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鱼奶爸日记原创,欢迎个人转发和分享

经过本人的同意,给大家解析了一个案例:

女孩叫小沫(化名),初见时身材又高又瘦,穿着整洁,眼神温柔,也很有礼貌。

她说自己总是觉得缺乏安全感,工作时如果自由发挥、没有领导监督,就能做出很好的成绩,但只要老板交给她重要的任务就会很紧张,有次准备了半宿的策划案,见客户时老板也一同前往,浑身不自在的她反而谈砸了。

小沫很失落,老板也给了压力,让她再试一试,可不知为什么就是想逃跑。

说这些话时,小沫搓手、眨眼,目光相对还会下意识躲开。后来了解到,小沫虽然个子,长得漂亮能力也很强,但内心很自卑。

上小学时她个子高,每次站排都站在最后,有次老师组建校啦啦队,小沫自信地冲到前面,结果无意间听健美操老师说:“这大个子不行,太突兀。”

小沫那时虽不明白突兀的意思,但从那以后,再也不争抢着上前了,就连春秋游合影都是举旗站在边上。父母工作忙,也没什么时间管她,认为她成绩还不错,也无需操心。

小沫开始压抑自己的能力,对自我认知很模糊。

孩子的归因偏差家长怎么办 是家长应该教给孩子的一门学问(1)

“我很想做更好的自己,什么事都要做到最好,最希望自己变得完美。”大家都知道,完美在生活中是不存在的,这实际上就是过高的自我要求和期待,宁愿受累、尝试错误,也不想让别人看见自己的不足。

然而缺少合作沟通,问题出现得就会越多。必要时需要合作,接受不完美,才能变得更优秀。

说到底,小沫这种对于自我认知的不清晰,就来源于错误的归因。她把错误归咎于自己不好,完不成老板的任务,但有时失败了不一定是个人内在的原因,也会有外界因素,不能片面概括。

孩子的归因偏差家长怎么办 是家长应该教给孩子的一门学问(2)


01为什么人们总是会错误归因?

实际上,人们都更愿意解决自己有把握的事情,这样才能自如完成。大多人会定义,只要自己……就能……,因为自己……,才会……。

孩子的归因偏差家长怎么办 是家长应该教给孩子的一门学问(3)

首先,在判别事件发生原因时,会有高估倾向性因素和低估情景式因素的表现。简单说就是太高估自己的能力,总觉得能做得更好,而忽略当下环境是否有局限。

其次是人设,比如超人一定要救人,对自己的期待也是这样:我必须在某个领域有所作为。

再者,人们总是急于证实自己的想法,这样就容易对事物产生偏见,产生自我怀疑,一点缺点就放大无数倍。或者夸大预测,如果当下发生的事情和之前的预测完全一致,就会再次夸大自己的预测。

孩子的归因偏差家长怎么办 是家长应该教给孩子的一门学问(4)

最后是自省,以为自己能做好,但开始后发现并非如此,因此更希望别人的描述肯定和认可你。

可知,归因,是是家长应该教给孩子的一门学问,自我认识不清晰都来源于此。简单来讲,正确归因就是不妄自菲薄,不自我膨胀和自我否定。

孩子的归因偏差家长怎么办 是家长应该教给孩子的一门学问(5)


02正确的归因理论

美国的心理学家维纳提出了一种归因理论,他以行为成败为研究重点,将成功和失败的原因归纳成了四个因素:自身的能力、付出的努力程度、任务的难度、运气的好坏。

其中,自身能力和付出的努力程度是“内归因”,发心于人的自身,而人物难度和运气好坏则是“外归因”。

实际上,孩子本身是不懂得内外归因的,但将自己的失败推给“外归因”是人的本能。

比如小婴儿不愿意喝奶,就会扭头咬乳头,天太热不喝,妈妈上火奶水不好不喝,大人也会下意识找各种因素,但往往忽视了婴儿本身对喝奶动作不掌握,需要不断练习的过程。

又或者两个孩子发生争执时,大多数孩子都会说对方的错误,团队合作中都希望自己的错误少一些,想办法证明自己有多努力。

孩子的归因偏差家长怎么办 是家长应该教给孩子的一门学问(6)

孩子的归因偏差家长怎么办 是家长应该教给孩子的一门学问(7)


03如何教会孩子正确归因?

因此,唯有家长正确引导,才能让孩子在一次次行动中给出正确反馈。

1)教孩子客观分析问题

请告知孩子,任何事情都要同时考虑外归因和内归因,自古就有“吾日三省吾身”,但也不能把错误全揽在自己身上。和孩子进行有效沟通,从内外归因各方面分析问题。

与其把孩子定义为是否总找外归因、推荐责任,还不如教会孩子客观分析问题,对自己正确定位。

曾经有位妈妈抱怨,她家孩子写作业时一会说笔不舒服,一会说纸张不对,气得不得了。

后来她懂得了,没有马上理睬,而是直接拿起来笔和纸走出屋子,孩子莫名其妙跟在身后,她则稳稳地坐在客厅的毛毯上,在茶几上写字。

孩子马上说,“这是我写作业的工具,还给我。”

妈妈把纸递过去,上面写了八个字:“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随后对孩子点点头,孩子于是开心地跑回房间,安静学习了。

她没有多说什么,而是直接引发孩子的好奇心,看着自己都能在茶几上写字,联想到是自己没有利用好工具。纸上的字,也起到了鼓励的作用,内外归因的统一,才能让孩子真正知道问题所在。

孩子的归因偏差家长怎么办 是家长应该教给孩子的一门学问(8)

2)让孩子自己尝试

也许有的家长会说,孩子凡事都能找到推脱责任的原因,该怎么办?

越是找外归因的孩子,家长就越要让他去承担后果,不要逼迫孩子怎么做,而是让他在试炼中找到适当的方式处理问题。

不断试错会让孩子产生警觉,不再去做,或者做时身边必须有人陪伴。

我个人的经验是,不要和孩子争辩,当他总觉得自己是对的,所有的错误都是别人造成时,就让他说出自己的看法,看看他的逻辑性和语言组织。

孩子赢得尊重和发言权,自然也更愿意听从你说话。你要做的,就是冷静给出“真实的假设”。

举个例子,和孩子做一个约定,如果孩子自己失败了,就要启动“时光倒流”,按照你的方式再做一次。

孩子的归因偏差家长怎么办 是家长应该教给孩子的一门学问(9)

这个方法适合6岁以前的孩子,更能让他在充分的体验中找到事情发生的多种可能性。6岁后孩子自己就养成了习惯,懂得听他人的建议,做事之前反复思考。

对孩子来说,很多时候并不是选择放弃就好,拥有再来一次的勇气更难得。

孩子对自己的认识不足,就会出现自我否定、对自我能力评估过高/过低的情况。当然,这和家长对待孩子的态度也有关系,客观评价孩子,教他找到正确的归因,这一切才算成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