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记者王道斌 实习生郭美婷 通讯员刘泉 每年9月20日是全国爱牙日。19日,在广东省口腔医学会口腔种植专业委员会举办的口腔种植学学术年会上,南都记者了解到,广东每年有20万颗种植体植入口腔,且每年以30%的速度增长。口腔种植专家提醒,那些尚未脱落的牙齿拔掉后种植、缺多少颗就种多少颗的行为,有过度种植的嫌疑。“种牙需充分掌握适应证,到底是拔牙、种牙还是要保住原有的牙齿,最重要的是先进行全面检查、明确诊断,根据具体情况来选择。”中大光华口腔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珠江新城门诊部副主任、广东省口腔医学会口腔种植专业委员会主委陈卓凡教授表示。

最新牙齿种植技术再生牙(拔掉牙齿种新牙)(1)

老百姓面临“过度种牙”的问题

虽然种牙在我国起步较晚,但因为能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近些年来许多口腔医疗机构都开展了种植牙和正畸治疗。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一些机构一上来就建议患者拔牙、种牙,导致了“过度种植”的问题。

“10年前老百姓害怕种牙,我们都在科普缺牙后可以种牙;现在有点矫枉过正,一窝蜂地开展种牙治疗,有时候我们反而要花很大力气去劝说患者不要考虑种植牙。”陈卓凡表示。

口腔医生要经过科学严格的培训才能掌握种牙的适应证,目前即使口腔医生拿到了执业医师资格证,也未必能掌握好种牙的适应证,因为种牙属于“毕业后再教育”的内容。如果临床操作技术不好,反而会带来一些风险和并发症。

该院副院长王焱教授则表示,从医学专业角度出发,种植牙再坚固,也不如患者本人的牙齿。因此对待口腔种植应该秉承科学健康的态度,不能牙齿本来还可以挽救却简单粗暴的拔除然后种植。

陈卓凡表示,另外一种过度种植的表现就是,缺多少颗就种多少颗。比如缺牙12颗,就种上去12颗,有些还是患者要求这么做的,这样就表现的过于“土豪”了。殊不知,种牙容易拔除难,“对于天然牙齿,经过训练的牙科医生借助工具能够手工拔除。但种植牙是将纯钛或钛合金植入牙槽骨内,当钛种植钉与骨头结合后,遇到特殊情况需要整体拔除的难度非常大,往往会连带种植钉周围一圈骨头一并取出。”

庞大市场需求折射出专业口腔种植医生短缺

据介绍,现在很多医疗机构已广泛开展口腔种植,因此也存在如何规范准入、适应证掌握的问题。首先就是医生技术要求达不到。口腔医学专业学生大学毕业后完成40个种植继续教育学分,经过半年以上口腔种植进修,在口腔种植专科工作过3年,才可以独立开展种植治疗。而现在很多医生接受短期培训就敢种牙,风险很大。

有的医疗机构口腔种植的环境和设备也达不到规范要求,如应该具有独立的诊室、缓冲间以及专业相关的基本器械等。此外,种牙是植入性的手术,会有长不好、发炎、脱落的风险,因此口腔种植的感染控制也要求很严格。如果不是口腔种植专科医生,就要经过规范严格的培训才能够达到规范水平。有的医疗机构却不具备风险控制能力,用来种植的器材也使用没有合格证件的“水货”、“窜货”。

而人们对种植牙的需求不断扩大,也带来了一个很现实的问题,那就是专业、有资质的口腔医生相对短缺,不能满足患者群需要的问题。

陈卓凡介绍,按2018年的数据,广东每年20万颗种植体植入口腔,且每年以30%的增速增长。“未来中国5-10年可能会达到每年150万颗,甚至更多。哪怕是5%的种植牙出了问题,数目都会很大。”他呼吁,医生在为患者提供治疗方案时要“谨慎谨慎再谨慎”,而患者尤其是中老年人更是要多问几个“为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