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个最可怕的蜘蛛 揭秘鲜为人知的职业(1)

城市里高楼林立,干净明亮的高楼折射出属于这座城市最绚丽的光影,那谁又为高楼扮靓?网友赋予他们一个具有英雄色彩的名字:“蜘蛛人”。

是“蜘蛛人”冒着严寒酷暑在一百多米的高空,一洗一擦,在尘渍中换高楼面貌如初。

1月19日,记者见到了“蜘蛛人”何勇,和他聊一聊这份工作带来的苦和甜。

十个最可怕的蜘蛛 揭秘鲜为人知的职业(2)

何勇和同事在工作

靠着一根“生命绳”在楼宇间穿梭

“这几天天气好,可以多接几个项目,如果气温降到0度以下,抹上水窗户会结冰,就干不了活了。”

这两天,贵阳保得清洗服务有限公司的“蜘蛛人”何勇和6名同事正忙着对一栋高约80余米的高楼外立面进行清洗。

每天早上8点,何勇就要赶到项目现场开始准备工作——逐一检查工具是否完好,评估承重点的承重安全,穿上安全带,绑好座板,万事俱备就开始缓缓下绳,降到工作地点。

十个最可怕的蜘蛛 揭秘鲜为人知的职业(3)

下绳前,何勇正在进行准备工作

绳,对“蜘蛛人”来说,极其重要,他们全部工作都要依靠绳子展开,就好比蜘蛛依靠蛛丝才能完成狩猎。

“‘蜘蛛人’的身上会系着两根绳。”何勇说,一根是工作绳,一根是生命绳,工作绳控制下降速度,关系到工作进度,如果工作绳意外脱落,生命绳就是保护“蜘蛛人”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两根绳子也因此不能固定在同一个承重点。

他们也用绳来度量自己的工作量。“从顶楼到地面擦洗完一遍,工作绳放完一次叫做一绳。”何勇说,每个“蜘蛛人”的工作面大概两米宽,一栋80米高楼的特种高空作业,每天他能完成四绳左右工作量。

下绳工作时,楼顶和地面必须有两个安全员,顶楼的安全员时刻谨防有人解开绳子,地面安全员要紧盯行人行车,预防意外发生。

“安全一定是第一位。”何勇说,不是人人都能做“蜘蛛人”,如果上去就头晕脚软出现恐高症状的,肯定不适合这一行。

因为风险系数高,“蜘蛛人”工资也更高一些。何勇曾见过有人为了多挣点钱,硬着头皮试一试,但上去后就吓得不敢动,几个经验丰富的老师傅马上把人拉了上去。

俯视城市感觉喧嚣离自己很远

何勇今年46岁,做“蜘蛛人”已经8年。

“没什么文化,能干的工作不多。”何勇是毕节人,来贵阳后在小餐馆做切菜、配菜工作,干了七八年,不适应餐馆的油烟,加上工资只有两三千元,他开始另谋出路。

2012年8月,何勇成为了一名“蜘蛛人”。刚开始,公司只给他安排40米以下的低空作业适应,近一年后,何勇才第一次进行高度在40米以上的特种高空作业。

十个最可怕的蜘蛛 揭秘鲜为人知的职业(4)

何勇和同事清洗大楼外立面

那是个夏天,何勇和往常一样,在8点赶到现场,根据以往的培训和师傅的教导进行准备工作。第一次在80米的高空作业,因为高度更高,手里的绳也更重,何勇心里略有些紧张,但无暇考虑太多,只想着把绳再系牢一点,把安全措施做得再好一点。

下绳了,从80米的高空中往楼下望,车小得像玩具,人小得基本看不见。何勇说,那一瞬间感觉城市的喧嚣离自己好远,往地面看一眼心里还是有些发虚,动作幅度也不敢太大。

两个老师傅一左一右夹着他,时刻观察着他的反应。

好在最后何勇顺利完成了工作。这次过后,他也彻底打消了心里的紧张感。8年多来,何勇擦过高矮不同的楼100余栋,现在高空作业对他来说已经习以为常,最高时还擦过150多米的写字楼,8年间从未发生过危险。

美化城市的同时承托起家庭未来

除了危险以外,“蜘蛛人”的工作还有一些常人体会不到的辛苦。

“坐在那么高的地方,什么都不干都会消耗体力,更别说还要擦洗了。”何勇说。坐在空中和坐在地面上感觉完全不一样,双脚悬空,身体的全部重量压在屁股和大腿上,血液流通不畅,时间长了人也受不了。

因此每隔两三个小时,何勇都要下到地面休息一会,脚初次沾地时都已经麻木,要二三十分钟才能缓过劲来。

作为一种户外工种,“蜘蛛人”还要忍受长时间暴露在严寒和酷暑中。何勇说,夏天只要气温低于30度,冬天气温在0度以上,不刮风不下雨就要工作,一干就是一天。工期紧张时,还得加快手脚,延长工作时间。

十个最可怕的蜘蛛 揭秘鲜为人知的职业(5)

何勇和同事经常冒着严寒酷暑工作

每年夏天,何勇的脸和手都要晒脱几层皮。

但辛苦总有回报。每次看到焕然一新的大楼时,何勇心里都会涌起一种成就感。

工程多的时候,何勇一个月能挣七八千元,靠着这双手,买了房买了车,为妻子和女儿创造了更好的生活条件。

“以前挣得少,虽然女儿懂事从来不主动开口要,但看到别的孩子有的东西孩子没有,心里还是有些愧疚,有了这份工作,也能给女儿提供更好的生活了。”何勇乐呵呵地说。

何勇告诉记者,身边的“蜘蛛人”,往往都是和他一样文化程度不高、背负养家糊口重任的人,他们尽量做好每一份工作,让客户满意,在美化城市的同时承托起家庭的未来,已然满足。

十个最可怕的蜘蛛 揭秘鲜为人知的职业(6)

十个最可怕的蜘蛛 揭秘鲜为人知的职业(7)

策划 王奇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岳端

编辑 皮亚丹

编审 闵捷 罗玮

文章推荐

你算返乡人员吗?国家卫健委权威回应来了!

延安中路即将恢复双向通行,公园西路改单行,时间就在……

缴毒70.16公斤!七星关警方破获特大运输毒品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