三国魏明帝时代(公元230年)烧制的。

姓氏神秘文化(竟然有人姓绳奇怪的姓氏)(7)

(古陶 绳纹 使用更多)

由于小编只看到半岛都市报的报道,其他信息源很少,比如砖周围是什么文物,是古墓还是?算是孤证,无非判定信息真假。

只要召开一次本姓氏大会,哪怕两三百人参与,就会发现,三个字完全一样的重名,竟然很多。特别是现在人名用字采用二字的越来越多,重名率更高。

有人倡议全国联谊,本姓寻根,共创未来,也是吆喝着玩儿。因为这些事情成本太高,现实有其他事情,文化与娱乐,比这个更有趣,成本也低,人脉更广。

还有人说,用大数据,分析10万绳姓人的各省分布,这也是一个较大的工程。

何况,几乎每个汉字,都是姓,因为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油盐酱醋茶,这些字,全国都有作为姓氏存在的。

姓氏神秘文化(竟然有人姓绳奇怪的姓氏)(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