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刘莉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林洁)7月17日,粤港澳大湾区纳米产业创新高地院士咨询会在广州高新区举行,一批纳米“黑科技”成果发布。当天,“中国纳米25人”院士高峰论坛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赵宇亮等20位两院院士出席并作主题报告,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纳米产业创新高地建言献策。

大湾区构筑大平台前景(撬动湾区大产业)(1)

论坛现场。李剑锋/摄

本次成果发布展示了纳米科技在多行业的应用实践和广阔前景,其中,纳米机器人是最引人瞩目的“黑科技”成果之一。据了解,在当天发布的纳米“黑科技”中,大部分是广纳院各研发团队的成果。作为由赵宇亮院士领衔的新型研究机构,广纳院已引进5个院士团队,近20位杰青,聚集了862人的高水平科研团队,已有22个重大项目落地产业化,成功孵化12家高科技企业,申请国际和国内专利230项。

中国药学会理事长孙咸泽指出,纳米技术可以提高药物的水溶性、稳定性、流动性,从而大幅度提高药效。纳米技术在抗癌药物上的应用,可以减轻抗癌药对人体免疫系统的破坏,降低毒性。纳米生物医药应用前景广阔,有望推动中国产品走向国际。

中国科学院院士颜德岳表示,希望粤港澳大湾区纳米产业创新高地搭建前沿科研平台,与发明人共同研发、制定产业化方案,在推动科技产业化的同时,更好地发挥科研职能。

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和生建议,纳米产业创新中心的发展要和大科学装置平台密切结合,解决产业化过程遇到的问题。中国工程院院士、澳门科技大学原校长刘良建议,创新高地应面向港澳,创立粤港澳大湾区纳米科技离岸创新中心。中国科学院院士柴之芳说,粤港澳大湾区纳米产业创新高地是一个充满希望的地方,基础研究、人才培养、产业发展紧密结合,前景十分广阔。

大湾区构筑大平台前景(撬动湾区大产业)(2)

粤港澳大湾区纳米产业创新联盟战略合作签约。李剑锋/摄

现场,粤港澳大湾区纳米产业创新联盟战略合作签约。该联盟由粤港澳大湾区纳米领域龙头企业、重点研究机构等创新主体共同发起,探索建立创新合作机制,引导纳米产业链上、中、下游企业协同发展,共建粤港澳纳米产业协同创新生态。

目前,广州高新区构建了基础研究 应用基础研究 技术开发 成果转化 科技金融的创新全链条,集聚超百家纳米领域创新型企业,实现产值过千亿。作为大湾区纳米产业创新发展的核心区,其已建成46万平方米的粤港澳大湾区国家纳米科技创新基地。

责任编辑:宁迪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