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宗师》:王家卫的江湖不是打打杀杀,而是人情世故。(上)
《一代宗师》:王家卫的江湖不是打打杀杀,而是人情世故。(下)
王家卫的《一代宗师》3D版,是武侠片类型中,趋向于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非常倾向内心话的一次创作。相对于首映版,3D版有着更清晰的A故事逻辑,看过全片的都知道,讲的是叶问的宗师之路,围绕叶问这个人物与各大武林人士切磋,经历光绪赌、宣统、民国、北伐、抗日、内战,最后到香港开宗立派把咏春发扬光大的故事,我们也跟随叶问看到了那个时代的武林。A故事讲得是功夫和那个时代的武林。当然比A故事更精彩的是《一代宗师》3D重映版版有着多层次的主题,也就是影片B故事。本片的主题复杂且多样,随着A故事的推进,慢慢浮现出来,渐入佳境,这是一部有着王家卫电影独特魅力值得细细品味的片子。
那么影片的主题之一是什么呢?王家卫借形意八卦宗师宫宝森教导女儿宫二,引出了本片的主题
B故事讲得就是武林中的人情世故(规矩)和习武之人在时代的变迁面前的无奈。能否成为一代宗师即在功夫的高低,也在人情世故,更在时势。
共和楼(金楼)是销魂处,也是英雄池,是整个武林的缩影,宫宝森和叶问搭手的引退仪式也在共和楼,宫宝森来共和楼并不是争功夫的高低的,是来求南北武术大同的(南北在此处指的是此处指的不仅是不同的武术门派,而且还有当时的中国在政治上的分裂)。
大徒弟马三在这里打的不是两广武术界的人,打的是他师傅的脸,拆的也不是共和楼,是他师傅的台。他的眼里只有胜负,没有人情世故。
我们注意一下这个人物 在A故事中的虽然戏份并不多,但也在B故事中起到了推进作用。
他这一拦,保全的反而是宫宝森的面子,这些人一拥而上能打赢马三,宫宝森面子上不好看,打不赢马三,宫宝森的面子更保不住,他会落一个两面三刀名声。你不是说想把南拳北传么?现在却派马三来证明北方拳种比南方拳种厉害?
导演特地把挑事和拦事的戏份给同一个人,这种人物性格的前后矛盾,这种大局面前的一莽一谨,很巧妙吧,他这一拦,不是不敢打,是人情世故。所以宫宝森把马三赶走了,马三以为他在给师门赢面子 其实宫宝森看来面子已经被马三丢光了 。
引退仪式当天,共和楼同仁的以武为礼做贺,切磋的点到为止,这是A故事中武功高低的切磋,这也是B故事武林中的人情事故。
影片前半段最重头的戏就是宫宝森和叶问两位宗师的搭手的戏,这场戏也把影片推向了第一个高潮,
不比武功,比想法,也印证了宫宝森此次是为南北武术界牵线搭桥来的,他是来做学术交流的,当然这也是对宫宝森来讲,最体面的引退方式。饼裂开,落地,分胜负,A故事中,叶问和宫宝森之间功夫上的切磋,叶问略胜一筹,但在B故事中呢?注意饼裂开的时机,是叶问说完了自己的武学理念.
宫宝森手里的饼才裂开的,那要是叶问说的想法宫宝森不满意呢?这块饼还会裂开么?那这块饼到底是谁把他掰开的呢?是叶问?还是宫宝森?这有意思吧!我觉得主导权都在宫宝森手里,导演不管前期拍摄或者后期剪辑时都可以让这块饼先裂开,然后叶问在缓缓说出自己的武学理念,但这样意思完全不一样了,就变成叶问赢了这场比武赢了之后的总结,主导权就在叶问手里,那就没有后面这段话
这个送,是宫宝森的人情世故。宫宝森这里脸上的打光,也隐喻着他的引退,脸上的光越来越少,最后褪去光环,转身离去,退出武林。
最后这掌声送给叶问的 更是给宫宝森的。镜头给到共和楼各位同仁,最后才给到叶问,武术界不是一个冷冰冰的擂台,只比功夫的高低,而是一个充满人情世故的江湖。
这个人情世故,宫宝森知道,叶问知道,但并不是所有人都知道,甚至连宫宝森的女儿宫二都不知道。宫二要把她爹一心想“输”掉的赢回来,但其他她爹什么都没有输,只是把名声送了出去。
叶问为什么要去赴这场一定要输的约呢?注意这里不是一定会输,而是一定要输, 他得让所有人知道,这个名声,是老爷子送给他的。宫家给了我名声,我得还宫家面子。但是叶问自己也没想到的是,这场比武他们俩打出了感情,叶问和宫二的感情线后面单独讲,这里先按下不表,先讲讲叶问怎么输的。讲好规则,虽然是顺着宫二的意思讲出来的,纤毫之争,两个大高手比武不能像这样吧
他们俩谁把谁打伤了都不好看,叶问伤了,以后谁还敢跟宫家来往,相当于宫宝森失信,刚在引退仪式上赢了宫老爷子,没过几天就派人把人打伤了。宫二伤了,宫家的面子挂不住,接下来估计还得跟马三再打一场。所以叶问一定要输,还不能输的太明显,不仅要让宫家有面子,还要输的宫二有面子。注意这几个镜头,宫二翻下楼梯,叶问这个表情,这个动作,是要去推宫二,还是去拉宫二?
我觉得叶问是担心宫二翻下楼梯输了这场比武,才去拉的宫二,宫二叶里藏花,把叶问拉下楼梯,自己借力翻回去,叶问脚落地这一下,楼梯木板裂开。这里踩坏楼梯,主动权在谁?我觉得主动权在叶问这,是他故意踩坏的,而不是宫二这一掌让叶问收不住力,或者说是叶问制造了这个契机。这里的设定很巧妙,为什么分胜负的点在这一下,而不是宫二随便砸坏任何一样东西呢?桌子椅子都可以啊。
这块木板不就是那块饼么?
那这样不就对应上了,宫宝森把饼掰开送了叶问名声,叶问把楼梯踩裂还了宫家面子。好,我们来复盘一下叶问与宫二的这场金楼比武,叶问从头到尾没有退过一步,绝对主导着这场比武的节奏,叶问进,宫二退,比武的场景也跟着叶问的节奏在变换,足以看出,叶问的武学修为绝对在宫二之上的,最后是叶问把宫二翻下楼梯,再通过宫二把自己拉下楼梯并在落地时踩裂楼梯。这场金楼比武叶问输的真漂亮。在A故事中叶问输了这场比武,B故事中叶问却赢了人情世故。而宫二的眼里没有人情世故,现在眼里除了胜负,还有叶问。
影片到这里开始
引入时代变迁这个元素,这也是影片的另一个主题,当然导演也用字幕不断标注出时间,
来强化时代变迁,这些武林高手们对抗的不再是另一个武林高手,对抗的是时代的变迁,功夫在时代的洪流中,有的失传了,有的流传至今。叶问的境遇也是整个武术界的境遇,
扶梯上的横式构图,让人有不稳定与危险的感觉,也成为全片的分割线,代表着叶问的生活急转直下,在色调上,抽离华贵的黄色,加入冰冷的蓝色,
但是还靠着习武者的一口气撑着,不然生活将会变成这样。
即使是家境优渥,武学修为高深,为人处事左右逢源的叶问,也在这时代的浪潮中身不由己,失去了收入,朋友,家人。更别说其他武林中人了。这是一组对比,还有一组对比也很有意思
这些都是那个时代各门派一等一的高手,可以说是掌门级别的人物了,也被时代的浪潮中被冲散,不得不背井离乡,逃亡香港。导演用流浪狗隐喻了这些人的境遇,这个时候叶问教拳的初衷还是传灯么?是为了将咏春发扬光大么?这和理发师,裁缝,厨子没什么区别,无非是为了混口饭吃嘛。
宫二与马三决斗这场戏,决斗前镜头给到各个路人,
这些人代表了那个时代,在这些普通人眼里,他们围观的这场门派间两大高手的决斗,就像是街头械斗,时代变了,不管这两人功夫多高,这都是一场发生在火车站台的打架斗殴事件,是一场闹剧,也是马三口中的猴戏。
最终这场闹剧以两败俱伤收尾。 马三这个凶狠的形意拳顶尖高手,在这场决斗中,也展现出了人情世故。
他始终无法对师妹下死手,这里将宫二的头摁向疾驰的火车,但是另一只手却拉着宫二的手,我不怎么理解,这是什么功夫的招式么?
我觉得这里是马三念于他师傅的恩情不忍心下死手,他最终被宫二反杀,撞上了飞驰而过的列车。这里的列车也是个隐喻,现实中特别是那个时代的火车在站内不会提速这么快,也不会这么长,列车这里隐喻着时代,飞速变迁,呼啸而过,最终抛下了他们俩。那这么理解的话,马三其实是谁废掉的?我觉得不是宫二,是这列火车(时代),他本来也是有着大好前程的,是门派的接班人,未来的掌门人,时代变迁,最终他选择了一条不归路。这场戏的结尾,张晋贡献出了最佳男配的演技,他的表情由高傲,疑惑,欲言又止转为气愤最后到悔恨:
高傲:师傅当年让他一手,现在他把这一手还给宫二了,现在他和宫家两不相欠了,马三说还了,一是他让了师妹一手,二是他觉得师妹这时候应该已经嫁人了,他说还是没错的,这句话带着男人和习武之人的傲气。
疑惑:他没明白宫二说的拿回来说什么意思。
欲言又止:他想要问明白,让宫二说清楚,但是话到嘴边没问出来,因为他想明白了,哦,推掉了婚约。接着到气愤: 即使宫二推掉婚约了,也是自己让着师妹,师妹不但不领情,还一副高高再上的样子。直到这里,马三眼睛都是看着宫二离去的方向。
悔恨:他突然想到师傅当年也是这种心境,宫宝森当年也没舍得下死手,因为得一个好徒弟,是祖师爷显灵了,不衰他这一脉,到最后也不愿意毁了这个徒弟,还在劝他回头。马三也意识到自己一手毁了这个门派,毁了师妹的一生 现在自己也毁了。
全片A故事的推进,都离不开B故事的逻辑。A故事中功夫的较量,几乎都离不开人情世故有的羁绊,A故事中人的处境,也都躲不开时代的浪潮。王家卫呈现给我们的不止是功夫本身,更是一个充满人情世故的武林。
喜欢的点个关注,是我最大的鼓励,感谢。
《一代宗师》:叶问和宫二感情线深度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